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4.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积累古诗《梅花》。
6.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完整正确地说句子。
2.爱上阅读,感悟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2.学生:字典。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观察图片,引发兴趣。
出示户外活动图片,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对户外活动感兴趣吗?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想想如果你即将去户外活动,打算准备些什么呢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单元的“识字加油站”,边识字学词,边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2.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识字。
(1)借助拼音,初步认读。
教师提醒:同学们,请翻开书到“语文园地一”,借助拼音,自己认读一下“识字加油站”中的8个词语。看看能把字音读准吗 学生练习。
(2)指名领读:哪位同学已经把这些词语都认读会了,愿意领着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3)出示词卡,检测认读情况
(4)出示图片,把图片和词卡对一对,再来读一读。
(5)分行认读,了解两行词语的类别。
①启发思考:同学们,分别读一读这两行词语,两行分别是户外活动的两类用品,看看各是什么类别?
学生读词。引导归纳:第一行是着装,第二行是装备用品。
②识字游戏“开火车”。
3.拓展练习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能用上哪些物品,这些户外用品又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我会准备( ),它能( )。
二、“字词句运用”的教学
1.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1)学生自读三组词语,做到读准字音,注意“裳”读轻音。
(2)演一演,体会加点词的意思。组内交流:以同桌为一组,练习演一演,边演边讨论下每组加点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学生演的过程中重点指导:
①“迎”和“追”。
迎上去:面对着,冲着过去。
追上去:紧跟在后面赶过去。
②“穿”和“披”。
穿衣裳:把衣物穿在身上。
披红袍:把衣物盖在肩背上。
③“甩”和“摇”。
甩甩头:甩头的动作幅度大,比较用力。
摇摇头:摇头的动作幅度小,用力也小一些。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用准确的表示动作的词语会让你的表达更生动。汉语就是这样奇妙,要想准确使用词语,就要不断地练习运用,发现汉语的有趣之处。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1)出示词卡“脾气、暴躁、跳舞”,学生认读。
(2)学生自读句子,做到读音准确。
(3)自主练读,加点词重读,边读边体会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①教师指导:同学们,“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人在不同的时间所做的事情,“在……在……在……在……”表示人在不同的地点所做的事情。用上这样两组词,我们还可以说哪些句子呢?
②借助图片,学生练说
练说:有时候…有时候
出示图片:帮妈妈做饭、扫地、擦桌子……
练说:在……在……在……在……
出示图片:江边散步、操场上跑步、球馆里打球、户外登山……
③提问:除了这些,你还能用加点词说哪些句子呢?
学生自由练习,在班级内交流。
三、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有关户外活动的生词,了解了用上不同的动词会让表达更准确,还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练习了说话。你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多练习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四、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本周末,一家人准备去野外登山,你会建议爸爸妈妈带上哪些户外装备呢?请你对着同桌说一说。
【板书设计】
着装
户外活动
装备用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朗读古诗《梅花》,并能背诵。
2.能知道《梅花》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1.播放课件。这首诗写的什么?
2.板书课题,你还认识什么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听老师范读,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出示停顿符。同桌互读,注意停顿。
5.师生配合读。配乐齐读。
6.四人小组尝试背诵。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一句诗,你发现了梅花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语中发现的?
3.学习第二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 、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2.你喜欢什么花?课后搜集一首相关的古诗,读一读,向同学介绍下。
【板书设计】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寄冰》。
2.能理解课文大意,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组织交流
1.出示狮子和企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动物你们认识吗?对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狮子和企鹅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小朋友们想听吗?
2.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提示内容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读完后,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3.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4.交流分享:谁来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预设1:南极在哪儿 非洲在哪儿
预设2: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就变成了冰
二、借助图表,了解南极、非洲、解惑答疑
1.出示世界地图,在地图上指出南极和非洲。
①听老师用一句话介绍南极,仔细听认真记,待会儿请你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说两遍。 南极冰天雪地。
②谁来说说看?
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所以,我们称它为——寒冷的南极。
③和南极相反,非洲是个很热的地方,因为非洲离太阳最近,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再来仔细听认真记。
非洲炎热干旱。谁来说说看?
④所以,我们称非洲为——火热的非洲
出示南极、非洲的图片,并讲解南极和非洲的气候特点;
2.出示图表,小组内完成下面图表的填写。
学生交流汇报
3.组织答疑:根据图表的内容,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就变成了冰 (南极寒冷, 气温低,水到了南极就冻成了冰;非洲酷热,气温高,冰到了非洲就化成了水。)
4.小结:从《企鹅寄冰》这个科学童话故事中,同学们不仅知道了非洲热和南极冷的气候特点,还知道了冰遇热化成水,水遇冷结成冰的科学常识。读故事,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这个故事,把其中的科学知识分享给他们。
【板书设计】
冰
南极 非洲
企鹅 狮子
水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单元复习卡》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教学
1.出示生字:你认识吗?能给他们组个词语吗?
2.先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都是左右结构)
3.思考:从观察和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
4.教师指导,练习书写。
(1)指导书写“作、法”。
①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它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②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随示范书空练习。
讲解:这两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收缩,右边舒展,两边相互谦让,书写美观大方。你们从整体上进行了观察,现在再看看,具体的笔画怎么写オ会让这两个字更美观呢?预设:单人旁写在左半格。两撇、两竖写时要注意起笔、收笔的位置。右半部分的竖稍长。
法:右半部分超过竖中线。长横基本写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练写,再和例字进行对照。
教师提醒:写字时头端正,肩放平,两臂自然放松,双足放开,做到“三个一”。要先观察,再描红,最后认真练习书写。
(2)指导书写“都、别”。
①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随示范书空练习。
过渡:刚才我们书写了左窄右宽的字,现在再来看看如何把左宽右窄的“都、别”写好。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结构和笔画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呢?预设:
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左半部分“者”的撇从右上半格的竖中线二分之一处起笔。
别:左半部分“力”的横折钩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②学生练写,再和例字进行对照。
5.全班展评。
选择不同层次的书写进行展评,学生相互评议。
二、单元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明确任务:出示《单元复习卡》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单元的学习,现在来进行一下复习和总结。
2.下发《单元复习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练习。
3.组织学生集体评改,并相机对本单元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
【作业布置】
1、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两句话。
2、背诵古诗《梅花》。
3、把《企鹅寄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左窄右宽 坐姿端正
左宽右窄 握笔姿势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