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及写作—02话题作文(课件+案例讲解)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及写作—02话题作文(课件+案例讲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18 11:44:58

文档简介

“压力与胜利”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健儿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了中国体育运动的新篇章。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军团出征前对每个项目的冲金可能都作了估算,如射击项目有望夺三块金牌,由于开局顺利,后面的运动员大大减轻了压力,超水平发挥,最终超额完成;而跳水与体操项目,人们对此普遍看好,对夺金数的期望更高,但由于开局不顺,该获金牌的运动员与奖牌失之交臂,这使得后出场的运动员压力很大,发挥大打折扣,最终花落旁家。最后几天决赛的跆拳道、皮划艇、110米跨栏、一万米决赛等项目,人们并无多大期望,最终却夺得了金牌。当然,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如乒乓球的女单、男双、女双等项目的小组赛中,一些老将意外落马,这给闯入决赛的仅存的一队造成了很大压力,但他们顶住了压力,调整好心态,硬是拼得了一块块金牌。
  读了上述这则材料,你认为压力与取得胜利之间有无联系?有着怎样的联系?请以“压力与胜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童话,等等。
【题意解析】
  初看此题,考生会感到似曾相识,因为大多考生都写过有关顺境与逆境的话题。这两者确实有相同点,因为它们的外壳都是指人面临的客观条件。当然,条件的恶劣程度又有所不同,逆境有时候是灾难性的、非人力所能抵抗的,而压力则显得轻些。而这两者最主要的不同还是内核: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能否克服,主要看一个人的意志与毅力,而压力能否变为动力则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心态。换言之,此题的重点应落在“心态”上,离开了这一点,就有偏题之虞。写作上,此题可选的素材很多,从古代的“哀兵必胜”“破釜沉舟”到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竞技与竞争,从军事到科技到教育到卫生部门,均可涉笔。
【等级作文1】
法兰西别为我哭泣
  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上,巨浪疯狂地拍击着这个不大的岛,在黑色的岩石上摔起一阵阵雪浪,怒不可遏地在岸边嘶鸣咆哮着,浪花飞溅,涛声震天。
  小岛上,布防的士兵忙忙碌碌,整个岛上弥漫着肃杀的气氛。这里是英属圣赫勒拿岛,过去只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小的中转站,现在是英军严密监守的重点监狱。
  这里监押的囚犯,现在正站在窗前。
  他,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立下赫赫战功,以一支劲旅横扫欧洲大陆,将法兰西的繁盛推向极致的法国皇帝——拿破仑。
  他曾是一个胜利者,一个叱咤风云、撼天动地的英雄。在国内,他鼓励发展商业,改革财政,颁布法典,兴办学校;战场上,他大胆果敢,指挥超群,军队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他知道他不能失败,因为他的肩上担负着振兴整个法兰西民族的重任。“这世间,唯有太阳的光辉才可以冲破一切黑暗。”而他,坚信自己就是那个太阳。是的,亚历山大不足惧,弗朗西斯不足惧,凯旋门让他们统统承认了法国的胜利。法兰西,在这个科西嘉人的领导下,一跃成为欧洲大陆无可争议的超级霸主。
  可是,他最终是个失败者。莱比锡和滑铁卢抹去了一切有关胜利的记忆。他太崇尚战争,太迷信武力了,他把曾经的誓言抛在了脑后,竟然忘记了身上肩负的重任。失去了那份压力,他变得不可一世,他不知道亡国者的魂灵在控诉,不知道受苦的人民在哭泣,更无视欧洲大陆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终于,俄罗斯的荒原打破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严寒的冬日里他大败而归。后来,即使那举世震惊的“百日统治”又让他崛起,滑铁卢也让这一切都在大西洋的惊涛巨浪中流入历史的深处。
  一柄利剑划破长空,世界一瞬间竟如此寂静,凯旋门黯淡了,巴黎失色了,整个法兰西在哭泣……
  他凭窗而立,出神地凝视着那仿佛要掀翻一切的浪一个接一个地打来,似乎清醒了很多……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8+发展等级9=57分
【批阅意见】
  一个叱咤风云、撼天动地的英雄,一个大胆果敢、才智超群的指挥者,一个照亮法兰西民族的太阳,最后却因为滑铁卢一战抹去了一切胜利的记忆,使他的一切都随大西洋的惊涛巨浪流入了历史的深处。文章以深沉的笔触写出了“压力与胜利”的微妙关系,给人以深深的思索。
【等级作文2】
浮光掠影
  我曾以为,胜利即是弱肉强食,昨夜轻启书页,终于明了,对于一些人,原来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
巨鹿之战
  一边是尘沙满天,草霜兔黄水泱泱,一边是刀剑锋利,兵马强壮。秦军如虎似狼。鹤唳狼嚎,人人胆颤心惊,肝胆欲裂。只有你,负手而立,铁骨铮铮。
  乌骓悲鸣,挥刀饮血,你飞墨般的长发迎风飘扬。
  破釜沉舟,渡水而战,你将全军生死重压在白光闪闪的刀头,你已预见胜利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的漳水永远汹涌着西楚霸王绝世的气概。
乌台诗案
  冰冷的牢狱,无尽的折磨,你在寂寞中孤独地徘徊;想起昔日汴河风光无限,名噪天下。如今的你,无奈地被贬下黄州,心似北归的寒雁,飞不出这广漠的迷茫。
  你彷徨,你哀伤。“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无奈啊,无奈!
  而我愿陪你垂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会欣赏你的豪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想起了老父苏洵为人须正直的谆谆教诲,决定与黑暗抗争到底。当玉兔东升,松涛阵阵,你凝视碧墨苍穹,将胸中的一口浊气吐尽,刹那间,心如碧海青天般澄清。
  江风依旧,明月依旧,三月牢狱,你终获胜。我看到,忍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压力,坚持了正直,早已脱胎换骨的你。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7+发展等级6=53分
【批阅意见】
  本文以有哲理意蕴的“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为行文的线索,笔势纵横,铺张扬厉,大气包举,写出了项羽、苏轼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顶住了压力,奏响了人生路上的强者之音,表达了深刻的主旨。
【等级作文3】
和氏璧
  缄默!偌大的皇宫犹如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死寂,我从王的手中滑落,“咕噜咕噜”地在地上滚动,王扬长而去,眼神甚是不屑。我望着发现我的人,此刻他的脸色是如死人般的苍白,颓唐的眼神掩饰不了内心的惊恐。
  “他也这么认为么?”我沉默。我能证明自己的,除了近乎荒诞的“凤凰栖于此处”的传说,也便不再有什么。现在,唯一曾经相信这传说的人,在视满殿金块为石子的王的不屑下,也似乎选择了屈从。
  “我是宝玉。”我一直这么认为着,当凤凰降落在我的身上,我也有了睥睨苍天、笑瞰风云的勇气与豪情。可是昔日已如风远去,我在市井的嘈杂声中继续了我“无转移”的誓言。
  “多么丑的石头!”几个曼妙婀娜的身影伴着香风而过。
 “多么肮脏的石头!”几个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多情公子嬉笑而过……
  冷冷的冰雨拍打在身上,溅起的泥泞嬉戏着对我做着鬼脸。但比起口水来,它不算什么,真的。只是不再有人相信我,偶尔的疑惑总会在权威和嘲笑声中如水面上的波纹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黯然,坚硬的外壳掩饰不了内心的脆弱,我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终于,睡梦中有人托起了我,“这是块好玉啊!”他淡淡地说。睁开眼,我看见了他——和氏,他的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坚毅,还有自信。
  “这是块好玉!”他对周围的人说。
  “这是块好玉!”皇宫中他依旧淡淡而坚定地对御用鉴定家们说。
  “那么用重压来检验吧!如果传说是真的,那么千钧的重压对它应当不会有影响;如果它不是什么好玉,那么你就和它一起成为粉末吧!”王不耐烦了。
  当石头破裂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冷冷地笑了。卫士们毫不犹豫地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准备让和氏血溅五步。白森森的月光映在他的脸上,和氏依旧坚定地说:“这是块好玉。”
  当铁块移去,刹那间,我从黑暗中挣脱,努力地绽放。夺目的光彩掩盖了所有人的笑容,掩盖了大殿上直冲云霄的珠光宝气。而我,有如蝴蝶破茧后的美丽,凤凰涅槃后的重生。王骇然……
 和氏成了宝玉的伯乐,那是他对权威与世俗的压力的胜利。
  我成了传国的玉玺,那是我在万钧雷霆般重压下的重生,那是我的胜利。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46+发展等级9=55分
【批阅意见】
  这篇文章站在和氏璧的角度观察世间的人与事,角度新颖。写作上,作者层层渲染,借以烘托和氏与和氏璧承受的压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双线结构精致巧妙,人物刻画形神毕肖,结尾点题简洁有力。(共12张PPT)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什么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训练
小结
1、什么是话题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
2、什么是话题作文
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
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3、举例
A、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
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
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上述例题中, “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 话的由头,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
什么是话题作文
再看以下例子:
B、今年北京春季高考的一道给材料作文题为:
   有一则寓言,在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
有人提出用一句话描述、赞美世界。
   文学家赞叹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
   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
   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了商机。
   哲学家没说话,沉思后在纸上画了个“?”的“!”。
请以上面的寓言或其中某个人的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C、以“申奥”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以上二例也是话题作文。
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例子自己出几个话题作文的题目。
话题作文的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
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
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
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
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 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
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
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
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
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
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给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材料,让写作者理解材
料,从中提取论点进行议论,并且必须把所给材料用到文章中去, 否则扣分。它是命题作文的变种,对写作者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文体也仅限于议论,仍然是不利于发挥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而话题作文就可以避免这些弊病。一是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宽
松,内容更加宽泛。二是话题作文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
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
剧。可以极大发挥创造力。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一、把握话题,确立主题。依据所给话题,结合自己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扬长避短,确立写作中心(思想健康,乐观向上)
操作技巧:
1、“化大为小”,缩小范围。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
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 。给自己
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
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2、“以小见大”,深化主题。如果仅局限于“小”,文章就显得
平淡无奇,没有深意。只有小中见大,才能发人深思,引人如胜。
“一滴水虽小,却要能折射生活的七彩斑斓”!
二、依据主题,确立文体。 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我们在构思
时必须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文体,否则缺少约束,信马开缰,将导
致所写文章“四不象”而“脱体”。所以加强“文体意识”非常
重要。
三、独辟蹊径、表现个性。
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 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
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独具慧眼”,在
观察事物、认识事 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
性和作者的创造性。要选择新颖的、独特的材料体现主题。要选择好的、与文章文体相适应的形式表现文章的内容。  
总之,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表现自己的“独特”(与众不同)
四、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问题:
1、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明确。
话题作文虽不限制写作主题,但我们在构思、写作中一定要明 确主题,否则就会造成“文意散漫”、多头指向、“东拉西扯”、
不知所云。
2、文体不明。不限文体,并不是没有文体,写成“四不象”文体的
文章显然也是不行的。
3、偏离话题。
写作不能紧扣所给话题,造成“偏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A、 转移话题。
把握话题必须做到从头至尾牢牢把握,不能开篇尚能把握话题,而在行文当中逐渐偏离话题,横生枝杈,然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主,造成转移话题甚至严重偏离题意。
B、歪曲话题 。
主要原因是考生不能把握原话题的涵义,或缺乏牢牢把握原话
题本意的意识,把自己主观构思的文章或材料往上硬搬,理解错误,
歪曲话题而严重偏离题意。
C 、另起炉灶。
写作时不是按试题规定的话题写,而是把话题抛到一边,自己
“自由式作文”,在内容上和试题没有关系。原因之一是事先“死背”
下了一篇文章,而看到考题后虽感不符话题,但又不愿或无力按试
题写出新作来,于是照搬原先背好的文章,造成“另起炉灶”;原因
之二是对试题没仔细看明白或看不明白,写出的文章自然“驴唇不对
马嘴”。
4、复制话题(“克隆”原材料)
在写作中不能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而只是在原处饶圈,列举与话题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材料,没有什么新的论述,不能写“起点以外的东西”(自己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克隆”原材料吗?这样的“原地徘徊”显然也是写作的大忌了。
5、套用“给材料作文”写法。
好多同学好象已习惯了写“给材料作文”,一上来就自觉不自 己地“引”、“提”、“联”、“论”、“结”,把话题作文当作
“给材料作文”来写。其后果可想而知,是吗?
6、思想感情格调低。
话题作文虽不明确限制思想感情的发挥,但低调的、颓废的思想感情终是不好的。我们应象孔雀开屏一样,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
在读者面前。当然也不是要求同学唱高调,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表达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如果一篇文章其
思想感情不正确、不健康,能称的上是好文章吗?
话题作文训练
试以前文的例A为题写一篇话题作文。
这节课我们从“面”上给大家概括介绍了
话题作文的写法,下节课我们将结合大家的习
作从“点”上做具体分析。
总之,话题作文形式自由,范围宽广,不限主题,不限文体。极利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发挥考生的创造性。所以它成为近年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首选对象。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要紧扣话题确立蕴涵乐观健康思想情感的主题,确定明确的文体,扬长避短,发扬个性。同时要注意避免“偏离话题”,“复制话题”,套用“给材料作文”写法等问题。当然还要多写多练,认真听作文讲评,吸取别人长处,克服自己不足。衷心希望大家在各类考试中写好话题作文,获得满意的成绩!这就是我——一个语文老师的最大心愿,希望诸君与我共勉,谢谢!
小结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什么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训练
小结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话题作文“修养”写作导引
【话题展示】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随意地用一只手接,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请以“修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第一位,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加强自身修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修养”在现代汉语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是指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一般来说个人修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二是文化素质修养,三是心理素质修养。
“修养”是个范围很大的话题。一个人的言谈可以体现他的修养,一个人的举止可以显示他的修养,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展露他的修养,如此等等。不同的人对修养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修养。不过一般行文思路是:由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一个实例引出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正反面等)来展开论述。当然写作时还有许多其他的行文思路。不管哪种行文思路具体写到修养时,应该紧扣社会现象,反映生活现实,具有时代气息。行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泛泛而谈,切入点要小,这样可以让我们写的内容不空洞,一定要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此外,写作话题作文时,还要注意避免偷换概念,不要把“修养”和“知识”、“性格”、“气质”混为一谈。
【素材金库】
A:名言警句类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悦,他有说不尽的快乐!
B:哲理类
4、人的一生是一本书,名字是书的题目,履历是书的内容,修养则是书的品味。
5、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文化,气质,生活的经历,失败后的反思,对生命的领悟等,经过锻炼和培养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是事业上的强者,而且是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人,不仅有着敏锐的知感,高尚的情趣,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而且有着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和创造生活的勇气,有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开拓的性格。有修养的人,他们注重收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使自己的修养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6、有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贯于附和权威,缺乏主见最终放弃了自己正确的判断。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这不仅要掌握相当的知识,更需要有坚持一下的毅力和勇气。
C:事例类
7、胡质与胡威父子在历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威:“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惟恐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一个张扬,一个不张扬,显示出胡质很高的道德修养。
8、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凭着他出色的艺术才华,很快成为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11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从此他以奉献社会为快乐、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为幸福。十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9、小泽征尔是日本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别人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仍然不和谐。那些音乐界权威人士说,乐谱没问题。小则征尔面对几百名权威,不免有些动摇,他考虑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小泽征尔的心理素质修养和业务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学生习作一】
做英雄,先养品德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早已随岁月之流远去而又永恒在历史星空闪烁的前人康德如是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奔流,带走几多冬夏春秋;大江东去,带不去的是那些伟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最下极矣”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终于完成。因此,“忍耐”这样一种修养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此语,什么人的心灵能不震撼,什么样的人士能不肃然起敬?几经利诱、几经威吓几经折磨,住进阴湿地牢的文天祥,在“忠”与“奸”的面前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因此“忠诚”这样一种简单而又艰难的修养,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几分重量。
“忍耐”、“忠诚”、“坚强”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谁又能说这些品质不是源于内心极高的修养?
“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的这个定义,我由衷地赞赏。
喜欢诸葛亮,不仅是因他的神机妙算,而且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德修养。我想,他之所以会观天象,会用风势,会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多半是来自他极高的修养吧!
我们现在极倡素质教育,而社会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种修养的基本素质。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
你是否和我一样,在为做一个真心英雄而奋斗着,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修身养性吧!
先有修养,后成大业,再做英雄!
【点评:】
文章用哲学家康德的话语开头,富有哲理思辨,引人入胜。然后用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忍耐”、“忠诚”、“坚强”、“不屈”品质的人都是源于内心修养。然后再联系当代教育,说明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极高修养,最后点题。文章条理清晰,理路明确,步步为营,把道理理的透彻而明白,文章可读性强且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的文笔精彩。
【学生习作二】
勿忘修养
天空无语,但有鸟儿为它欢快地歌唱;大地无言,但有万物为它点缀着美丽;大海无言,但有鱼儿为它谱写生命的乐曲。同样,人即使无语,他表现出的修养自会诠释生命的价值。
长时间迷失在物质、金钱、名利的洪流之中,我们与世推移、随流逐波。渐渐地,虚无的金色迷住了我们的双眼,无底的欲望倾斜我们心中的天平,让我们抛弃了道德的修养,为名利所驱使。
当金钱的罪恶弥漫了大地,利欲的风雨遮盖了天地,人们才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此时修养已蜷缩在世界的一隅,等待着世人的醒悟与拯救。
天空的阴霾总会散去,风雨最终为明媚的阳光代替。修养又一次受到人们重视,被人们提起,世间将焕发昔日安祥、和平的光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道出了修养二字的深刻;“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古人的话诠释了人心中修养的尺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告诫更启示着人们要从点滴做起,提高修养。
修养是你在别人失意时一句体贴的话语,是别人帮助你时一句简单的道谢,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溪水潺潺地欢唱为寂静的山间增加了活力,群星的闪烁展示了夜空的美丽,海燕的搏击更为大海增添了生命的力度。修养呢?
修养如一阵春风,吹散了人们脸上的乌云,绽开欢乐的笑颜;
修养如一盏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不致于迷失自己,坚守着自己的方向;
修养如一段阶梯,指引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步、前进。
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驾起修养的风帆,向更高更远处,起航前行。
【点评:】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议论性文章。文章入题很快,开门见山。既而又写到了物质、金钱、名利让人迷惑,让人沉论,如何让人醒悟和被拯救,作者自然而然说到了“修养”,并且引用古人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修养的种种的表现,很好地证明了修养的益处和重要性,从而呼唤人们要加强修养。本文最大的特色是立意明确,层次清晰,语言富有文采。
【学生习作三】
林晖谈学习
某日,我校召开一次题为“学习与成功”的报告会。导师找到我,说:“林晖,你去作一次报告吧!同学们对你的成功秘诀很感兴趣。”我听后,一笑:“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秘诀啊!同学们每个人都是好样的。”导师说:“也许是你比较有修养吧!一言一行,都可表现出很高的修养。你就把修养谈一谈吧!”应导师之邀,在报告会上,我便有了以下的报告:
同学们好!我是林晖,应老师的邀请,我来给大家谈一谈学习方面的经验吧!论成绩我并不突出,论成功,我也谈不上是什么成功人士,但可以自信地说,我认为我并不失败。学习不只有文化知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许多要学习的。对于我们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只要我们努力了,付出了,结果怎样又何妨?王安石不说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实,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修养。在家里,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成才,先成人,要有爱心。从家长、老师的教导中,我们不难发现修养对于人生极其重要。要学习,首先要有修养。我们的修养,关涉到自己的一生。在家里,有修养的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赞许;在学校,有修养的同学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走向社会,有修养的人会易于和他人相处,得到上司的赏识,会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假如你是一个出口成“脏”,出言不逊,极没有教养的人,即使你才华横溢,满腹经伦,你觉得走向社会后,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吗?会得到别人的拥护吗?会走上成功之路吗?很简单,大家都会说:“不能,谁愿跟这样的人共事,谁愿意理他?”是啊!那么,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呢?即便没有文化又如何?农村的一些老农民很少识字的,质朴、无私、勤劳等一些赞美之词不仍会用在他们身上吗?他们虽不识字,却很有修养。他们知道民以食为天,知道邻里和睦相处,知道勤俭节约,知道安居乐业。虽然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但他们仍是成功人士。
当然,我并不是在否定有文化的人。其实,我们学生更应该培养我们的道德素质,好好学习,好好上我们的修养课。古有孔孟圣人,近有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我们这一代呢?我敢说:我们更不乏人才!大的方面,我们要为国家之兴旺而学习;小的方面,我们要为父母、为自己而博学。是人才,就应学习,要学习,就应先上好第一课——加强个人修养。
修养,会相伴我们一生一世,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要成功先从加强修养做起。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同学们!
【点评:】
文章别具一格,作者不走一般老路,而是独辟蹊径,以第一人称“我”和“报告”的模式来展开此话题,读来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报告”围绕修养展开,说明要学习,首先要有修养,无论小处还是大处,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有时修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最后总结,要成功必须有好的修养。文章不落俗套,观点明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