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09: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择正确的一项( )
土地宽无 金属有白 树茂在于 诚 在于心
A.垠 银 跟 恳 B.垠 银 根 恳 C.银 垠 根 恳
2.下面哪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A.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C.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二、填空题
3.看拼音,写词语。
guī cháo xié yáng lú wěi bà zhàn
( ) ( ) ( ) ( )
4.形近字组词。
崩( ) 沸( ) 笼( )
蹦( ) 拂( ) 茏( )
5.请按照文中的描写,填一填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样子。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白浪翻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浪潮逼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__________________。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鸟儿 ( )的芦苇 ( )的斜阳 ( )的花牛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半明半昧( ) 霎( )时 模( )糊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纳凉( ) 微小( ) 静寂( ) 光明( )
9.读词语,找规律,分别在括号里再写一个词语。
若隐若现 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
人山人海 整整齐齐 眼高手低
( ) ( ) ( )
10.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应接不( ) 风平( ) 人声( )
水天( ) ( )崩( )裂 ( )江面
潮要来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1.填上恰当的词语。
兴奋地( ) 茂盛的( ) 缓缓地( )
( )的狮子 ( )的树林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照样子,写句子)
没有风,湖面格外平静,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3.“天下奇观”在课文中是指:( )
①世界上出奇少见的事物。
②世界上雄壮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1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________(站 躺)在舱面上,________(仰望 凝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________(挂着 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2.渐渐地我的眼睛________(模糊 变亮)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________(飞翔 飞舞)。
1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画“√”。
薄雾(bó báo) 大堤(dī tí) 闷雷(mèn mēn)
潮水(cháo cáo) 逐渐(zhú zú) 余波(bō bē)
五、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轻松答。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呵,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传说( ) 闪闪烁烁( )
17.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8.请用“有时……有时……”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19.请回忆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0.作文。
在你的周围,有什么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请你以“神奇的 ”为题,写一篇介绍景物特点的习作,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综合知识。
垠,界限;边际。
银,金属元素,白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很广。通称银子或白银。
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恳,真诚;诚恳;请求。
从“土地宽无 ”可知与之相符的是:垠,从“金属有白 ”可知是:银,从“树茂在于 ”可知是:根,从“诚 在于心”可知是:恳。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就是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A.选项中没有人的动作、神态、语言,所以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B.“稻穗低垂着头”,低垂头是人的动作,这里是把稻穗赋予了人的动作,所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句中是把“稻田”比作“银毯”,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综上所述,选择B。
3. 归巢 斜阳 芦苇 霸占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巢、斜、苇、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4. 崩塌 沸腾 灯笼 蹦跳 拂拭 葱茏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崩和蹦: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崩:倒塌;破裂;旧指帝王死亡。可组词:崩塌、崩溃等。蹦:跳。可组词:蹦跳、蹦高等。
沸和拂: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沸:沸腾。可组词:沸腾、沸点等。拂:抹拭;轻轻掠过、擦过;违拗、违逆。可组词:拂拭、吹拂等。
笼和茏:部首不同,音同,义不同。笼:多音字,[ lóng ]笼子;蒸笼;把手放在袖筒里。可组词:笼子。[ lǒng ]遮盖,罩住;比较大的箱子:箱笼。可组词:笼罩。茏:古书上说的 一种草。可组词:葱茏、茏郁等。
5. 一条白线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并填空。
语段选自《观潮》,这篇文章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结合文中“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答案。
6. 归巢 高高
美丽 可爱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这里要求给后面的名词加上合适的形容词,合理即可。
如:美丽的鸟儿、小小的鸟儿、可爱的鸟儿、轻盈的鸟儿等。
茂密的芦苇、黄绿的芦苇、密集的芦苇、家乡的芦苇等。
美丽的斜阳、火红的斜阳、昏黄的斜阳、绮丽的斜阳等。
健壮的花牛、肥硕的花牛、悠闲的花牛、 吃草的花牛等。
7. mèi shà mó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半明半昧——mèi,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霎时——shà,形容极短的时间。
模糊——mó,轮廓模糊不清。还读“mú”,组词:模具、模样、模子、模板、字模等。
8. 乘凉 细微 安静 明朗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纳凉”乘凉。近义词有:乘凉、风凉、阴凉等。
“微小”微小的尘埃。近义词有:弱小、微弱、渺小等。
“静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近义词有:宁静、寂静、静谧等。
“光明”亮光。近义词有:皎洁、光辉、光芒等。
9. 多种多样 风风雨雨 口是心非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是ABAC式词语,“浩浩荡荡 整整齐齐”是AABB式词语,“漫天卷地 眼高手低”是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学生据此仿写即可。
ABAC式词语:毛手毛脚、自由自在、百发百中、非亲非故等。
AABB式词语: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等。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左顾右盼、大材小用、声东击西、天经地义等。
10. 暇 浪静 鼎沸 相接 山 地 横贯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山崩地裂,意思是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横贯江面,意思是横向贯穿江面,即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
结合语段句意,潮来之前,江面是平静是,故第一空是:风平浪静;海面宽,因此看到的远处应是水天一线的,故第二空是:水天相接;白线越来越近,横贯江面之上,故第三空选:横贯江面;由“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是:山崩地裂。
11. 呼喊 树木 行驶 形态各异 茂密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能力。
本题中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的”前修饰语多为形容词;的”后中心词都是名词;“地”后中心语多为动词。
“兴奋地”表示精神振奋,情绪激动,所以这里可以填的动词有“呼喊、跳跃”等;
“茂盛的”表示生长得好,枝繁叶茂,所以这里可以填的名词有“草地,枝叶”等;
“缓缓地”表示不急躁,缓慢,可填的动词有“点头、闭眼”等;
用来形容“狮子、树林”的形容词很多,可以是健壮的狮子,狂怒的狮子,葱郁的树林,凋零的树林。
12. 一面巨大的镜子。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难道不是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夜幕降临,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 月亮牵着小星星。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仿写一句比喻句,可把“湖面”比作“镜子”。
(2)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 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在句中恰当的位置添加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怎能、难道、何尝等);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适当做些调整,但不能改动太大,影响原句意思。
本题改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难道不是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3)本题考查扩句。
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本题可改为: 月亮像个刚学步的小孩慢慢的升起来了。
(4)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时,要把所有修饰语去掉,要注意缩句后语句要通顺。缩写句子的步骤:① 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②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③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本句缩为:月亮牵着小星星。
13.②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选自《观潮》,这篇文章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奇观”雄奇美丽而又空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说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故选②。
14. 1.躺 仰望 悬着 2.模糊 飞舞
【详解】略
15.bó dī mèn
cháo zhú bō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薄雾,拼音:bó wù,意思是淡薄的雾气,多用于写海景,林景时的雾的描写。
大堤,拼音:dà dī,沿河、沿湖或沿海的防水构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
闷雷,拼音:mèn léi,意思是比喻遭到突然的打击。
潮水,拼音:cháo shuǐ,海洋中以及沿海地区的江河中受潮汐的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逐渐,拼音:zhú jiàn,指渐渐;逐步。
余波,拼音:yú bō,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或震荡。
16. chuán shuò
17.C
18.小鸟们有时在天空中展翅高飞,有时停在树枝上婉转啼叫。
19.明月高照的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漫步田间小道,感受着自然的美妙,还有妈妈那温暖的手和她那些动听的故事,“我”被自然之美和温馨的亲情所包围,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感觉。
【解析】16.本题考查字音。
传说—— shuō ;字义:用话来表达意思。(“shuì”的字义:用言语劝说别人,使其听从或采纳。“yuè”的字义:喜悦。通“悦”。)
闪闪烁烁——shuò;字义: 光亮的样子。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动,形象生动,写出了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故答案选B。
18.本题考查造句。
造句指用词语组织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题干要求用“有时……有时……”造句。此句式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天上的月亮,有时像一把镰刀,静静地挂在那里,懒得动一下;有时像一个大圆盘,饱满的银色点缀夜空。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说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夜晚”主要是因为“走月亮”。
第一:夜晚的月亮明亮、月光柔和。走在月光下,可以看见很多美好的景物,如“洒满月光”的小路、“抱着一个月亮”的小水塘、“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的稻田、“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
第二:“我”走过了溪边、田埂,看到了小溪、稻田、果园,感受到了阿妈的温暖,这样的夜晚,美在乡情、亲情。
第三:“我”看到了人们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还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这样一路走去,怎能不觉得“多么奇妙”啊!
20.范文:
神奇的云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但云像一床厚厚的被子似的遮住了它。从窗外望去,蓝蓝的天空,一条雪白的云很长很长,仿佛印在空中,把天空划成两半。过了一会儿,长长的云飘走了,蓝宝石般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面白色的旗帜,那面旗帜飘啊飘啊,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它飘过的地方没留下一点痕迹。
接着又来了一大片云,像是一群正在奔跑的绵羊,可是才一转眼的工夫,羊群不见了,只剩下几片云停在天上。几分钟后,云开始调皮起来了,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碰撞、推拥、挤压,虽然没有海的蔚蓝,没有涛的声音,但它有海的浩瀚,海的气势。
下午三点左右,天空上便布满了云,那满天的云不是一整块的,而是由一点点一点点的小云朵组成的。一小朵云像个小雨伞一样大,几小朵呢?几十朵呢?它们把南边的半个天空给遮住了。就像我们一样,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秋天的云,太神奇了。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要求写一篇介绍景物特点的习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游览顺序、时间顺序或观察顺序等。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描写时要抓住景物特点,突出表现其“神奇”之处,精雕细琢。适当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习作要情景交融,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开头:点明哪里的景物具有神奇的特点。
中间部分: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主要景物写出“神奇”的特点。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前后照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