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斑驳(bó) 绿蔓(màn)
B.细腻(lì) 雏鸟(chuó)
C.眼睑(jiǎn) 眸子(móu)
D.咂嘴(zā) 信赖(lài)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葱茏 淘气娇憨 斑斑驳驳
B.垂曼 隐约闪动 光细骄嫩
C.疏格 生机盎然 以强凌弱
D.忐忑 不动声色 蹦来蹦去
3.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__________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A.简单 B.简洁 C.简陋 D.简易
4.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在鸟笼上。( )
A.遮盖 B.蒙盖 C.覆盖 D.笼罩
二、填空题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一文依次写了______花生,______花生,_____花生,_____花生。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略写,________是详写。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可贵的是_________。
(3)《落花生》这篇文章,通过一家人在收获节上议花生,说明了_____。在写作上用了______的写作方法。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桂花 ( )的香气 ( )的叶子
( )地摇着 ( )地落下 ( )地寻找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____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和对家乡的_____。
(2)“桂花雨”指的是_____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不是说杭州的桂花没有家乡的桂花香,而是借此表达________。仿照这个句式写一句话: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恶狼 一( )古画 一( )航班 一( )朋友
一( )方法 一( )谜语 一( )水桶 一( )红旗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落花生》是作家____的作品,文中“我”说了一句话“______”,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2)古诗《蝉》中,“藉”的意思是_____,“非是藉秋风”的前一句是“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0.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例: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我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虽然我以后会在别的地方钓到鱼,但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1)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的外表不好看。花生的用处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分辨 分辩
(1)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2)他上前( )道:“这支笔不是我拿的。”
希望 绝望 愿望
(1)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 )。
(2)老麻雀挡在猎狗面前,( )地尖叫着。
(3)我的( )是当一名宇航员。
1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
转身(zhuàn zhuán) 待下去(dài dāi) 便宜(pián biàn)
走一趟(tàng tāng) 浸在(qìn jìn) 模仿(mó mú)
13.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意。( )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侵在桂花香里的。( )
1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居然 果然
(1)我们一家人在后园的半亩空地上种了花生,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2)昨天气象台预报今天要下雨,今天中午( )刮起了大风,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3)花生( )价钱便宜,( )人人都喜欢吃。
(4)花生( )外表不好看,( )很实用。
15.选择恰当的解释
美①美丽、好看;②得意;③令人满意的,好。
(1)花生的味道。( )
(2)黄山的景色真美啊!( )
(3)人家夸他几句,他就美得不得了。( )
16.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珍珠鸟》一课的作者是( )。
①许地山 ②冯骥才 ③叶圣陶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 ),( ),(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①翻地 ②买种 ③浇水 ④播种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 ) 嗜好—( )
望哨—( ) 或许—( )
18.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段中的“悠然”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那文段中的“美中不足”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_____之情。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2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爱慕—( ) 分辨—( )
23.“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_____________。
24.选文第一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25.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______、______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26.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7.作文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提示: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A、C、D选项正确;
B.有误,细腻(lì)——nì;雏鸟(chuó)——chú。
2.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C、D选项正确;
B.有误,垂曼——垂蔓:垂挂的枝蔓。光细骄嫩——尖细娇嫩:声音高而尖且柔嫩。
3.D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简单: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
简洁:指(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指将珍珠鸟放在一个简单整洁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应选择“简易”。
4.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遮盖:从上面遮住。
蒙盖:有遮盖,遮挡的。
覆盖:指遮盖、掩盖,也指空中某点发出的电波笼罩下方一定范围的地面。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本题指“我”用吊兰的垂蔓遮挡住鸟笼,应选择“蒙盖”,
5. 种 收 尝 议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味儿美 可以榨油 价格便宜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借物喻人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1)《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尝)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其中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根据课文内容“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答案,花生最可贵的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3)《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散文,它运用对话写人记事。在平淡如水的记叙中,蕴涵了殷殷的深情。写作上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6. 飘香 浓郁 绿绿 轻轻 慢慢 仔细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芬芳的桂花”、“迷人的香气”、“枯黄的叶子”等。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动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悠闲地摇着”、“缓缓地落下”、“焦急地寻找”等。
7. 摇桂花 怀念 思念 摇桂花时桂花落下来的情景(满树的桂花摇下来,密密麻麻的,像雨一样。) 母亲对故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这里的花再美,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花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仿写句子。
(1)《桂花雨》记叙了摇桂花的情景,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2)结合文中“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可知,在桂花盛开时将桂花摇落下来,那情景像下雨一样,作者就称之为“桂花雨”。
(3)由“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知,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据此仿写一句话即可。示例:这里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家乡的月亮圆。
8. 只 幅 趟 位 个 则 只 面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的使用。
恶狼:狡猾,贪婪,无人性的儿狼,可以用量词“只、匹”。
古画: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人所作的绘画作品。可以用量词“幅”。
航班:(名)飞机、轮船定时航行的班次。也指某一班次的飞机或轮船。可以用量词“趟”。
朋友:彼此之间有良好关系和情谊的人。可以用量词“位、个”。
方法:(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办法。可以用量词“个”。
谜语:(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办法。可以用量词“则”。
水桶:盛水的器具。可以用量词“只、个”。
红旗:红色的旗子。可以用量词“面”。
9. 郭沫若 许地山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凭借,依靠 居高声自远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白鹭》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散文。
《落花生》是作者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结合“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来回答。
(2)出自唐代的虞世南的《蝉》,全文内容: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藉的意思是:凭借。
10. 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虽然花生的外表不好看,但是用处很多。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1)“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和“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是条件关系,故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
(2)“花生的外表不好看”和“花生的用处很多”之间表示转折关系,故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11. 分辨 分辩 希望 绝望 愿望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分辨:(动)区别,辨别。 分辩:指辩解某一种自己否认的话题。
(1)表示辨别果实选“分辨”。
(2)根据“这支笔不是我拿的。”可知是辩解,选“分辩”。
希望:心中的盼望、期望。
绝望 :意思是没希望,断绝希望,毫无希望。一般指对某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
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1)根据“是他对我们的”选“希望”。
(2)根据“尖叫着”可知选“绝望”。
(3)根据“是当一名宇航员”可知选“愿望”。
12.zhuǎn dāi pián
tàng jìn mó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转[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身。~脸。~换。~移。好~。向左~。向后~。~败为胜。由阴~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 ~达。~交。~送。这封信由我~给他好了。转[zhuàn](1)绕着某物移动;打转 ~圈子。~来~去。(2)绕一圈儿叫绕一转。
转身中应读:zhuǎn。
待[dài](1)对待 优~。以礼相~。~人和气。(2)招待 ~客。(3)等待 ~业。严阵以~。有~改进。(4)需要 自不~言。(5)要;打算 ~说不说。~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待[dāi]停留 ~一会儿再走。
待下去中应读:dāi。
便[biàn](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当。~利。~道。~民。(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 ~宴。~衣。~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宜。随~(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便利的时候 ~中请来信。(4)就 说了~做。5.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 大~。~秘。便[pián](1)〔~~〕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2)〔~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便宜中应读:pián。
趟[tàng](1)量词。用于来往的次数 我上天津去了一~。用于成行列的东西:沿堤栽了一~柳树。(2)行(háng)列 跟不上~。趟[tāng](1)在较浅的水里走 ~水。(2)用犁松土去草 ~地。
走一趟中的读音:tàng。
浸(jìn)在:浸在物体泡在液体中。
模[mó](1)法式;规范;标准 ~型。~式。楷~。(2)仿效 ~仿。~拟。(3)指模范 劳~。评~。模[mú](~儿)模子 铅~。铜~儿。
模仿中应读:mó。
13. 意—宜 侵—浸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1)适意,应为,适宜,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
(2)侵,应为,浸,泡在液体里;液体渗入或渗出;逐渐。
侵的本义一般认为指循序渐进,由此引申为接近;又有侵占掳掠之义。侵的常用义为进犯、进攻,再引申为侵犯、侵害、夺取他人或他国的权利、利益。
14. 居然 果然 不但 而且 虽然 但是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和关联词填空。
(1)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表示明白清楚,显然;同安然,平安,安稳;傲慢的样子。句意是没想到花生收获,是意外的事情,故填:居然。
(2)果然,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句意是预报下雨,而且实际上也下雨了,是意料之内的事情,故填:果然。
(3)“价钱便宜”和“人人都喜欢吃”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不但……而且……。
(4)“外表不好看”和“很实用”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填:虽然……但是……。
15.(1)③ (2)① (3)②
【详解】
16. ② ② ① ④ ③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故选②。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语段出自《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原文: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故依次填入:②①④③。
17. 孤单 爱好 放哨 也许
18.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19.安闲、闲适的样子
20.白鹭不会唱歌
21. 反问 比喻 喜爱与赞美
【解析】17.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孤独:(形)独自一个。近义词有:孤单、寂寞、伶仃、孤寂、独处、孤立等。
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近义词有:爱好、喜欢、喜好、喜爱、癖好等。
望哨:望风,盯梢,为进行秘密活动的人守望、观察动静,打探消息的意思。近义词有:放哨。
或许:可能但不肯定、也许;不一定。近义词有:只怕、或者、大概、或然、能够等。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可知,白鹭的嗜好是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19.本题考查词语基础。
文中“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体现了白鹭悠闲自得的特点。
“悠然”在文中指白鹭安闲、闲适的样子悠然自得。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由“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可知,文中的“不足”指的是白鹭不会唱歌。
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修辞的用法,回答问题。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它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2. 珍贵 仰慕 辨别
23.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4.C
25. 石榴 苹果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26.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解析】22.本题考查了近义词。
可贵:值得珍视或重视。故近义词有:珍贵、宝贵等。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故近义词有:仰慕、钦慕等。
分辨:辨别。故近义词有:辨别、辨识等。
23.本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4.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故选C。
25.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26.本题考查了中心思想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这段文字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用意是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27.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小动物,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喜欢花朵……但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一盒用烧饼大小的礼品盒装起来的玻璃小猪,我分外地爱护它。
这盒玻璃小猪一共有10只,有九只可爱的小猪和一只大猪组成的。小猪们和大猪都是由玻璃做成的,它们的耳朵颜色有所不同,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橙色的……真是太漂亮了!大猪呆在小猪们的中间,小猪们围成一个圈,围在大猪的外面,好像大猪是小猪们的妈妈,它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玩游戏哩!其中有一只小猪最特别了,它全身上下都是透明的,把它放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可爱极了!
这盒玻璃小猪是在我出生时,我的大姨送给我的出生礼物。那年正好是猪年,可可爱爱的小猪猪,大姨希望我永远要像小猪一样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我还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小猪珠。每天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小猪们,你们祝我晚上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吧!”他们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对我说:“好呀!好呀!”那时,我便会说:“晚安吧!可爱的小猪们!”小猪们还在闪闪发光。小猪们还在闪闪发光,似乎也在说:“晚安!小主人!”于是,我便会安心地睡觉了。
小猪珠,你们永远是我的心爱之物!我永远喜欢你们。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是命题作文,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理解。首先明确自己要描写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根据物体的特点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所要描写的物体是什么,简单写出物体的特点,为下文进行铺垫。
过程:具体写出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