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细菌
食物为何会变质?
细菌为何无处不在?
阅读课本P71故事,思考问题
1、细菌的发现者是谁
2、他使用了什么工具
3、他是怎样让世人知道他的发现的
列文.虎克
放大275倍的显微镜
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细菌的发现
观察记录并发表
细菌从哪来?
细菌是由肉汤自然产生的。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自然发生论
VS
哪种说法正确?
一杯肉汤 烧瓶2个 烧瓶塞若干 酒精灯
合作探究
若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你能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细菌是从哪来的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画出实验流程。(温馨提示:要注意探究实验的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 )
变质
煮沸
不变质
资料1:斯巴兰扎尼的实验(19世纪50年代)
A
敞开瓶
肉汤变质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实验结论
反对者质疑:烧瓶中缺乏足够空气导致肉汤已经存在的细菌不能生长繁殖而死掉,不能否定自然发生论。
?
.
.
.
.
.
.
.
.
.
.
.
.
A
密封瓶
煮沸
肉汤变质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说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资料2: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19世纪60年代)
实验结论
敞开瓶
鹅颈瓶
●成功地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
●提出“巴氏杀菌法”。
●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微生物学之父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从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细菌个体到底有多小?
电镜下看到的头发上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皮肤上的细菌
抹布上的细菌
放大33倍
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放大100倍
放大1000倍
放大15000倍
放大30000倍
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观察结构
比较不同之处
推测营养方式
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细菌大小:通常0.5~5.0微米 (1微米=1/1000毫米)
1.细菌的大小
1.球菌
2.细菌的形态
2.杆菌
3.螺旋菌
虽然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者成链,但每个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是单细胞个体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你
能
说
出
各
部
分
的
名
称
么
?
3.细菌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3
6
细胞质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可进行
自制有机物
细菌没有叶绿体
不可进行
利用现有的
有机物生活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异养
自养
4.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 生殖
遗传物质复制
中部向内凹陷
形成2个细菌
1个细菌
分裂
5.细菌的生殖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一天(24小时)后呢?
4小时后:100×28=25600=2.56×104(个)
考考你
24小时后:100×248=2.81×1016(个)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破伤风杆菌
感染人体后使人患破伤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近百万破伤风病例,数十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
细菌为何无处不在?
1.个体微小,易扩散;
2.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
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
×
×
3.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体喷出2米外,想一想,如果在感冒时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