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2.1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2.1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23 09: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课本第13—15页)
教材分析: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特征。学生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知识中,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形成。本节课学习长方体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做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达到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了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新知,在活动中善于表现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 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因此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探索,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更加容易,关键是如何利用他们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数学模型,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方法:本节课根据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结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先采用观察发现法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有6个面、面的形状、位置与大小关系;用讲授法让学生认识长方体面、棱和顶点;采用分组操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为3组 ,每组中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通过同桌讨论让学生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适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结论。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棱与棱之间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从面、棱、顶点三方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空间观念、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课件、在平面图上画好长方体。
学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纸盒、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运用教具,谈话导课。
用长方体教具引入新课,并追问: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发散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归纳,导入新课:刚才大家所说的物体的大小都不一样,为什么他们都是长方体呢?长方体到底有什么特征?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长方体。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课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孩子们对新知充满了期待。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让学生观察学具,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板书:面(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
2、让学生继续观察学具,思考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画一画、量一量,认识有长方体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并用课件动态演示: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3、教师拿出画好长方体。提问:老师画的长方体为什么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学具,继续提问: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了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有的学生说“前后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的学生说“上下两个面面积相等”,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你用什么方法、怎样证明对面相等?”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教师拓展了画长方体的角度和看长方体角度,是因为这不仅仅是在为后面“棱”的学习做铺垫,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由面引导学生揭示棱的概念,并板书: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
2、认识长方体有12条棱。
3、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践材料分组制作长方体。
设计意图:《课标》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再让学生动手搭建长方体框架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成为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深刻体验到探究的成功。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由棱引导学生揭示顶点的概念,并板书: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
2、让学生实际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并用计算机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了什么是长方体的顶点,并制作好的长方体框架,数数顶点的个数是学生建立清晰表象的再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抽象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师讲解长、宽、高的概念,注意在"变式"中理解,通过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突出强调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不同摆放位置下的长方体长、宽、高的说、指、加深了对长方体长、宽、高的理解。
三、联系比较,拓展知识。
1、学生拿出正方体学具,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索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2、同桌讨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我认为正方体也是长方体。并用通过课件用集合圈演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正方体的面、棱、顶点,讨论引出冲突,在辨析中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四、幸运闯关,内化新知。
1.基本练习:
(1)、长方体有 ( )个面,( ) 条棱, ( ) 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 、 ( ) 。
(2)、 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叫做 ( ) 。
(3)、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2.应用练习:课件出示:(长方体图形)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是( )厘米。长宽高之和是( )厘米。
3.判断练习: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十四条棱。
(3)、一个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它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设计意图:(闯关趣味练习)通过练习深化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混淆部分。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与练习,同时也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内化新知。
五、谜语总结,知识拓展。
1、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来真奇怪,六面八顶点十二棱;
相对两面全相等,领面垂直相交棱;
相对四棱长相等,四平八稳随意放。(长方体)
2、今天我们从哪些方面研究了长方体?
3、拓展思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长方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谜语总结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拓展思考为下一课时的学习打下埋伏。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6个
棱:12条
顶点: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