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2:33: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关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章描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美貌、娴静和勤劳而动心,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追求成了诗歌的主旋律,男子日思夜想,内心深处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境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浮于纸面,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在艺术表现上,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初中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同学在诗歌学习这块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有创新意识,有个人朦胧的情感体验。但学生毕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耳熟能详,可真正理解起来并非易事。
《《诗经》两首》都是古代关于爱情的诗,学生们又正处于花季,因此在讲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学生们会错意,要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讲授、交流与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的美,增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背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关雎
1、导入:
播放歌曲《关雎》。师点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找们带入一个如诗如梦的意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歌的歌词《关雎》,去聆听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先人,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吟唱的缠绵恻的情感。(板书课题)
2、检查文学常识预习:
本文出自什么?你对《诗经》有哪些了解?
A.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儒家经典之一。它收集了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共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乐歌,共40篇。《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B.介绍诗经六义:
“风”----国风,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反复朗读,读通课文 :
A、要求学生在预习基础上,正字音并理解大意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求(qiú):配偶。
荇莱(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B、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讲解)古诗词的断句读法:四言诗(二/二拍)、七言(四/三拍)。示范读第一句有节奏和无节奏的区别,然后让学生朗读诗,说一说怎么划分节奏。讲解:《关雎》是四言诗,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应该是两字一顿,例如: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指名朗读(男女生各一示范)
D、要求学生4人一组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E、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全班感情朗读。
4、问题与探究: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描写的故事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现实中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境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2)君子对淑女的感情有什么细微的变化?
君子对淑女一见钟情,心生爱慕,到日夜相思,再心生向往,在梦中结为夫妻。
B、这一内容是通过哪些画面展示的,用简单语言描述。
师点评总结展示学生描述的自己看到的画面(例如:雎鸠和鸣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尽情狂欢图)
(再次齐读课文)
C、小组讨论交流,品味《关雎》的美,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可以从“声、情、文、义”四方面选择选择其中之一,用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按“我觉得它妙在------美,如------”句式来回答)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基础上点拨总结:
a.《关雎》的语言美。
(1)押韵
(2)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这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重章叠句。
(投影出示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b.《关雎》的意境美。
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由景及人,触景生情,这就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起兴”。
c.《关雎》的音乐美。
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5、本课小结: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欣赏了该诗的语言、意境、和音乐的美感,学习这首诗,是一种美美的享受。
6、结束语: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关雎》,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学生配乐齐读或背诵)
7、作业:
A、背诵《关雎》;
B、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关雎》部分作业。
8、板书设计:
关雎
爱慕(兴奋期待)
思念(苦闷惆怅)
梦幻(欢聚成亲)
求之不得----------—-求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