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12:39:4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菏泽)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与钟的大小无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
B.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钟的大小不同,即体积不同,则质量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音调不同。B符合题意;
C.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同一套编钟材料和结构相同,发出的音色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钟的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
2.(2022九下·覃塘月考)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音色相近 B.频率相近 C.音调相近 D.响度相近
【答案】A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相近。
故选A。
【分析】声音相似是指音色相近。
3.(2022·六盘水)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答案】A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振动频率不同,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
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C不符合题意;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编钟和其它乐器是不同的物体,所以音色是不一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4.(2022·大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蛙及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都有自己不同的品质和特色,人们区分它们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品质和特色,而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就是声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就是声音的音色。
5.(2022九下·江阴月考)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哨时(  )
A.空气柱振动发声
B.上下推拉活塞,响度发生改变
C.改变吹哨的力度,音调发生改变
D.换不同的人吹哨,音色发生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吹哨时哨音是由哨子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声音,A符合题意;
B.上下推拉活塞,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所以音调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改变吹哨的力度,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改变,因此响度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换不同的人吹哨,因哨子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未发生变化,则音色不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6.(2022九下·恩阳月考)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7.(2022·常州)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大、频率高 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 D.响度小、频率低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B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所以齿鲸发出的声音频率高,BD不符合题意;
AC.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表示声音的响度大,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表示声音的响度大,频率高。
8.(2022·柳州)“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  )
A.速度快 B.时间长 C.音色好 D.音调高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说明了他声带振动的快,频率高,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高低指音调。
9.(2022·南通模拟)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答案】C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化,则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化,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2022九下·揭西月考)下列所给的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①“轻声细语”是指说话声音的响度小;②“闻声识人”是指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声音来辨别不同的人;③“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使人的耳朵都快聋了;④“悦耳动听”是指读书人发出声音的音色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综上可知②④描述的是音色,只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1.(2022九下·福田月考)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 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A不符合题意;
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B符合题意;
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C不符合题意;
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相同介质中,速度相同,路程越长,通过的时间越长;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声音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2.(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不同的人说话时的声音由于声带结构、形状等因素的不同,音色不同,依靠录制好的手机主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2022·恩施)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题可知,甲的振动频率低音调低。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4.(2022·资阳模拟)如图所示,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把军号,它长33cm,宽10cm,金色的号角上可见绿色的铜锈。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翻身跃出战壕,站在高高的阵地前沿,对着敌军吹响了这把外形普通的军号,敌军听到冲锋号声个个都愣住了,以为有埋伏,吓得一边大喊一边拼命往回跑……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在战场上,只要这个铜制的乐器一响起“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的声音,中国志愿军部队就如着魔一般,全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冲锋杀敌,这时候的联军总会被打得潮水般地溃退。关于军号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
B.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
C.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嘹亮激昂的号音一定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音调很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但是物体振动不一定就能发出声音,如果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A错误;
B:不同指令的声音表示不同的音调,所以 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
C: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嘹亮激昂的号音对战士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响度很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听到声音;吹号,乐器都是让物体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从环保角度,噪声是相对的,干扰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15.(2021八上·勃利期末)琵琶、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前需要先定弦,为使其发出的音调变低,应采用的办法是(  )
A.放松弦线 B.拉紧弦线
C.用更大的力拨弦线 D.以上方法都不行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弦乐器演奏时声音音调高低由琴弦振动的快慢决定,而琴弦振动快慢是由琴弦的松紧决定,琴弦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琴弦越松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要使声音音调变低,应该把弦线放松些。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体振动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对琴弦进行松紧的调节。
16.(2021八上·巴彦期末)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一只闹钟放在纸盒中(如图),并在盒内放入不同材料,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将一只闹钟放在纸盒中,并在盒内放入不同材料,逐步远离声源,距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就越小,A符合题意;
BCD.音调、音色和速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7.(2021八上·越秀期末)选项中是四个音叉发声时,利用同一示波器在相同设置下分别测到的波形图,音叉振动频率最高的波形图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B.由波形图可以看出AB振动的次数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振幅不同,A的振幅大,响度大,AB不符合题意;
CD.由波形图可以看出CD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振动的次数不相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四幅图中相同时间D图音叉振动的次数最多,频率最快,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
18.(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向下拨动钢尺的幅度越大,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B.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C.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如果拨动钢尺振动100次,则声音的频率就是100Hz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符合题意;
C.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响度就越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频率的定义可知,若钢尺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题中没有说振动100次的时间,不能求得频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9.(2021八上·天河期末)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甲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 小于乙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 ,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则甲比乙振动的振幅一定要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0.(2021八上·白云期末)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音调相同 B.a、c的音色相同
C.a、c的音调相同 D.b、c的响度相同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a、b图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但振动的快慢不同,波形不同,所以音调、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C.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a、c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是a、c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b、c的波形相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相同,但频率和振幅不同,即音色相同,但响度和音调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和频率有关,音色可以通过声波图像的不同反应。
二、简答题
21.(2019八上·通州期中)小聪课余时间“解剖”一只旧口琴,他发现一溜铜制发音簧片,而且发出低沉声音和尖细声音位置的簧片外形上有很大差异,由左到右簧片逐渐变短变薄,如图所示。请你就这个发现提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答案】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有关吗?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这个口琴左端是发出低沉声音的吹孔,右端是发出尖细声音的吹孔,这两种声音是音调的不同,从左到右簧片逐渐变短变薄,这样我们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是否有关。
【分析】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22.(2020八上·龙江期中)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答案】解: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分析】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超过2000Hz是超声低于20Hz是次声,人耳听不到。
23.(2020八上·九江期中)小英用水壶向暖水瓶中注开水,小明在一旁提醒她:“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英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明说:听出来的,小英很迷感,你能帮小英弄清其中的奥秘吗?
【答案】解:往暖水瓶里倒水时,会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根据这个道理,就能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了。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
24.(2021八上·江油期中)下面是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   的现象,说明   。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声源响度越   。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答案】(1)弹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3)振幅;振幅;大
(4)转换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会被弹开,由此可说明此时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则当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幅度更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将变大。
(3)由实验总结可知,根据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和响度的关系可得,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声源响度越大。
(4)物理中将这种不易观察测量的量转化为易观察测量的量来研究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分析】(1)实验中,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据此得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25.(2021八上·紫金期末)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一只手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听其响度;再用大一些的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
【答案】(1)快;高;振动的频率
(2)变大;变大;振幅;低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大力拨钢尺,力度越大,钢尺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很慢,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分析】(1)发声体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调和频率越高;
(2)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响度和振幅有关;发声体的频率低于20Hz时,人听不到声音。
26.(2021八上·海淀期末)小红在练琴时发现,古筝、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也会不同,她猜想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根据猜想选择的实验器材。
影响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尼龙 40 0.5
E 镍合金 40 0.5
(1)根据小红的猜想,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她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   保持不变;
(2)如果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   是否有关。
【答案】(1)长度
(2)材料/琴弦的材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小红的猜想:在琴弦的张紧程度相同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所以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保持不变。
(2)因为编号D、E的两根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所以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是否有关。
【分析】(1)探究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
(2)当发声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可以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四、填空题
27.(2021八上·普宁期末)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   相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
【答案】响度;甲乙;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
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振动频率最高的是丙,故音调最高的是丙。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8.(2021八上·密山期末)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两图。
【答案】音色;甲、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对比甲、丙可看出波出现的个数相同,都是3个,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9.(2021八上·白云期末)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因   发出声音.用相同的力度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答案】振动;音调;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气流冲击铜片使铜片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相同力度对不同气孔吹气,不同的铜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在同一气孔吹气,不同的力度使铜片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也不同.
【分析】发声体在振动;改变发声体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30.(2021八上·勃利期末)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   ;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不同.
【答案】响度;音色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即指的是锣声时大时小,即指声音的强弱,故这里的忽大忽小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鼓声、锣声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1)声音的大小指响度;(2)音色与物质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1.(2021八上·方正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指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若小明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答案】振动;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拨动塑料尺发出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
如图所示,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则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那么声音的音调不同。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2.(2022九下·定远月考)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答案】空气柱;高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瓶内的空气柱,故声源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分析】吹气体时,空气柱振动发声,发声体越短,音调越高。
33.(2022九下·丰县月考)我们平时的交谈声是由于声带在不断    产生的,并且通过   传播到人耳;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是由于每个人声音的   不同。
【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平时的交谈声是由于声带在不断振动产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交谈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所以,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4.(2021八上·云浮期末)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其中丙比甲的频率   。
【答案】甲、乙;甲、丙;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的高低,相同的时间内甲有两个半波长,乙有两个半波长,丙是4个半波长,故音调相同的是甲、乙。
响度是指振动的幅度,对于波形图而言,波的高度表示振幅的大小,甲、丙的波的高度相同,故甲与丙的响度相同。
相同的时间内,丙振动的次数对,所以丙振动的快,频率高。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菏泽)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2.(2022九下·覃塘月考)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音色相近 B.频率相近 C.音调相近 D.响度相近
3.(2022·六盘水)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4.(2022·大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2022九下·江阴月考)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哨时(  )
A.空气柱振动发声
B.上下推拉活塞,响度发生改变
C.改变吹哨的力度,音调发生改变
D.换不同的人吹哨,音色发生改变
6.(2022九下·恩阳月考)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2022·常州)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大、频率高 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 D.响度小、频率低
8.(2022·柳州)“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  )
A.速度快 B.时间长 C.音色好 D.音调高
9.(2022·南通模拟)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10.(2022九下·揭西月考)下列所给的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2022九下·福田月考)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2.(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13.(2022·恩施)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
14.(2022·资阳模拟)如图所示,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把军号,它长33cm,宽10cm,金色的号角上可见绿色的铜锈。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翻身跃出战壕,站在高高的阵地前沿,对着敌军吹响了这把外形普通的军号,敌军听到冲锋号声个个都愣住了,以为有埋伏,吓得一边大喊一边拼命往回跑……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在战场上,只要这个铜制的乐器一响起“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的声音,中国志愿军部队就如着魔一般,全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冲锋杀敌,这时候的联军总会被打得潮水般地溃退。关于军号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
B.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
C.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嘹亮激昂的号音一定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音调很高
15.(2021八上·勃利期末)琵琶、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前需要先定弦,为使其发出的音调变低,应采用的办法是(  )
A.放松弦线 B.拉紧弦线
C.用更大的力拨弦线 D.以上方法都不行
16.(2021八上·巴彦期末)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一只闹钟放在纸盒中(如图),并在盒内放入不同材料,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7.(2021八上·越秀期末)选项中是四个音叉发声时,利用同一示波器在相同设置下分别测到的波形图,音叉振动频率最高的波形图是(  )
A. B.
C. D.
18.(2021八上·深圳期末)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向下拨动钢尺的幅度越大,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B.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C.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如果拨动钢尺振动100次,则声音的频率就是100Hz
19.(2021八上·天河期末)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20.(2021八上·白云期末)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音调相同 B.a、c的音色相同
C.a、c的音调相同 D.b、c的响度相同
二、简答题
21.(2019八上·通州期中)小聪课余时间“解剖”一只旧口琴,他发现一溜铜制发音簧片,而且发出低沉声音和尖细声音位置的簧片外形上有很大差异,由左到右簧片逐渐变短变薄,如图所示。请你就这个发现提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2.(2020八上·龙江期中)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3.(2020八上·九江期中)小英用水壶向暖水瓶中注开水,小明在一旁提醒她:“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英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明说:听出来的,小英很迷感,你能帮小英弄清其中的奥秘吗?
三、实验探究题
24.(2021八上·江油期中)下面是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   的现象,说明   。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声源响度越   。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25.(2021八上·紫金期末)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一只手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听其响度;再用大一些的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
26.(2021八上·海淀期末)小红在练琴时发现,古筝、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也会不同,她猜想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根据猜想选择的实验器材。
影响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尼龙 40 0.5
E 镍合金 40 0.5
(1)根据小红的猜想,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她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   保持不变;
(2)如果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   是否有关。
四、填空题
27.(2021八上·普宁期末)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   相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
28.(2021八上·密山期末)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两图。
29.(2021八上·白云期末)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因   发出声音.用相同的力度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30.(2021八上·勃利期末)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   ;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不同.
31.(2021八上·方正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指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若小明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32.(2022九下·定远月考)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33.(2022九下·丰县月考)我们平时的交谈声是由于声带在不断    产生的,并且通过   传播到人耳;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是由于每个人声音的   不同。
34.(2021八上·云浮期末)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其中丙比甲的频率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与钟的大小无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
B.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钟的大小不同,即体积不同,则质量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音调不同。B符合题意;
C.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同一套编钟材料和结构相同,发出的音色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钟的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
2.【答案】A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相近。
故选A。
【分析】声音相似是指音色相近。
3.【答案】A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振动频率不同,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
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C不符合题意;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编钟和其它乐器是不同的物体,所以音色是不一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4.【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蛙及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都有自己不同的品质和特色,人们区分它们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品质和特色,而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就是声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就是声音的音色。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吹哨时哨音是由哨子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声音,A符合题意;
B.上下推拉活塞,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所以音调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改变吹哨的力度,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改变,因此响度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换不同的人吹哨,因哨子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未发生变化,则音色不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6.【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7.【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B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所以齿鲸发出的声音频率高,BD不符合题意;
AC.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表示声音的响度大,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表示声音的响度大,频率高。
8.【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说明了他声带振动的快,频率高,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高低指音调。
9.【答案】C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化,则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化,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答案】C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①“轻声细语”是指说话声音的响度小;②“闻声识人”是指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声音来辨别不同的人;③“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使人的耳朵都快聋了;④“悦耳动听”是指读书人发出声音的音色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综上可知②④描述的是音色,只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 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A不符合题意;
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B符合题意;
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C不符合题意;
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相同介质中,速度相同,路程越长,通过的时间越长;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声音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2.【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不同的人说话时的声音由于声带结构、形状等因素的不同,音色不同,依靠录制好的手机主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题可知,甲的振动频率低音调低。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军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但是物体振动不一定就能发出声音,如果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A错误;
B:不同指令的声音表示不同的音调,所以 军号能发出不同指令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
C:号声是经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嘹亮激昂的号音对战士不是噪声,能在战场上传播很远是因为响度很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听到声音;吹号,乐器都是让物体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从环保角度,噪声是相对的,干扰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15.【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弦乐器演奏时声音音调高低由琴弦振动的快慢决定,而琴弦振动快慢是由琴弦的松紧决定,琴弦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琴弦越松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要使声音音调变低,应该把弦线放松些。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体振动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对琴弦进行松紧的调节。
16.【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将一只闹钟放在纸盒中,并在盒内放入不同材料,逐步远离声源,距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就越小,A符合题意;
BCD.音调、音色和速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7.【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B.由波形图可以看出AB振动的次数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振幅不同,A的振幅大,响度大,AB不符合题意;
CD.由波形图可以看出CD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振动的次数不相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四幅图中相同时间D图音叉振动的次数最多,频率最快,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
18.【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符合题意;
C.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响度就越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频率的定义可知,若钢尺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题中没有说振动100次的时间,不能求得频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9.【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甲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 小于乙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 ,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则甲比乙振动的振幅一定要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0.【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a、b图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但振动的快慢不同,波形不同,所以音调、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C.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a、c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是a、c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b、c的波形相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相同,但频率和振幅不同,即音色相同,但响度和音调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和频率有关,音色可以通过声波图像的不同反应。
21.【答案】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有关吗?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这个口琴左端是发出低沉声音的吹孔,右端是发出尖细声音的吹孔,这两种声音是音调的不同,从左到右簧片逐渐变短变薄,这样我们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薄厚)是否有关。
【分析】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22.【答案】解: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分析】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超过2000Hz是超声低于20Hz是次声,人耳听不到。
23.【答案】解:往暖水瓶里倒水时,会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根据这个道理,就能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了。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4.【答案】(1)弹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3)振幅;振幅;大
(4)转换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会被弹开,由此可说明此时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则当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幅度更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将变大。
(3)由实验总结可知,根据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和响度的关系可得,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声源响度越大。
(4)物理中将这种不易观察测量的量转化为易观察测量的量来研究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分析】(1)实验中,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据此得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25.【答案】(1)快;高;振动的频率
(2)变大;变大;振幅;低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大力拨钢尺,力度越大,钢尺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很慢,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分析】(1)发声体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调和频率越高;
(2)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响度和振幅有关;发声体的频率低于20Hz时,人听不到声音。
26.【答案】(1)长度
(2)材料/琴弦的材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小红的猜想:在琴弦的张紧程度相同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所以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保持不变。
(2)因为编号D、E的两根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所以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是否有关。
【分析】(1)探究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
(2)当发声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可以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27.【答案】响度;甲乙;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
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振动频率最高的是丙,故音调最高的是丙。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8.【答案】音色;甲、丙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对比甲、丙可看出波出现的个数相同,都是3个,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9.【答案】振动;音调;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气流冲击铜片使铜片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相同力度对不同气孔吹气,不同的铜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在同一气孔吹气,不同的力度使铜片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也不同.
【分析】发声体在振动;改变发声体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30.【答案】响度;音色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即指的是锣声时大时小,即指声音的强弱,故这里的忽大忽小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鼓声、锣声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1)声音的大小指响度;(2)音色与物质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1.【答案】振动;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拨动塑料尺发出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
如图所示,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则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那么声音的音调不同。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2.【答案】空气柱;高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瓶内的空气柱,故声源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分析】吹气体时,空气柱振动发声,发声体越短,音调越高。
33.【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平时的交谈声是由于声带在不断振动产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交谈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所以,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4.【答案】甲、乙;甲、丙;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的高低,相同的时间内甲有两个半波长,乙有两个半波长,丙是4个半波长,故音调相同的是甲、乙。
响度是指振动的幅度,对于波形图而言,波的高度表示振幅的大小,甲、丙的波的高度相同,故甲与丙的响度相同。
相同的时间内,丙振动的次数对,所以丙振动的快,频率高。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