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江阴月考)下列四幅图是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的扬声器,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2.(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烛焰晃动
B.真空罩中的闹钟
C.蝙蝠回声定位
D.倒车雷达
3.(2021八上·弋江期中)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
B.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C.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
D.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4.(2021八上·宝安期中)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利用了超声波 (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真空不能传声
C.传播距离远 D.遇到障碍物能反射
5.(2021八上·霍邱期中)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C.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
D.用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6.(2021八上·双辽期中)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7.(2021八上·滦州期中)有一种电动牙剧,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爆炸声震耳欲聋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8.(2021八上·新丰期中)如图是超声波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磁磁”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之间
C.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人听到的“磁磁”声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9.(2021八上·阳高期中)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10.(2021八上·滦南期中)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11.(2021八上·江州期中)地震发生前出现的“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等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动物听到地震产生的( )
A.响度较小的声音这 B.次声波
C.超声波 D.速度很小的声音
12.(2021八上·兴化期中)科学家在研究大象之间的交流时,发现大象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把这种声先用录放机录下来然后快速播放,人耳就能听到大象交流时发出的声。这说明( )
A.这种声是超声波 B.这种声是次声波
C.大象根据声的响度辨别同伴 D.大象根据声的频率辨别同伴
13.(2021八上·江阴期中)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大的超声 B.响度很小的超声
C.响度很大的次声 D.响度很小的次声
14.(2021八上·普宁期中)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辐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15.(2021八上·济南期中)刚竣工的港珠澳大桥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频率太高 C.音色太差 D.响度太小
16.(2021八上·莱西期中)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以下各项应用与此原理不同的是( )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D.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17.(2021八上·江汉期中)如图,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声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声的振动频率高
D.驱狗器发出的声波与出现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一样的
18.(2021八上·亳州月考)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19.(2021八上·武昌月考)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A.(1)(4) B.(1)(2)(3) C.(2)(4) D.(3)(4)
20.(2021八上·东台月考)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只有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才会反射回来
二、计算题
21.如图为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2.(2019八上·禹城期中)在古代,船在雾中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山崖,水手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某次水手吹响号角后经4s听到回声,则:
(1)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多远?(取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23.(2017八上·漳州期中)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声呐,利用该装置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问:如果这种装置发出信号16s后接收到遇到暗礁后返回的波,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24.(2018九下·弥勒月考)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这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请计算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请简要写出答题的计算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0八上·沈阳月考)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
(1)甲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
(2)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
(3)丙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 。
26.(2020八上·北京期中)现给你如下器材:同频音叉一对、音叉锤、铁架台、乒乓球、线、扬声器、蜡烛、一端开口另一端包有橡皮膜的纸筒。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能传递能量。
要求:(1)写出实验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可画图辅助,但必须有必要的语言叙述)
四、填空题
27.(2021八上·大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导盲杖,它发出的 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被导导盲杖接受,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 。
28.(2021八上·玉林期末)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29.(2021八上·勃利期末)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 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 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便尽早营救.
30.(2021八上·宜州期末)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31.(2021八上·普宁期中)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2.(2021八上·获嘉期中)声音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从下列的应用实例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①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②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③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④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⑤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⑥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敲击鼓面,鼓发声,同时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带动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的减少导致了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并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蝙蝠靠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发现昆虫和躲避障碍物,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2.【答案】A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不符合题意;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故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通过剩余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通过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3.【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任何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B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并能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超声波做某事,是超声波传递能量,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和此次声波对人体会产生伤害。
4.【答案】A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把被清洗的眼镜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眼镜上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A符合题意;
BCD.三个选项与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没有直接关系,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5.【答案】D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加湿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6.【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7.【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爆炸声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具有很大的能量,会引起骨膜的破裂致使耳朵发聋,与电动牙刷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原理相似,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振动可以清洗钟表的灰尘,也是利用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B不符合题意;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功能,与电动牙刷对声音的利用方式不一致,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可以对金属进行去除加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是声源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B不符合题意;
C.声波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发声体都在振动;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答案】A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是利用声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10.【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喇叭具有能量,同时说明发声的喇叭在振动,喇叭振动能够发出声音,空气能够传播声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1.【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产生,题干中所描述的反常现象就是因为动物听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而这些声波是人耳无法感知到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产生;人耳无法感知到次声波。
12.【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人无法听到大象发出的声可能是因为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即频率过高的超声波,或频率过低的次声波,也可能是响度太小。用录放机录下来然后快速播放,加快了频率,没有改变响度,人就能听到说明原来听不到是因为频率太低了,所以原来这种声是次声波,并且与响度无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3.【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说明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录音带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才能清晰地听到番茄植株茎的 “尖叫”声,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发出了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播放时放慢速度,可能被人听到。
1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 蝙辐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声音传递信息,A错误;
倒车雷达是回声测距的应用,B错误;
当不断抽真空罩中空气,真空罩中的闹铃声音越来越小,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完全没有空气,则完全听不到声音,就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正确;
超声波清洗机 是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D错误。故选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15.【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上限,故人耳不能察觉。
故答案为:B。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6.【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发出的能量把精密机械零件的污垢清洗干净,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7.【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C.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超声驱狗器发出的声音为超声波,也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
D.地震时产生的声波为次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人都听不到,但有些动物可以听到。
18.【答案】B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只要是声音都能传播信息,次声波也能传递信息,A错误;
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次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真空中不能传播,C错误;
频率低于20赫兹的的声音叫次声波,所以次声波的频率很低,人耳只能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次声波,D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的利用,声音的传播和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难度不大。
19.【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声音传递信息;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音传递信息;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音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声音传递能量。
因此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1)(2)(3),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20.【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不符合题意;
C.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能够听到提示音,说明提示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C符合题意;
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叫做声音的反射,除了超声波,其他频率的声音遇到障碍物也会反射回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传播需要介质,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21.【答案】解:
因为v=
,
所以超声波在t=
×0.4s=0.2s通过的距离:s=vt=340m/s×0.2s=68m,
汽车0.2s通过的距离:s汽车=68m﹣64m=4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因为72km/h<8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答: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对比限速分析解答.
22.【答案】(1)信息
(2)气温为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声音从水手传到山崖的时间:
t= ×4s=2s,
船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解: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680m远。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1)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一种对人有用的信息,所以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分析】(1)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路程。
23.【答案】解:声传播的总路程为:s=vt=1500m/s×16s=2.4×104m
暗礁到船的距离为: .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1.2×104m.
【知识点】声速;声与信息
【解析】【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求出声波的总路程,该路程是轮船到暗礁距离的两倍,然后求出暗礁到轮船的距离.
24.【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m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2)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故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 得海深
故答案为:(1)高于2000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m。
【分析】超声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超声波具有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利用声速和时间可以测量距离.
25.【答案】(1)振动
(2)响度
(3)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图中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小球被弹开的距离越远,说明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3)点燃的蜡烛熄灭了,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分析】(1)发声是物体在振动;
(2)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6.【答案】[方案一](1)实验器材:同频音叉、音叉锤、铁架台、乒乓球、细线(2)实验步骤及现象:
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使其保持静止,将两个同频音叉放置在同一直线上中间留出一定距离,不敲击音叉,将乒乓球贴住音叉,乒乓球静止,记录现象;
用小橡皮锤敲击远离乒乓球的一个音叉,将乒乓球贴住靠近乒乓球的音叉,乒乓球反复被弹起,记录现象。
[方案二](1)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2)实验步骤及现象:
保持环境无风稳定,扬声器不通电,将蜡烛点燃放在扬声器前,蜡烛烛焰稳定,记录现象;保持环境稳定无风,扬声器通电,蜡烛烛焰开始跳动记录现象。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分析】声音传递能量不好直接观察,可以利用转换法,转换法是把一种不明显、不容易测量的量转化为一种容易测量的量。
27.【答案】超声;信息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被导导盲杖接收,发出“嘀嘀”的提示音。
使用该导盲杖,遇到障碍发出“嘀嘀”的提示音,使盲人可以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信息,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导盲仪发出发的是超声波;(2)声可以传递信息。
28.【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
【分析】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29.【答案】信息;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声波生命探测仪是通过接收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获取被困者的位置情况,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一种救援设备,它接收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分析】声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30.【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人体是否正常。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1.【答案】信息;超声波;大于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探测器安装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一种电子设备;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液体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声速。
32.【答案】②;①③④⑤⑥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②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③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④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⑤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⑥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②。
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①③④⑤⑥。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根据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江阴月考)下列四幅图是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的扬声器,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敲击鼓面,鼓发声,同时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带动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的减少导致了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并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蝙蝠靠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发现昆虫和躲避障碍物,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2.(2022八上·东莞期末)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烛焰晃动
B.真空罩中的闹钟
C.蝙蝠回声定位
D.倒车雷达
【答案】A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不符合题意;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故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通过剩余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通过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3.(2021八上·弋江期中)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
B.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C.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
D.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任何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B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并能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超声波做某事,是超声波传递能量,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和此次声波对人体会产生伤害。
4.(2021八上·宝安期中)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利用了超声波 (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真空不能传声
C.传播距离远 D.遇到障碍物能反射
【答案】A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把被清洗的眼镜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眼镜上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A符合题意;
BCD.三个选项与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没有直接关系,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5.(2021八上·霍邱期中)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C.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
D.用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答案】D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加湿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6.(2021八上·双辽期中)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7.(2021八上·滦州期中)有一种电动牙剧,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爆炸声震耳欲聋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爆炸声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具有很大的能量,会引起骨膜的破裂致使耳朵发聋,与电动牙刷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原理相似,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振动可以清洗钟表的灰尘,也是利用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B不符合题意;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功能,与电动牙刷对声音的利用方式不一致,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可以对金属进行去除加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8.(2021八上·新丰期中)如图是超声波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磁磁”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之间
C.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人听到的“磁磁”声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是声源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B不符合题意;
C.声波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发声体都在振动;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2021八上·阳高期中)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答案】A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是利用声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10.(2021八上·滦南期中)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喇叭具有能量,同时说明发声的喇叭在振动,喇叭振动能够发出声音,空气能够传播声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11.(2021八上·江州期中)地震发生前出现的“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等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动物听到地震产生的( )
A.响度较小的声音这 B.次声波
C.超声波 D.速度很小的声音
【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产生,题干中所描述的反常现象就是因为动物听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而这些声波是人耳无法感知到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产生;人耳无法感知到次声波。
12.(2021八上·兴化期中)科学家在研究大象之间的交流时,发现大象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把这种声先用录放机录下来然后快速播放,人耳就能听到大象交流时发出的声。这说明( )
A.这种声是超声波 B.这种声是次声波
C.大象根据声的响度辨别同伴 D.大象根据声的频率辨别同伴
【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人无法听到大象发出的声可能是因为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即频率过高的超声波,或频率过低的次声波,也可能是响度太小。用录放机录下来然后快速播放,加快了频率,没有改变响度,人就能听到说明原来听不到是因为频率太低了,所以原来这种声是次声波,并且与响度无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3.(2021八上·江阴期中)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大的超声 B.响度很小的超声
C.响度很大的次声 D.响度很小的次声
【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说明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录音带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才能清晰地听到番茄植株茎的 “尖叫”声,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发出了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播放时放慢速度,可能被人听到。
14.(2021八上·普宁期中)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辐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 蝙辐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声音传递信息,A错误;
倒车雷达是回声测距的应用,B错误;
当不断抽真空罩中空气,真空罩中的闹铃声音越来越小,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完全没有空气,则完全听不到声音,就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正确;
超声波清洗机 是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D错误。故选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15.(2021八上·济南期中)刚竣工的港珠澳大桥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频率太高 C.音色太差 D.响度太小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上限,故人耳不能察觉。
故答案为:B。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6.(2021八上·莱西期中)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以下各项应用与此原理不同的是( )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D.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答案】C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发出的能量把精密机械零件的污垢清洗干净,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7.(2021八上·江汉期中)如图,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声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声的振动频率高
D.驱狗器发出的声波与出现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一样的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C.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超声驱狗器发出的声音为超声波,也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
D.地震时产生的声波为次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人都听不到,但有些动物可以听到。
18.(2021八上·亳州月考)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答案】B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只要是声音都能传播信息,次声波也能传递信息,A错误;
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次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真空中不能传播,C错误;
频率低于20赫兹的的声音叫次声波,所以次声波的频率很低,人耳只能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次声波,D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的利用,声音的传播和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难度不大。
19.(2021八上·武昌月考)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A.(1)(4) B.(1)(2)(3) C.(2)(4) D.(3)(4)
【答案】B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声音传递信息;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音传递信息;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音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声音传递能量。
因此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1)(2)(3),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20.(2021八上·东台月考)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只有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才会反射回来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不符合题意;
C.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能够听到提示音,说明提示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C符合题意;
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叫做声音的反射,除了超声波,其他频率的声音遇到障碍物也会反射回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传播需要介质,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二、计算题
21.如图为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答案】解:
因为v=
,
所以超声波在t=
×0.4s=0.2s通过的距离:s=vt=340m/s×0.2s=68m,
汽车0.2s通过的距离:s汽车=68m﹣64m=4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因为72km/h<8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答: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对比限速分析解答.
22.(2019八上·禹城期中)在古代,船在雾中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山崖,水手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某次水手吹响号角后经4s听到回声,则:
(1)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多远?(取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答案】(1)信息
(2)气温为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声音从水手传到山崖的时间:
t= ×4s=2s,
船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解: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680m远。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1)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一种对人有用的信息,所以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分析】(1)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路程。
23.(2017八上·漳州期中)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声呐,利用该装置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问:如果这种装置发出信号16s后接收到遇到暗礁后返回的波,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答案】解:声传播的总路程为:s=vt=1500m/s×16s=2.4×104m
暗礁到船的距离为: .
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1.2×104m.
【知识点】声速;声与信息
【解析】【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求出声波的总路程,该路程是轮船到暗礁距离的两倍,然后求出暗礁到轮船的距离.
24.(2018九下·弥勒月考)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这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请计算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请简要写出答题的计算过程)。
【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m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2)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故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 得海深
故答案为:(1)高于2000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m。
【分析】超声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超声波具有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利用声速和时间可以测量距离.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0八上·沈阳月考)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
(1)甲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
(2)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
(3)丙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 。
【答案】(1)振动
(2)响度
(3)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图中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小球被弹开的距离越远,说明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3)点燃的蜡烛熄灭了,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分析】(1)发声是物体在振动;
(2)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6.(2020八上·北京期中)现给你如下器材:同频音叉一对、音叉锤、铁架台、乒乓球、线、扬声器、蜡烛、一端开口另一端包有橡皮膜的纸筒。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能传递能量。
要求:(1)写出实验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可画图辅助,但必须有必要的语言叙述)
【答案】[方案一](1)实验器材:同频音叉、音叉锤、铁架台、乒乓球、细线(2)实验步骤及现象:
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使其保持静止,将两个同频音叉放置在同一直线上中间留出一定距离,不敲击音叉,将乒乓球贴住音叉,乒乓球静止,记录现象;
用小橡皮锤敲击远离乒乓球的一个音叉,将乒乓球贴住靠近乒乓球的音叉,乒乓球反复被弹起,记录现象。
[方案二](1)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2)实验步骤及现象:
保持环境无风稳定,扬声器不通电,将蜡烛点燃放在扬声器前,蜡烛烛焰稳定,记录现象;保持环境稳定无风,扬声器通电,蜡烛烛焰开始跳动记录现象。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分析】声音传递能量不好直接观察,可以利用转换法,转换法是把一种不明显、不容易测量的量转化为一种容易测量的量。
四、填空题
27.(2021八上·大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导盲杖,它发出的 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被导导盲杖接受,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 。
【答案】超声;信息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被导导盲杖接收,发出“嘀嘀”的提示音。
使用该导盲杖,遇到障碍发出“嘀嘀”的提示音,使盲人可以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信息,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导盲仪发出发的是超声波;(2)声可以传递信息。
28.(2021八上·玉林期末)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行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
【分析】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29.(2021八上·勃利期末)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 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 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便尽早营救.
【答案】信息;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声波生命探测仪是通过接收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获取被困者的位置情况,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一种救援设备,它接收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分析】声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30.(2021八上·宜州期末)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人体是否正常。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1.(2021八上·普宁期中)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信息;超声波;大于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探测器安装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一种电子设备;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液体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声速。
32.(2021八上·获嘉期中)声音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从下列的应用实例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①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②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③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④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⑤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⑥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答案】②;①③④⑤⑥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②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③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④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⑤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⑥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②。
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①③④⑤⑥。
【分析】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根据声音做某事,是声音传递能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