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 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世、界、雀、锦、雄、鹰、翔、丛、深、猛、灵、休”l3个生字,认识“隹”偏旁,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积累“丛林、深处、竹林、熊猫、朋友”5个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歌、丛、深、处、六、雄、猫、九、朋、友”l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和同学边拍手边背诵,能理解“雁群会写字”“黄鹂百灵唱不休”“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等语句的意思。
3.能增加动物相关知识,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隹”偏旁,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
2.能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和同学边拍手边背诵,能理解“雁群会写字”“黄鹂百灵唱不休”“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等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世、界、雀、锦、雄、鹰、翔、丛、深、猛、灵、休”l3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歌、丛”2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能理解“雁群会写字”“黄鹂百灵唱不休”等语句的意思。
3.初步了解动物相关知识,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看打花巴掌视频,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提示“歌”的右边是“欠字旁”。齐读课题。
3.过渡:《树之歌》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去和它们交朋友吧!相机出示词语:世界。
(1)指名拼读。
(2)编儿歌识记“界”: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十口人,八人去打仗,两人在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小动物?用圆圈把它们圈出来。
2.反馈交流,出示动物名称:
孔雀 雄鹰 雁群
锦鸡 黄鹂
猛虎 百灵 熊猫
3.出示任务单
(1)借助拼音,读准以上动物名称的读音。
(2)和同桌讨论,前两行为什么要这样排,说说你的理由。
4.反馈交流
(1)读准字音。注意后鼻音“鹰、猛、灵”,前鼻音“锦”。
(2)说说这样排的理由:第一行都有“隹”,第二行都有“鸟”
(3)看图片了解“隹”这个部件是和鸟有关,古时候的这个字是模仿鸟的形状来写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隹”。
(4)在古代“鸟”指长尾巴的鸟,“隹”指短尾巴鸟。带有“鸟”和“隹”的字都多数都和“鸟”有关。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偏旁有这样的特点?(草字头、三点水、反犬旁......)
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来到森林动物园,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谁呢?出示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学习生字“雀”“锦”
出示孔雀、锦鸡的图片及文字,指名拼读。
雀:加一加的方法。
锦:看云锦的图片,像云锦一样颜色特别鲜艳、五彩缤纷的鸟叫“锦鸡”。你们看,“锦”字有一个金字旁,表示锦鸡的羽毛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3)为什么孔雀和锦鸡会放在同一句中?(因为他们色彩都很鲜艳。)
(4)指导朗读:在班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动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锦鸡就爱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锦鸡是伙伴。指名读。请两位好伙伴一起读。
2.抬头看看天空,谁在欢迎我们呢?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第三、四节,指名读
(2)识记“鹰”,拼读,读准字音
雄:最初这个“雄”字是指公鸟,现在指雄鹰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在天空中奋力地振动翅膀飞翔,越飞越高。学习生字“翔”:加一加。
谁想做飞翔的雄鹰?请同学来挥动双臂当做翅膀。
边做动作边朗读,体会雄鹰的力量和神气。男生齐读。
(3)再看,蓝天上还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吗?许多的大雁,我们把它叫做“雁群”。学习生字“雁”,注意里面的写法。
(4)大雁为什么要一起飞呢?
师小结:排着队形在飞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跟着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可以飞得更快更省力。
(5)理解“会写字”:出示《秋天》相关语句。大雁的队形有时像个“人”字,有时像个“一”字。难怪人们说:天空雁群会写字。
(6)指导朗读:注意轻快活泼,读出趣味性。
3.我们向森林深处走去,你看见了谁?学习第五节。
(1)出示第五节,指名读。
(2)猛虎藏在——丛林深处。学习生字“从”“深”,读准字音,区分“丛”和“从”。出示选择题:
花( ) 跟( ) 草( ) ( )头到尾
(3)你知道哪里是“丛林”?“丛林”是指树木很茂密的地方。猛虎就躲藏在这茂密的丛林深处,那里更加幽深茂密,不容易被发现,显示出百兽之王的威严。学习生字“猛”。
(4)指导朗读:强调“深处”“猛虎”,表现出老虎的神秘和威猛。
4.在丛林中抬头看看树上,你听见了谁的声音?学习第六节。
(1)出示第六节,指名朗读。
(2)学习生字“休”和“灵”
休:看图识字——一个人靠在树上。
灵:看图识字——火把上有一座向左倒的山。
理解“休”:停。
(3)黄鹂和百灵为什么会在同一句中?(因为他们的歌声都很悦耳。)
(4)指导朗读:听黄鹂和百灵的歌声,读得轻快动听。
5.看图片,学习第七节。
(1)出示熊猫玩耍图,它们在干什么?(觅食、打滚、吃东西)
师出示卡片“嬉戏”:“嬉戏”就是指在游戏、玩耍。
(2)熊猫最爱吃——竹子,所以它生活在——竹林。
(3)指导朗读,注意语速,读得轻快活泼。
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出示动物图,把动物和名称匹配起来,再读一读。
2.指导书写
(1)学生说笔画顺序,老师范写,指导要点。
(2)学生做手指操。
(3)学生描写。
(4)投影反馈,并评价。
评价关注点:
◆书写汉字的情况。(坐姿正确、笔顺正确、书写美观。)
【板书设计】
3 拍手歌
孔雀 雄鹰 雁群
锦鸡 黄鹂
猛虎 百灵 熊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深、处、六、熊、猫、九、朋、友”8个汉字。
2.能够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在熟读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拍手背诵儿歌。
3.能增加动物相关知识,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和词语,开火车认读。
2.齐读课文1-7节。
继续学习,巩固识字
1.出示8-10节,指名朗读。
2.说一说,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
3.观看人和动物嬉戏、和谐相处的视频和图片,说一说,看了这些内容,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4.齐读8--10节。
指导背诵
1.探究学习:发现拍手儿歌秘密。
发现一:每一句结构相同、节奏相同。
发现二:从“你拍一”到“你拍十”。
发现三:除第二节,每一节读起来会压韵。(如发现不了,教师可稍作引导。)
2.朗读儿歌。
(1)同桌合作读儿歌,一人读一节,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说一说你的同桌哪个句子读得好,哪个句子还可以读得更好。
(2)和老师一起拍手,跟着节奏读儿歌。
(3)找到好朋友,两人一起边拍手边读儿歌。
3.根据提示背一背。
4.边拍手边背诵。
评价关注点:
◆朗读儿歌的情况。(重点关注有节奏、有韵律)
◆背诵儿歌的情况。(能正确背诵,能边拍手边背诵。)
四、续编儿歌
1.先读一读老师编的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蟋蟀夜里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房檐底下有春燕。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跳舞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蜜蜂采蜜真辛苦。
你拍六,我拍六,树上有只小斑鸠。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小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青蛙岸边叫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鱼儿成群水里游。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人人知。
2.我来编一编。
(1)请同学们观察下,课本中和老师是怎么编的?
总结句式:谁 干什么 哪里 哪里 谁 干什么 哪里有谁 谁和谁干什么 谁怎么样......
和我们平时说话时的语序不太一样,还省略了“在”字。
(2)看图试着编一遍,四人小组讨论。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全班拍手背儿歌。
2.分享创编的儿歌。
3.指导书写。
(1)学生说笔画顺序,观察结构,老师范写,指导要点。
(2)学生做手指操。
(3)学生描写。
(4)投影反馈,并评价。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抄写生字。
2.把自编的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3.拍手歌
孔雀 雄鹰 雁群
锦鸡 黄鹂 保护动物
猛虎 百灵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