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声音的强与弱(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小新同学准备用图中的自制排箫进行演奏,在调试时发现排第最短的管发出的音有点低,小新应如何改进?( )。
A.换成更长的管 B.改成更短的管 C.换成更粗的管
2.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 ),发出的声音越强。
A.大 B.均匀 C.不均匀 D.小
3.击鼓时,要使鼓面发出的声音弱,可以( )。
A.用力敲击 B.轻轻敲击 C.换大鼓敲击 D.换小鼓敲击
4.下表是小智做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用力情况 尺子振动变化 发出声音的不同
用大力拨动尺子 振动幅度较大 发出较强声音
用小力拨动尺子 振动幅度较小 发出较弱声音
A.声音强弱与振幅有关 B.振幅大时发出声音较弱 C.振幅大时声音较高
5.如图,是手机上用来调节声音的滑动按钮,这是调节声音的( )。
A.高低 B.快慢 C.强弱
6.调节收音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色 C.音高
7.小智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音叉,然后靠近小球。他发现( )。
A.大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更强,小球振动幅度也更大
B.大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更高,小球振动也更快
C.用不同大小的力量敲击音叉,小球振动情况都相同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
A.音高 B.音量 C.音频
9.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10.调节音箱上的声音旋钮,改变了声音的( )。
A.音量 B.节奏 C.音高
11.调节电视机的声音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高 C.音量
12.下列词语中,表示声音很强的是( )。
A.低声细语 B.雅雀无声 C.声如洪钟
二、填空题
13.像急刹车这类会引起人烦躁或危害身体的声音称为( )。
14.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_______,获得的能量_______;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_______,获得的能量_______。
15.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音量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它的单位用______表示。
16.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声音的________。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
1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__________,声音越强;反之,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反之,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物体振动得越快)
18.缓慢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音叉振动幅度________,说明音叉具有的能量________;快速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音叉振动幅度________,说明音叉具有的能量________。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还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19.下图是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让音叉与“鼓膜”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的同一位置,使音叉发出声音。当用较重的力敲击音叉时,“鼓膜”的振动幅度( );当用较轻的力敲击音叉时,“鼓膜”的振动幅度( )。
20.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它的单位用( )表示。
2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音量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音量越( )。
2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轻轻敲击时,声音( ),重重敲击时,声音( )。
A.高 B.低 C.强 D.弱
三、判断题
23.弹吉他时,拨动琴弦越快,吉他声音越强。( )
24.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各不相同。( )
25.我们听到的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和动听之分。( )
26.声音的强弱一般用音高来描述。( )
27.声音的强弱对我们的听力没有任何影响。( )
四、综合题
小亮同学使用鼓和泡沫小球研究声音,仪器装置如图所示。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8.在鼓面上放泡沫小球,轻轻敲击鼓面后,泡沫小球会( )。
A.会跳动 B.位置不变 C.只会滚动
29.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为了美观 C.检测声音的高低
30.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不同
B.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相同
C.泡沫小球不会跳动
31.从实验中发现,越用力敲击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敲击鼓面越轻,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______。
下图是探究声音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32.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泡沫球会( )。
A.反复跳动 B.位置不变 C.跳动一次后就停止
33.泡沫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证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C.可以检测声音高低
34.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
B.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相同
C.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35.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指是( )。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尖锐与否
36.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是形容声音很( )。
A.悦耳 B.很刺耳 C.很嘈杂
37.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
(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的幅度就越_______,听到的声音就越_______。
(2)橡皮筋被拉开不同的距离,我们听到的声音音高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C
6.A
7.A
8.B
9.B
10.A
11.C
12.C
13.噪音
14. 小 小 大 大
15. 振动 快慢 幅度 分贝
16. 强弱 强 弱
17. 物体振动得幅度越大; 物体振动得越快
18. 弱 小 小 强 大 大 燃料 食物
19. 大 小
20. 幅度 分贝
21. 音量 强 大 弱 小
22. B C
23.×
24.√
25.√
26.×
27.×
28.A
29.A
30.A
31. 强 弱
32.A
33.A
34.A
35.B
36.A
37. 大 强 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