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培优提升
一、单选题
1.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是( )
A.NaNO3溶液 B.NaCl溶液 C.Na2SO4溶液 D.稀盐酸
2.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造成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像
3.现有盛88.4g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时,大烧杯中溶液的pH=7
B.a=288.4
C.C点所得溶液(不饱和)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D.反应过程中烧杯内的物质最多3种
4.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5.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 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处理后直接排放
6.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B.
C. D.
7.毛毛同学的化学笔记上记录有以下内容,其中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 )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8.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9.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至a克时,溶液中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
10.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若干,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bc段发生2个反应
C.原溶液中SO42-与H+个数比约为3:4
D.m=38.85
11.将一定质量的 Ba(OH)2 溶液与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 点时,所得溶液的 pH=7
B.Q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BaCl2
C.O 至 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D.P 至 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HCl=BaCl2+2H2O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13.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两边的烧杯中各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①10克铁和10克氧化铁
②10克铜和10克氧化铜
③5.6克铁和6.5克锌
④6.5克锌和6.3克氧化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14.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15.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人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有 性。
(2)它们都能除铁锈,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 色。 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不一会儿,又看到溶液中有气 泡产生,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回答下列与常见的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有助于消化的酸是 .
(2)浓硫酸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下列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方程式,这类反应的规律一般都生成 .
①CuO+H2SO4═CuSO4+H2O
②K2O+2HNO3═2KNO3+H2O
③Fe2O3+6HCl═2FeCl2+3H2O.
18.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 。
19.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 X 是金属单质,则 X 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 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0.疫情期间可以选用“84消毒液”对家里进行简单的消毒。一位小伙子在家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到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下列物体的表面可用这类治厕剂清洗的是 。(可多选)
A.抽水马桶(成分为陶瓷)
B.釉面砖(釉面主要成分是SiO2)
C.不锈钢管(含铁和碳)
D.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3)
(3)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NaClO)与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表。请回答: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1)酚酞溶液是 (填字母)。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所属的类型是 。
22.将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实质是 。
(2)从a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图中各点中溶质种类完全相同的两点是 。(填字母)
23.Na2CO3、CaCO3、BaCO3等统称为碳酸盐,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仿写一种碳酸盐的化学式 ;
(2)如图所示实验中,将A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水流入广口瓶中,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灭火器,他们对反应后废液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成分
(1)猜想与实验:
根据图II中的反应可推知废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溶液,可能含有 溶液或盐酸。
(2)小滨同学为确定该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取废液样品,向其中加入除上述两种试剂外的 ,出现 现象,说明废液中有盐酸的存在。
(3)小江同学取少量废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热的蒸发皿用 (填实验器材)夹取,得到的白色固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5.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 8 支试管分别用 A﹣H 编号后, 做如下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 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
26.做酸碱反应实验时,小科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所示),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确定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建立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猜想②:盐酸过量;猜想③:正好完全反应。
【实验设计】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Ⅱ 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 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 猜想③正确
(1)对方案Ⅰ的结论进行评价: 。
(2)表格方案Ⅱ空白处的实验现象: 。
(3)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可多选)。
A.锌粒 B.铜片 C.铁锈 D.稀硫酸
27.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 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 C 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 C,装置 A 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 B 中出现白色沉淀 (填化学式)。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 B 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
(2)【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 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NaCl; 猜想 2:NaCl、HCl;
猜想 3:NaCl、Na2CO3; 猜想 4:NaCl、NaOH、Na2CO3; 猜想 5:NaCl、NaOH、CaCl2
【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2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
(3)【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 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先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NO3)2 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猜想 4 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四、解答题
28.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20g石灰石样品分成4等份(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样品编号 ③ ② ③ ④
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45 8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 3 1 1
求:
(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
(2)稀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求m的值是多少
29.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
(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 。
(2)求出P的值。
(3)求出该镁条中其它难溶性杂质的质量.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0.实验室有一瓶稀硫酸,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空烧杯称得质量为18 克,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重新称质量为58克;
②然后向烧杯中分3批加入等量的铁粉,产生大量的气泡,充分反应,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序号 铁粉质量/克 烧杯和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克
第1次 2.80 60.70
第2次 2.80 63.42
第3次 2.80 66.22
请回答问题:
(1)第一次加入铁粉后,产生氢气质量 ;
(2)解释表格中第2次硫酸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
(3)计算该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A
7.C
8.B
9.C
10.C
11.C
12.C
13.C
14.C
15.B
16.(1)吸水
(2)黄;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产生白雾
17.盐酸;吸水;盐和水
18.(1)NaCl+AgNO3=NaNO3+AgCl↓
(2)氢氧化铜或Cu(OH)2
(3)NaCl、Na2SO4
19.(1)镁
(2)BaCl 2 +H2 SO4=BaSO 4 ↓+2HCl
20.(1)+1
(2)A;B
(3)NaClO+2HCl=NaCl+H2O+Cl2↑
21.(1)A
(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22.(1)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降低
(3)d e
23.(1)K2CO3
(2)液体流入,有气泡产生,固体消失;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1)碳酸钠(或Na2CO3)
(2)石蕊;溶液变红(正确即给分)
(3)坩埚钳;纯净物
25.(1)BD;GH
(2)Ca(OH)2+2HCl=CaCl2+2H2O
(3)Ca(OH)2(碱性);紫色石蕊溶液
(4)氢氧化钠、碳酸钠
26.(1)该结论错误,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无论盐酸是否过量,都生成白色沉淀
(2)先出现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3)A;C
27.(1)CaCO3
(2)如果含有HCl,则不能产生碳酸钙沉淀
(3)出现白色沉淀,溶液红色不褪去
28.(1)80%
(2)解:设10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由①可知,10g 稀盐酸和1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CaCO3+ 2HCl=CaCl2+H2O+CO2 ↑
100 73
1g x
x=0.73g;
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7.3%,
答: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z,
CaCO3+2HCl= CaCl2+H2O+CO2 ↑
100 111
5g× 80% y
y=4.44g,
Na2CO3+ CaCl2=CaCO3↓+2NaCl
106 111
z 4.4g
z=4.24g,
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质量: 4.24g÷10.6%= 40g,
m=5+40=45,
答: m的值是45
29.(1)MgO+ H2SO4 =MgSO4+H2O
(2)P点为反应结束后产生氢气质量,设氢气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98 2
50g× 49% x
98:2=50g× 49%: x
x=0.5g;
(3)设镁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镁质量为m
Mg+H2SO4=MgSO4+H2↑
24 98 120
y 50g× 49% m
24:98=y: 50g× 49% 98:120= 50g× 49%:m
y=6g m=30g
设氧化镁的质量为z,生成硫酸镁质量为n
MgO+ H2SO4 =MgSO4+H2O
40 98 120
z 20g× 49% n
40:98=z:20g× 49% 98:120=20g× 49%:n
z=4g n=12g
则其它难溶性杂质为15g-4g-6g=5g;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0.(1)0.1g
(2)如果稀硫酸没有完全反应,那么在第2次实验时应该生成氢气:0.1g+0.1g=0.2g;实际上生成氢气的质量:58g+2.8g×2-63.42g=0.18g。因为0.18g<0.2g,说明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小于2.8g,即稀硫酸完全反应。
(3)实验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28g-18g=40g,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40gx 0.18g
;
解得:x=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