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人教物理同步习题 13.2 内能(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人教物理同步习题 13.2 内能(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3 12:52:58

文档简介

13.2 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 ,它的内能增加,温度 ,内能减少;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与 。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 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 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J)。
三、比热容
类型一 理解内能的概念
例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B.物体比热容越大,其内能也越大
C.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类型二:认识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例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
类型三 理解热量的概念
例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5g、10℃的水含有热量210J
C.1kg的水在1℃时含有热量4.2×103J
D.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4.2×103J
例4.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是温度的改变量
B.热量是物体具有的能量多少
C.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
D.热量是热传递中能量的转移量
类型四 辨别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例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例6.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母亲节,小明为妈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粉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米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米粉的内能
C.闻到了米粉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米粉煮熟关火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
3.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搅动杯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
B.打开冰箱,感到凉快
C.用锤子捶打铁块,铁块发热
D.野外求生时,求生者钻木取火
4.如图所示,新闻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被烤化后的沥青裹挟在过往车辆的车轮上造成50多辆汽车受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被烤化过程放出热量
C.沥青被烤化过程温度不变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内能又叫热能,所以热的物体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的内能也为零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停在空中,杠铃既有内能也有机械能
D.行驶的汽车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O℃的冰和1千克O℃的水的内能相等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越大含有热量越多
7.如图所示将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木塞向外飞出,则在此过程中(  )
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具有的内能越大
B.木塞飞出后最终掉在地上,此过程机械能不变
C.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小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
D.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日常生活中谈到的“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物理量。夏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12.救灾汽车正在公路上疾驰,突然发现前方山体滑坡后紧急刹车,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   能转化为   能,这一过程是通过   方式来实现的。
13.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   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是通过   改变人体的内能。
14.“吃火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法,锅内肉片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来增加的,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这是   现象。吃火锅时使用的筷子(如图)是一种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5.如图,一定质量的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绝热(指与外界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容器中,已知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塞,使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将不断   (选填“升高”或“降低”)。
16.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绳子,可观察到皮塞从管口弹出,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绳子对金属管做功,使其温度   ;从而使密闭气体的内能   ;金属管中的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对皮塞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皮塞的   。
17.如图所示,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发现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筒内空气的内能;将棉花放入筒内时,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13.2 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动能 和 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 上升 ,它的内能增加,温度 降低 ,内能减少;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 与 热传递 。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减小 。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 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温度差 。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 增加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减小 。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 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 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焦耳 (J)。
三、比热容
例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B.物体比热容越大,其内能也越大
C.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答案】A。
【解析】A、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A正确;
B、C、物体的内能与其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与比热容无关,所以比热容大的物体,内能不能确定;高温物体不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故B、C错误;
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仍然具有内能。故D错误。
例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
【答案】C。
【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例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5g、10℃的水含有热量210J
C.1kg的水在1℃时含有热量4.2×103J
D.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4.2×103J
【答案】D。
【解析】A、物体的放热多少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故D错误;
B、因为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不是物体含有的。故B错误;
C、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不是物体含有的。故C错误;
D、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 ℃)×1kg×1℃=4.2×103J.故D正确。
例4.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是温度的改变量
B.热量是物体具有的能量多少
C.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
D.热量是热传递中能量的转移量
【答案】D。
【解析】热量是一过程量,是热传递中能量的转移量,不是温度的该变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说“含有”“具有”,故D正确,ABC错误。
例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答案】B。
【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不能说含有的热量,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物体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两者本质上不同,因此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
例6.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答案】C。
【解析】A、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管在什么样的温度下,物体都会存在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可能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正确;
D、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和质量,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向内能多的物体,故D错误。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母亲节,小明为妈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粉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米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米粉的内能
C.闻到了米粉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米粉煮熟关火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A。
【解析】AB、米粉入锅后会从水中吸热,内能变大,这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A正确,B错误;
C、固体、气体、液体中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
D、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水不再沸腾的原因是没有吸收热量,故D错误。
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
【答案】C。
【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搅动杯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
B.打开冰箱,感到凉快
C.用锤子捶打铁块,铁块发热
D.野外求生时,求生者钻木取火
【答案】B。
【解析】A、搅动杯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打开冰箱,感到凉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
C、用锤子捶打铁块,铁块发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铁块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野外求生时,求生者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新闻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被烤化后的沥青裹挟在过往车辆的车轮上造成50多辆汽车受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被烤化过程放出热量
C.沥青被烤化过程温度不变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答案】A。
【解析】AB、沥青被烤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A正确、B错误;
C、沥青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故C错误;
D、沥青被烤化是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故D错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内能又叫热能,所以热的物体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的内能也为零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停在空中,杠铃既有内能也有机械能
D.行驶的汽车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答案】C。
【解析】AB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ABD错误;
C、举重运动员举起了杠铃,停在空中时,杠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即具有机械能);不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内能,故C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O℃的冰和1千克O℃的水的内能相等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越大含有热量越多
【答案】B。
【解析】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等都有关系,1千克O℃的冰和1千克O℃的水,状态不同,其内能不相等,故A错误;
BC、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B正确、C错误;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词语来修饰,故D错误。
7.如图所示将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木塞向外飞出,则在此过程中(  )
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具有的内能越大
B.木塞飞出后最终掉在地上,此过程机械能不变
C.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小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
D.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的重力势能越大,木塞具有的内能大小与重力势能无关,故A错;
B、木塞飞出后,要克服空气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塞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
C、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部分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有一部分要散失到空气中,有一部分被水和试管吸收,所以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大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故C错;
D、该实验中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故D正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
【答案】C。
【解析】A、物体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不符合题意;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
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符合题意;
D、巨大的冰山有内能,不符合题意;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答案】A。
【解析】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正确。
B、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所以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虽然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C、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C错误。
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解析】A、在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若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即发生热传递,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物体对它做功造成的,故B错误;
C、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其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故C正确;
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其也可能表现在体积的变化上,即不一定温度升高,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日常生活中谈到的“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物理量。夏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温度 ,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内能 。
【答案】温度;内能。
【解析】(1)今天天气很热,反映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
(2)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
12.救灾汽车正在公路上疾驰,突然发现前方山体滑坡后紧急刹车,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这一过程是通过 做功 方式来实现的。
【答案】机械;内;做功。
【解析】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克服摩擦做功,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这一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3.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 热传递 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是通过 做功 改变人体的内能。
【答案】热传递;做功。
【解析】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使人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使内能增加,所以臀部感到烫,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14.“吃火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法,锅内肉片的内能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来增加的,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这是 扩散 现象。吃火锅时使用的筷子(如图)是一种 费力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答案】热传递;扩散;费力。
【解析】涮火锅时,发生的是能量的转移,肉片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的;
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种费力杠杆。
15.如图,一定质量的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绝热(指与外界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容器中,已知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塞,使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将不断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升高。
【解析】容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且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塞,使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活塞压缩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6.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绳子,可观察到皮塞从管口弹出,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绳子对金属管做功,使其温度 升高 ;从而使密闭气体的内能 增加 ;金属管中的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对皮塞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皮塞的 机械能 。
【答案】升高;增加;机械能。
【解析】来回拉皮绳对金属管做功使其内能增加,金属管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加;因金属管与管内气体会有温度差,所以金属管会把热量传递给管内气体,乙醚的温度也会升高,乙醚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醚气体迅速膨胀,于是气体推出皮塞,对塞子做功,最终气体的内能会转换为塞子的机械能,会看到塞子跳起来。
17.如图所示,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发现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增加了筒内空气的内能;将棉花放入筒内时,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做功;分子。
【解析】当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即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使得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其内部棉花的着火点,筒内的棉花就会燃烧。
将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