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铺垫的作用.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积与容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量杯、体积不同的两个杯子、茶叶罐、长方体小盒、球、砝码、多彩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为什么投入石头水面就会升高
(意图:这个动画片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从此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石头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
活动一:体积的认识
1、观察周围的物体,认识到物体都是占空间的。
2、比较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发现物体不仅都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还有大小之分。从而得出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活动二:比较体积大小的其他方法
1、比较体积差距大的物体:
通过比较体积不同的冰箱、电视机、手机体积的大小,得出体积差距较大的物体,可以直接“看”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2、比较体积相近的物体:
在用排水法测量土豆与红薯的实验中,感受体积差距较小的不规则物体,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测量比较体积的大小。为后续为今后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埋下伏笔。
活动三:容积的认识
1、明确容器的概念。
2、明确容积的概念。
实验操作比较两个水杯哪个盛水多,引导学生思考:盛水的多少关键看什么?体会到容器内部空间大,容纳的水才会多。然后揭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意图: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容积并重点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
3、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意图:通过说理题让学生明白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一个指外部空间大小,一个指内部空间大小,体积稍大的,容积不一定大。)
四、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通过学生动手捏橡皮泥的活动,体会形状发生了改变,不影响体积发生改变。
2、通过教师展示捏橡皮泥的活动,认识到固体、液体、气体都是有体积的。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1、小结知识
2、课后思考:将这瓶可乐分别到给小名和小红,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到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