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 第三课时 课件(共10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 第三课时 课件(共10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6: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千古回首杏雨西湖边
纸伞朦胧间洒下阴影一片
眉眼低垂微敛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琴音何处寄
流星泯灭光阴
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
檐下花灯熟悉记忆
风动烛火似已熄
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
《论语》十二章

三课时
1.理解《论语》中关于“仁”的章句,进而理解孔子所谈“仁”的深刻内涵。
2.探究如何“依于仁”,从而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深意,以砥砺自我人格。
本节课学习目标
“仁”的内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樊迟三次问仁。
“仁者爱人。”——《颜渊》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废也。”——《子路》
“仁是众德所合构而成的,是众德的总称。” ——陈大齐
“内圣外王”——儒家最高理想
请从下列各章中提炼关键词理解“仁”的内涵。
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
“仁”的践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
忠:尽己心以待人 恕:推己心以及人(钱穆)
“仁者爱人。”——《颜渊》
“仁”的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由孝达仁 移孝于忠 以孝为政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
“仁”的归依
依仁成礼 以礼成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仁”的体系
完美的个人修养
理想的人际关系
完善的政治统治
阅读下面的章句,思考:明白了“仁”的内涵,你是否也想践行仁之道?你会不会因“仁”的难以企及就望而却步呢?实现“仁”真的很难吗?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我欲仁,斯仁至矣
课 后 作 业
2、微写作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孔子对自己和弟子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在《论语》中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仔细揣摩孔子关于“仁”的实现方法的解说,结合你的阅读理解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课 后 作 业
千古回首杏雨西湖边
纸伞朦胧间洒下阴影一片
眉眼低垂微敛
风声掠过指尖
素衣映湖中月 水光潋滟
把盏笑谈世间 酒色清浅
琴音何处寄
流星泯灭光阴
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
檐下花灯熟悉记忆
风动烛火似已熄
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