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爱》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兼爱》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7: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兼爱
墨家的理想王国
教学目标:
熟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了解墨子及思想精髓。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
3、理清文章的说理结构,明确本文的中心观点为“天下兼相爱则治”学习其论证方法;
4、通过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了解墨子及思想。
2、通过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是墨子。
后人评价:
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孙中山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余秋雨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张知寒
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
—— 孙中原( 原中国墨子学会顾问,中国墨子学会原副会长)
如今墨家学说式微,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墨家思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班选定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代表作《兼爱》上篇作为宣讲篇目。
活动一:初识墨子及思想
走近墨子时代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走近墨子其人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
走近墨子学说
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墨经》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墨子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墨子光学:现代照相技术原理的起源。
墨子数学:标志着中国几何学的萌芽。
墨子力学:发现浮力和杠杆平衡原理。
墨子技艺:我国古代风筝的发明人。
……
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评价说:“光学文字,寥寥数百字,确乎可称两千多年前世界上伟大光学著作。”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希腊的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活动二:走进墨子代表作,体会其思想精髓
1、诵读作品,初读感知。
听课文朗读,注意文章字音。
2、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①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②以……为:把……作为
③焉:于是、就
④则:就
⑤攻:治疗
⑥弗:否定判断词,不
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一定要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能治理得好,不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理好。就譬如医生替别人治病那样,一定要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才能治好,不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就不能治好。要治平动乱岂不一样 一定要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平,不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平。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考察 当:同“尝”,尝试
自爱:宾语前置句,“爱自”
亏:使……受损
利:使……受益
虽:即使
慈:慈爱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然:这样 室:家
身:指代自己 乱物:纷乱之事
具:完备、齐全
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不可不考察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尝试去考察动乱是从哪产生的?(就会发现它)产生于人们不相爱。做臣下的、做儿子的不孝敬自己的国君、父亲,这就是所谓乱了。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因此损害父亲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弟弟只爱自己不爱哥哥,因此损害哥哥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臣下只爱自己不爱国君,因此损害国君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些就是所谓乱了。即使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哥哥对弟弟不慈爱,国君对臣下不慈爱,这些也是天下之所谓乱。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因此损害儿子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哥哥只爱自己不爱弟弟,因此损害弟弟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国君只爱自己不爱臣下,因此损害臣下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天下那些做盗贼的人也一样。盗贼只爱他自己的家庭不爱其他人的家庭,因此偷窃其他家庭的东西利自己的家庭;强盗只爱他自身不爱别人,因此抢夺别人财物来使自身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 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也一样。大夫各爱自己的家,不爱别家,因此攻乱别家而使自己的家受益;诸侯各爱自己的国,不爱别国,因此攻伐别国而使自己之国受益。天下纷乱之事,全都在这里罢了。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 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 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若使:假如
若:像
犹:还、仍然
恶施:怎么实行
亡:同“无”
谁贼:宾语前置,“贼谁”
有:同“又”
考察一下这些是怎样引起的 都是由于不相爱。如果天下的人都互相爱,人们爱别人都像爱他自己一样,还会有不孝的人吗 对待父亲、兄长和君王就像对待他们自己,又怎么会施行不孝之事。还会有不慈爱者吗 看待弟弟、儿子和臣下像看待自己一样,哪里还会施行不慈 因此,不孝不慈的情况就不会有。还会有盗贼吗 看待别人的家庭像看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还会去偷谁呢 看待别人像看待自身一样,还会去抢劫谁 因而盗贼就不会有。还会有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吗 看待别人的家像看待自己的家一样,还去攻乱谁 看待别人的国像看待自己的国一样,还去攻伐谁 因此大夫之间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又没有了。如果天下人都互相爱,国和国之间不相攻,家和家之间不相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对上孝敬对下慈爱了,如若这样,那天下就治理好了。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劝:鼓励
交相:互相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
因此以治理天下为要务的君主,岂能不禁止人们互相嫌恶而勉励人们互爱!所以天下的人互相爱就会治理得好,互相嫌恶就会动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不勉励人们爱别人,就是这个意思。
活动二:走进墨子代表作,体会其思想精髓
“譬”就是譬喻,是说明道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举例和形象比喻,它所举的事例必须是双方已知和公认的,而且必须以承认此物与他物属同类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达到“举他物而以明此物”的证明目的。墨子喜用譬,也善用譬,经常采取譬式证明法。
4、拓展延伸,领会其思想精髓。
思考:什么是“兼爱”,墨子是否主张爱一切人呢?
兼爱是无等差的、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没有范围的,是不分等级不分高低贵贱的。
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墨子·小取》)
墨子所说的“兼爱”是不包括爱“盗”的,他认为对于坏人我们不但不要爱,我们还要把它除掉,所以墨子在好几篇中都讲到了,我们要“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 兼爱中》)墨子的兼爱是要除去这些暴人、害人的人。
同样,墨子反对的是侵略战争攻伐战争,是那种不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之战,墨子恰恰是认可并支持的,他讲非攻救赎,当时有很多强国欺负弱国,对于弱国来说就要抵御强国,墨子号召他的弟子帮助弱小的国家,抵抗强大的侵略者,典型事例呢,就是止楚攻宋这件事情。墨子他讲到作为一个弱小国家,要有充分的准备,武器的配备,城墙的防守,粮食的储备,一旦被侵略应该有能力抵抗。墨子他还写了很多的军事著作,教人怎么来做到最好的防范以及战斗的准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墨家对正义之战是极力支持的,特别是主张对暴君的诛伐之战,比如说像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墨子认为这都是可以的,诛的是不义之君主,诛杀暴君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5、拓展延伸,感受墨子伟大的人格力量。
1.墨子出身贫寒,他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气,也没有因为人们看重他而让自己的生活改观,为自己捞些好处。他始终都和学生们一起穿粗布,系草鞋,勤劳动,以吃苦为乐事,并自称““贱人”。在墨子《贵义》中就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 贵义》)
在墨子身上,真正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艰苦勤俭、埋头苦干的民族精神。“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文子·自然》)是说孔子与墨子两人为救世而汲汲奔走于天下的忙碌与艰辛。一个连席子还没坐暖,一个连烟囱才生起火就要匆匆到别处游说拯救世人了,此中足见圣人的风范。
“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史记》写孔子师徒,用了15000字;写孟子用了240字;写墨子用了24个字,也就是一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庄子描述的更为具体,“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跂硚”是一种无跟的草鞋,“草鞋”正是墨子精神特质的外化。
穿粗布,系草鞋,勤劳动,艰苦勤俭、埋头苦干的圣人风范,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济世救人。
活动三: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1、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何区别。
在如何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孔子推崇仁爱,而墨子则提出了兼爱。下图是繁体写法的“仁”和“兼”,“仁”的字形采用了“人”和“二”,就是二人,它是个会意字,本意就表示有亲爱的意思;“兼”的字形是从“又”就是手,持两个“禾”,也是会意字,表示着“兼持二禾”,就是一支手同时抓握着两茎禾苗。
一般来说儒家的仁爱有三个范畴:一是亲亲之爱,二是忠恕之道,三是恻隐之心。前两条是孔子提出来的,亲亲之爱就是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爱;忠恕之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恻隐之心是孟子提出来的,这是“仁”的善端,又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仁爱它有一个由内向外的一种外推,有这样的一种差别,既分等级又有一个范围,而兼爱是无等差的、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没有范围的,是不分等级不分高低贵贱的。
家也讲“仁爱”,但它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有远近亲疏之别。虽然这对维持封建社会人伦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偏爱、有差等的爱。墨子讲“兼爱”,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人格完全平等的伦理基础之上,虽不免太过理想化,但毕竟是一种博爱、无差等的爱。(姜宝昌《墨子》)
2、阅读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兼爱》,并结合读过的孟子、墨子的文章,试从气势、文采、逻辑三个方面对二人的论辩风格加以比较并赏析。
气势
孟子是清高之士,有着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他以治人者自居,不畏权势,曾说,“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因此孟子在辩论中常常有种舍我其谁的傲然,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他讲的气实际上是人的品德气质修养,有了这种气就能无所畏惧,“说大人则藐之”,他跟人论辩,口若悬河,气势凌人,其辩词锋芒毕露,大气磅礴,堪称为一位傲然的儒者。
墨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他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各国,上至王公大人,下至人民大众,逢人便宣传他的主张,曾在《贵义》一文中说道“吾言足用矣”,可见墨子对自己的学说和口才也是胸有成竹,但他却不像孟子一样咄咄逼人,居高临下。墨子论辩,平心静气,耐心地陈情说理。《公孟》中曾言到:“今夫乱世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
文采
在思想性上两人的论辩各有千秋,但是从艺术性文采方面看,孟子的文章显得更胜一筹。可以说孟子的文章像是美文。孟子文词明白晓畅,富于文采,墨文则简朴平实,风格朴实到不重文采。
和儒、道两家的散文相比,尤其和孟子、庄子的文章相比,《墨子》这部书朴拙不饰,有一说一,不但用语特别浅显,还唯恐说不清,往往正面说一遍,反面又说一遍,一个观点总结过了,下个自然段还要再总结。这种文风在今天看来既不简明,也不含蓄,更谈不上优美。而这种情况与墨家的思想主张和受众群体也有密切关系:墨家主张人人平等的相爱,反对侵略战争;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注重道德实践,反对纸上谈兵。从这些思想倾向和历史记载的“巨子”事迹来看,墨家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他们 “传道”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这种文风既契合他们功利实用思想,也利于作者期待的读者群体接受。
逻辑
墨文简朴平实,重内容,轻形式,折射在他的辩论上,辨词则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性,以理胜人一针见血,虽不气势逼人,却一语中的,可称一字顶万言。文章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孟子是不如墨子的。
墨子可称我国逻辑学研究第一人。有文章《小取》,该文记写了对逻辑学的初步认识,在我国逻辑史上有创导地位。
墨子的洞察力很强,他思维缜密,不露破绽,就连攻击过他的荀子也不得不说:“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
3、同为显学,为何在秦汉后儒家地位尊崇,墨家却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呢?
观看视频
预设: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之中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活动四:古为今用,弘扬继承
阅读以下补充资料,结合你对墨子思想的了解,就“墨子学说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及意义”,任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想法。
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 尚贤上》)
当官的没有永久高贵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终身低贱的,谁有才能就选拔谁,谁无才能就罢免谁。尚贤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我们现在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口号是一致的。
②“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节用上》)
勤劳创造财富,节俭则可积累财富,墨子说“去无用之费”“天下可倍”。节俭不是抠门,也不是守财奴,而是珍惜资源和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墨子主张“节用”,实以发展生产为指归。倡导“节用”,不仅为应对匮乏所必需,尤与建设昌明国家、陶铸民众灵魂密切相关。
③“在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做出大国贡献,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和弘扬多边主义,共同推动联合国重整行装再出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
墨子倡导“兼爱”, 主张“视人如己”, 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社会根基。当前社会上有着的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如人际关系脆弱, 社会信用缺失, 群体性对抗事件的发生,倡导“兼爱”,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亲相爱、诚信和睦的社会人际关系。
墨子也倡导“非攻”,近年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外交部9月10日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在这份立场文件中就有所体现。
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应该研究孔子,应该研究老子,也应该研究墨子。我觉得墨子的思想比孔子看来更符合现代的精神,今天弘扬墨学更为重要。我认为应该发扬墨子的救世精神和科学精神。
——张岱年
第一,可以“各取所需”,但不要“厚此薄彼”;
第二,可以“学以致用”,但不要“急功近利”;
第三,可以“弘扬继承”,但不要“全盘照搬”。
——易中天《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总结:墨子本人既是一位有着强烈忧国忧民精神的思想家, 同时也是位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济世救人的行动者。他摩顶放踵, 舍生忘死, 以维护道义、救世为宗旨, 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 呼吁和平, 弥兵息战、扶贫助弱, 反对恃强欺弱的不义战争。
哈维尔有句名言: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我们当为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墨子墨家这样的人而感到骄傲,为我们有这样优秀的学说而感到自豪。“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