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章句之意,了解孟子“性善论”的要义。
2.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砥砺独立人格。
3.赏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说语言,探究孟子的论辩技巧。
重点:
结合《孟子》有关章句,深入理解“性善论”的内涵。
难点:
探究“性善论”的深意。
教学过程:
诗歌导入:
孟 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介绍孟子:
(一)“亚圣”孟子:
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孟子 滕文公下》)
2、“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
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公孙丑下》)
当时的君主们都喜欢合纵连横,称王称霸,认为善于攻伐作战才叫做有才能。而认为孟子的想法迂腐,因此不得志。但是孟子依然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 《原道》)
孟子地位的确立,是自唐大文豪韩愈开始的。韩愈在《原道》中将孟子列为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的继承人。他不仅把孟子媲美孔子, 而且认为自他之后,道统的传承就中断了。
(二)仁政思想: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 公孙丑章句》)
“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孟子 滕文公》)
施行仁政:救民 无敌 被尊重
(三)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章句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章句下》)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民贵君轻 与民同乐 尊贤使能
性善论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告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孟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好比一切白色的东西叫做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问道:“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说:“那么,狗性如牛性,牛性如人性吗?”)
孟子所说的“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价值意义的性。孟子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着眼于用人的特殊性去认识人的本质。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如今老师说‘性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孟子说:“人的本来性情,就可以为善,这就是我说性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做出不善的事,并不是人性本质的过错。)
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引用当时之三说以质问孟子何以必言性善。告子之说是从人的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欲望、心理情绪)来看待人性,这种无所谓善或恶并没有指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贵之处。第二种说法,认为人性兼有善恶成分,人性可以变善也可以变得不善,为善为恶完全是受环境影响,以此论人性,缺乏人的自主性。第三种说法,有些人生性是善的,有些人生性是不善的,这是倾向于以人的后天表现来论人性。“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句话是整部《孟子》谈论“人性善论” 关键。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 告子上》)
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重点字词:
不忍人: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交:结交。内,通“纳”。
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乡党:同乡。
辞让:谦逊推让。
端:萌芽,发端。
四体:四肢。
贼:伤害。
扩而充之:扩大充实它们。
然:同“燃”。
达:流通,指泉水流出。
保:安定。
2、理解文意
孟子说:“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就有怜爱百姓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施行怜爱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现在人们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进井中,都会产生恐惧、怜悯的心理;这并非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并非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由此看来,没有怜悯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之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不能算是人。怜悯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是伤害自己;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他的君主。
所有具备这四种发端的人,
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必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涌出(终必汇为江河)。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能够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侍奉父母也不能够。”
结合下列资料探究四个关键词,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深刻内涵。
忍: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八佾》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 梁惠王上》
每个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灵,一个王者如果凭着柔软不忍的心灵去推行心肠柔软的统治,那么天下就可以轻易的治理好了。这个不忍心的统治,其实换成孟子的另一个术语,就是仁政,也就是有爱心的仁政。
2、非人: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滕文公下》
“非人”与禽兽是不是孟子言辞激动的骂人的词语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孟子人性论的必然的演绎结果而已。既然孟子的人性论指向性善,那么不善甚至邪恶自然就称不上所谓人了。
3、端:
“由是生而有所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 告子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抚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偈》
这要注意的是,萌芽不等于观念本身。孟子说人有四端,目的是为了说明人性本善。但是人性本善,不等于人总是行善。所以需要把萌芽养大,从本性中,善良的萌芽四端,到人表现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之中的善良仁爱,乃至仁政王政,需要人去主动的作为,不去作为,四端只会失落。
4、扩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 梁惠王上》
四个萌芽是阻止一个人成为彻头彻尾的坏人的四个必要条件,但光萌芽自然是不够的,需要扩充,需要培养,才能够让它们不只成为个体修养的条件,而且要成为侍奉父母,安定四海的素养。孟子的扩充论背后实质上针对于个体责任担当的要求,因为一个人不会有了四端就天然是一个好人,不要说成为一个志士仁人了。
五、观点争鸣: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体现了他的“性善论”思想,即主张人性向善,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性恶论”,即主张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呢
观点一: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孟子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强调了人性本善;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个人扬善弃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观点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借助礼仪规范来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教育和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存在粗陋之处,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
观点三 二者各有长短,二者互补更利于道德的发展。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即两种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去恶向善。其中,孟子提供了人性善的内在依据,认为人天生具有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却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荀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被动性,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二者相互补充,既能鼓励人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又能加强对人外在的道德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