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2《五石之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7: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五石之瓠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学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庄子“有用”与“无用”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把握庄子观点的思辩性,并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3.赏析老子、庄子阐述道理的不同言说方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4.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庄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把握庄子观点的思辩性,并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庄子“有用”与“无用”观点的深刻内涵, 2.赏析老子、庄子阐述道理的不同言说方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五石之瓠》第二课时 【你言我语谈收获】 (1)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结合《五石之瓠》,谈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同样的大葫芦,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庄子却能打破常规,变通用法,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显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①变通创新方面。惠子固执地认为葫芦只能用来装水,而庄子大胆创新,打破了葫芦的常规用法,把以前只能用来盛水转变到可以作为腰舟来使用,合理地变“无用”为“有用”,化“有用”为“巧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力,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②用人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到“物尽其用”,更要做到“人尽其才”。而要实现“尽其才”,关键在于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上,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小材大用不仅会贻误工作,而且会浪费宝贵的人才资源。 ③教育方面。大葫芦仅仅因为不适合用来盛水,惠子就认定它毫无用处,而庄子却发现了大葫芦在另一个方面的优势与作用,顺应大葫芦的特点将其改造成腰舟,使其终有所用。 ④人生观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换言之,现在的我们常常过分看中“有用之用”,而忽略了“无用之用”。正如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所以,我们的生活渐渐失去了诗意,我们的时代渐渐失去了真正的艺术家。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事物有用还是无用。何为有用之事?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也可以说是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实际上,裹挟在物质的洪流中,偶尔停下来,给日益急迫的心灵一片休憩之地、补给之所,往往能更快到达终点,看似无用的停顿可能比持续的飞奔更有用。 (2)庄子与老子在阐述各自看法时,他们的言说方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何妙处? 庄子说理:《五石之瓠》以问答对话、寓言故事的叙事方式来阐明道理,充分体现了《庄子》善于以形象说理的特点,更呈现出庄子追求逍遥精神的浪漫想象,含蓄婉曲,令人回味。 特别是在《逍遥游》全文中,说理多是在事物对比中、在寓言故事中展开。大鹏与小雀、大知与小知、大用与无用等等,对比中借助寓言,层层相接,形象生动,引人联想。鲁迅先生评价:“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老子的说理:言简意赅,精要准确,理性冷静。 有的表达是在生活现象中蕴含道理,平易而有说服力,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有的表达是直接鲜明地论说道理,观点态度让人一目了然。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有的表达则运用比喻、排比,简洁有力,寓意鲜明。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这些比喻、排比,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整合探究】 在个人如何立身处世方面,儒家、道家的观点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就此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两条,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参考示例: 儒家很重视个人修养。“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即克制和超越个体生理本能、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可见,儒家强调的是社会伦理原则对个体生命的制约,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而道家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至人、神人、圣人,他们追求解除精神上的一切束缚,逍遥于四海之外,毫无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逍遥游就是要达到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达到心灵与天地同一、和宇宙万物并生的生命境界。 中国知识分子既有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面,以社会伦理原则约束自身,积极入世,担当责任;同时又有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一面,必要时采取超然物外的通达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历史上有不少士大夫如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为官时或在顺境中以儒家为归依,坚守道德良知,做忠臣良将;在野时或处逆境中则以道家为归依,洒脱自在,淡泊名利,独善其身。 儒道交替为用,士大夫们可以在曲折人生中左右逢源,不失其精神依托,这叫进退出处之道。这种“士”的精神实质就是儒道并立互补。林语堂先生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的确是精要恰当的概括。 【练习作业】 (1)清代刘熙载评价庄子:“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如庄子所谓‘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今子有大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是也。”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一评价? (2)请以卡片或表格形式,整理、归纳《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中“之”“而”“以”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