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文明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士人的最高人格理想理念。
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下学上达”的思想内涵。
探究《论语》中有关“好学”的章句,总结孔门学习方法,以助益于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
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目的的部分章句,深化对“以学求仁”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分类、联系、整合的方法探究专题“《论语》中的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了解文明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士人的最高人格理想理念。
轴心时代:
什么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个概念。他说,“世界历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选自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雅斯贝尔斯指出,轴心时代的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几乎都诞生了奠定各自文明基础的伟大思想家,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孔子、老子等。这时,几大文明古国同时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超越与突破,由文化的原始阶段飞跃到高级阶段,各自形成特殊的文化传统。
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截止,一共约有550年的时间。其中,“从周平王东迁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三百〇三年”,为春秋时代;“春秋以下,迄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告成,其间共二百四十六年。即所谓战国时代。”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化,造成百家争鸣的大时代”。“人类历史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几乎都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诞生了奠定各自文明基础的伟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他们又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
2、阅读下面的材料,在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后概括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
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第五》)
战争频仍 弱肉强食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亲,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道德沦丧 民生凋敝
力政(zhēnɡ):用武力征伐。
代兴:相继兴起。 (“五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更(ɡēnɡ):交替。更为主命:交替行驶盟主的政令。
暴:欺凌。 并:吞并。 篡:非法地夺取。
田氏篡齐:齐本姜姓之国,陈国的田完奔齐,其后代多任齐大臣,逐渐夺取政权,最终由田和自立为齐君,时在公元前403年。
三家分晋:晋国三个大臣魏斯、韩虔、赵籍瓜分晋国,建立魏、韩、赵三国,时在公元前453年。
捐:废弃。 贵:重视。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道德沦丧、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是“大争之世,多事之时”。
3、请朗读下面的材料,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谈一谈你对先秦时期“士”的认识。
⑴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⑵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孟子·梁惠王上》
⑶ 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墨子·尚贤上》
⑷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老子·第十五章》
参考译文:
⑴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方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
⑵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才能做到。
恒:长久,固定不变。 恒产,指能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 恒心,指守道不变的思想。 惟:副词,只有。
⑶所以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辅相:辅佐君王的大臣。承嗣:副官,助手)。所以得到士,谋略就不会受挫,身体不必劳苦。名声确立且功业成就,美好的事物得以显扬,丑恶的事物不会发生,就是由于得到了士的缘故。
⑷豫:小心,谨慎。 犹:迟疑,警觉。 俨:庄重。 涣:离散。敦:敦厚,纯厚。 旷:广大。
古代那些善于做士的人,他对世界的认识精微而又贯通,达到了深不可测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我只能勉强地刻画一下他的形象:他小心谨慎,就像是冬天涉水过河;他提防警惕,就像是害怕来自四邻的伤害那样;他庄重礼貌,就像是做宾客那样;他闲散和蔼,就像是冰雪融化那样;他淳厚无华,就像是纯朴的原木;他心胸豁达,就像是虚谷那样;他混同合一,就像是雨后的污泥浊水。试问,谁能使流动的浑水停止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能使事物平稳活动并慢慢地成长?不就是善于做士的人吗?善于做士的人,他保持着“道”而不自满。正是因为他不自满,所以他就能保持不变。
4、请朗读下面的材料,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谈一谈你对先秦时期中国士人的最高人格理想理念。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①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②,一曲之士也。判③天地之美,析④万物之理,察⑤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注释】①察:一端之见。②该:兼备。遍:全面。③判:割裂。
④析:离析。 ⑤察:读为“杀”,减损,破坏。
天下大乱,贤王不显,道德分岐,天下人多各得一孔之见而自我欣赏。譬如耳目鼻口,它们各有其功能,但却不能互相通用。犹如百家众技,各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如此,但不完备和全面,都是孤陋寡闻的人。割裂天地的完美,离析万物之理,把古人完美的道德弄得支离破碎,很少能具备天地的完美,相称于神明之容。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抑郁而不发挥,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为方术。可悲啊!百家各行其道而不回头,必定不能相合。后世的学者,不幸不能见到天地的纯真和古人的全貌,道术将被天下所割裂。
教学环节二:参照注释,思考、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敏:勤勉。 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而:如果。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齐:相等,相同。 焉: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此。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泰伯》)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任:责任。已:停止。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篑(kuì):盛土的竹筐。平地:填平洼地。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目:条目,细则。
不敏:资质愚钝。这里是自谦之辞。 事:实践,从事。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 其:大概,或许。
1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ěr):近。 事:侍奉。
教学环节三: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下学上达”的思想内涵。
(一)找出本文所选各章中表现“好学”的章节,整合提炼出“好学”的内涵。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4、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
小结: 有勤勉的学习态度、源自人的内在力量、有学习的优秀榜样、应以“进德”为目的、应贵有恒的学习精神
(二)朗读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论语》中“学习方法”的认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
6、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
小结:⒈ 学而时习 ⒉ 学思并重 ⒊ 博约相济 ⒋ 下学上达 ⒌ 学以致用
参考译文:
4、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好学者一定是不耻下问的。)
5.博学于文: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于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约之以礼:约,要义。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此乃孔门教学定法,颜渊喟然叹曰章可证。(钱穆)杨伯峻将“约之以礼”句翻译为:“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李泽厚的译文是:“用礼制来驾驭统率”。李零翻译为:“最后要把自己的行为纳于礼的规范。” 畔:叛。指背离人生正途。 钱穆: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
6.不怨天,不尤人:尤,非之(怪罪)之义。孔子道不行于世而不怨天,知天命有穷通。人不己知而不非人,知人事有厄,亦皆由天命。
下学而上达:下学,学于通人事。上达,达于知天命。于下学中求知人道,又知人道之原本于天。由此上达,而知道之由于天命,又知道之穷通之莫非由于天命,于是而明及天人之际,一以贯之。天人之际,即此上下之间。天命我以行道,又命我以道之穷,是皆天。
知我者其天乎:孔子之学先由于知人,此即下学。渐达而至于知天,此谓上达。学至于知天,乃叹惟天为知我。
(三)“学而篇”第一章居于《论语》开篇的意义是什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熹认为学而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原来学而篇,首先是教人学习,教人学习如何达到仁。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育家,他以“学而知之者”为教育对象,以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来感召弟子,所以《论语》编者列这一章为首。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是一个贯穿《论语》始终的概念。所以孔子谈“学”,强调修养心性德行,完善人格。
幻灯片:以学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