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大战中的插曲
——革命精神放光芒
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学习回忆录的叙事特点。
2. 思维发展与品质:梳理叙述思路,塑造的人物形象。
3.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中国革命“精神”“情怀”和“人格”,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4.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体味自强不息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在审美鉴赏中,探究回忆录写人叙事的艺术特色。
01.知人论世
02.文本研读
03.析形象 赏技法
04.思维延伸
课堂环节
1
知人论世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背景介绍】《大战中的插曲》
井陉煤矿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
【文体知识】
回忆录,一种文学体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真实可靠,不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断。
回忆录结构
开头:交代写作缘由,描述触发事件,直接交代背景。
主体:主体是对中心事件的描述。几乎全部的人物、事件、情景,都要在主体部分予以表达。主要是结构线索的安排。回忆录或者是以时间为线索,或者以空间变换为线索,或者以人物行动为线索,或者以某一物品为线索,或者以不同性质的人物事件类型为线索。
结尾:有总结型、评论型、展望型等多种写法。
略读文章 认知文体
这两篇文章共同的感受是什么?
叙事为主,要点事件有细节,人物突出,叙事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
文体特点:
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
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2
研读文本
学习活动一:
自主阅读两篇文章,概括各段的意思并划分层次。
【梳理思路】
一、(1)点明事件,写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二个日本小姑娘。
二、(2--10)回忆救起日本小姑娘的过程;
三、(11--13)聂帅惦念并寻找救起的日本小姑娘,以及战后美穗子回访聂帅。
四、(14--15)点明事件的意义:这段大战中的插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梳理思路】《大战中的插曲》
学习活动二:明主旨
《大战中的插曲》
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小姑娘并致信日本官兵这件事,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3
析形象 赏技法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形象分析 内容展示
邓小平
红军战士们
聂荣臻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形象分析 内容展示
邓小平 爱护战士、平易近人 “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
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动作描写
红军战士们 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消灭反动民团、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对长征过程侃侃而谈。
聂荣臻 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细心慈爱、和善亲切 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心地善良 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
照料孤女
给日本官兵的信“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日本孤女)担心”
讨论:《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文章是如何塑造革命英雄形象的?
①动作行为描写。如:红四团的指战员与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同志“互相親贺,互诉衷肠”;“我”“骑着马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的描写等。
②心理描写。如:“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我的心情和同志们样,十分激动”,“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等。
红军指战员到达北后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③环境描写。如:开头部分“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灿烂的阳光烘托出指战员灿烂的心情;文末部分“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太阳的笑脸就是在烘托和映射指战员的笑脸。
红军指战员到达北后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多用细节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进行细致的描绘,营造了战前的紧张氛围;
通过写红军迅猛进攻以及敌人落败的状况,“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丽,硬给马拖着跑了”这一细致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敌人溃败的狼狈。通过这个画面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争场景中,引起了读者的共情,同时对长征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红军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的场面:
如“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写出聂荣臻平易近人,慈爱亲切。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中日友谊的象征。
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相处的若干细节
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威;
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结合文本,两篇回忆录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写作特点总结】
《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一方面能够国绕本章节的核心内容“长征胜利”组织材料,另一方面,作者遵循注重实录的原则,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大胆取舍,保证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比如,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的同志到达吴起镇这一事件,虽然也能够很好地表现红军长征胜利,但由于作者所在的红四团是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先于主力部队到达,对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情形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于是就一笔带过。同样,对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盘踞在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作者因为没有亲历,也只是一笔带过。
①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大战中得插曲》中文章仅交代了“拯救”的梗概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相处的若干细节,如“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而将两个小女孩在指挥所生活的几天里的许多事情省略掉,从而使故事有梗概,有细节,又不至于显得过于烦琐,节省了篇幅,也为文中的议论留下了空间。
①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大战中的插曲》中所叙述的“八路军拯救两个日本小女孩”事件,与“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背景百团大战相比,是一件“小事”。本文以这件“小事”,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坚守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神,反映了中日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等宏大主题。
②用小题材来反映大道理。
4
思维延伸
探究一:探究长征精神的内核
从文中找出,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句子,并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合作探究】
第42段:文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表述是借毛主席的讲话表明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作用: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探究长征精神的内核:
长征精神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崔永元评论重走长征路:
将以每个普通的民众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普通民众亲自采访长征人,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该活动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区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
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的同时,共同关注人类最自然和本色的奋进精神,并通过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厚植英雄情怀
①胸有信仰、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②笑傲挫折、蔑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③团队至上、勇于牺牲的集体主义
积累写作素材
长征事件可以引入作文,用于证明的话题:
①坚守信仰 ②忠诚人民 ③坚韧不拔 ④乐观无畏
⑤求实创新 ⑥顾全大局 ⑦团结互助 ⑧自强不息
探究二: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合作探究】
不好。
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创设情境
学校将在艺术节上进行抗日战争的微电影拍摄,但竞选试戏的过程中部分演员对饰演日本兵具有抵抗情绪,拒绝饰演反战同盟日本兵“中西”,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导演开解他们?并思考反战同盟能顺利顺利组建和中西能被成功改造的原因?
材料一:
1938年4月29日武汉空战中,陈怀民驾机与敌军高桥宪敌人同归于尽,坠入长江。渔民在日机飞行员身上搜到一封家书,信中妻子美惠子表白心迹不想让他当飞行员,祈求他平安归来,终日内心哀泣一片,日军妻子和陈怀民家人,内心情感高度一致的情感认同。为此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写了一封致美惠子的公开信,向日本人民表白中国人期盼和平的想法,向世界宣布结束战事的希望。
公开信
“我想到你的孤苦,想到你整天哭着生活的两个孩子,和你以后残缺凄苦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即到贵国去亲自见你,和你共渡友爱的生活。我绝不会因为你们国内的军阀对我们的侵略而仇恨你。”
“我还得告诉你,我是厌恶战争的。如果贵国军阀对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烈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个人屈服……”
“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双手相互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印着,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我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地合在一起,祝你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
材料二:
《毛泽东致林哲的贺信》。它是1942年6月25日,毛泽东为祝贺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创立,而写给当时在延安的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中文名林哲的亲笔信。野坂参三“日本工农学校”,毛泽东亲笔题词 :“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日本人反战组织的反战活动,主要是发动宣传攻势,瓦解日军士气,唤起日兵觉醒。他们利用日军士兵的思乡情,宣传八路军“不杀俘虏”政策,鼓励弃战投诚;鼓励日军基层士兵反抗长官,激化日军内部的官兵矛盾;唤醒日本士兵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使其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反动性。主要方法有:阵前喊话、散发传单、电话交谈、寄送慰问袋和信件等。这些反战人士熟悉日军内部情况,在战场上发挥了普通八路军战士无法起到的作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曾评价说,日寇在华北最怕两样东西之一就是日本反战同盟。战后有日本方面的研究称,在抗战中后期,日籍反战者的“基层策反”,对日军士气造成了有效打击。
国漫电影《血与心》
《血与心》讲述了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展现了日籍解放军这一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的真实历史。砂原惠,1933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地区,幼年跟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日本战败投降后,因无法返回日本,流落在辽宁一户地主家放牛。1948年,砂原惠以“张荣清”之名参加解放军,从此经历了辽沈、平津战役,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
结合上述材料,你会如何劝服演员?以及思考反战同盟能顺利顺利组建和中西能被成功改造的原因有哪些?
各抒己见
人道主义宗旨:
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道主义精神可概括几个关键词: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博爱、慈善等精神。
人道主义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呵护、理解、尊重、救助,是发自内心的善良,是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
践行人道主义:
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波兰农民,把一个犹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窑里,直到二战结束,这个犹太人才走出地窑。以色列建国后,这个波兰人被视为英雄请到耶路撒冷,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是人道主义。
战争年代,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的“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和平时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面对疫情,通力合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就是人道主义。
读写迁移
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长征精神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立足当代,对革命精神、革命人物进行解读与思考,实现自我激励与批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革
命
精
神
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
大胆创新
坚定信念
顾全大局
善于团结
严守纪律
以人为本
无私
敌我分明
长
征
精
神
长
征
胜
利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
革
命
胜
利
链接高考写作
材料的运用
1、作文材料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2、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内容充实严谨。
3、高质量的材料还要恰当运用,符合文章中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