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多变的天气
1.苏轼诗:“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西湖楼下水如天。”该诗句描述的是( )
A.天气 B.气候 C.降水 D.季节
2.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
4.学校准备第二天去校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天气预报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符号可能是( )
5.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三顾茅庐 C.草船借箭 D.车胤囊萤
6.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全年高温 D.夏季多雨
7.近年,北京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市民健康。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
A.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B.使用公共交通
C.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 D.节日大量放鞭炮、烟花
北京某学校计划举办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如表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气温 11—15℃ 11—14℃ 8—14℃ 10—14℃
天气现象
PM2.5 190 80 30 20
风
8.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日阴天,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 B.16日气温升高,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
C.17日东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 D.18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9.从天气情况考虑,表中四天最适合郊游的是( )
A.15日 B.16日 C.17日 D.18日
10.下列语句描述的是气候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明天大风降温
11.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物”。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 我市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3)
汽车站 车流量和人流量极大 140
步行街 紧邻大型超市,交通繁忙 100
居民区 靠近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60
化工厂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东北部有燃煤火电厂 440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_________。
(3)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_____
A.在公路旁晨练 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4)请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至少写两条)
1.A
2.A
3.B
4.B
5.C
6.A
7.B
8.A
9.D
10.B
11.(1)居民区;
(2)火电厂废气、汽车尾气;
(3)A;
(4)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大面积绿化。(任答两条或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