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抓住关键词,进一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并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2.借助背景资料,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借助背景资料,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白鹭
1.孩子们,我们厦门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鹭岛,白鹭就是我们的市鸟。它是一种常见的鸟,在厦门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它。你看,在美丽的白鹭洲,迷人的筼筜湖西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你了解白鹭吗?老师带来了一段资料,请你快速默读,了解白鹭。
2.文人墨客也都很喜欢白露,她还常常飞落到古代诗人的诗句之中呢。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3.有节奏有韵味,读得真不错。孩子们,你们看,在诗人的眼里啊,白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喜欢白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课文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2.检查难读处,交流学习字词。
师: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这是一个长句子,里面有七个逗号。
点评:你真了不起,这么长的句子中,一个错字都没有。不仅读的正确流利,还带着一些感情。咱们班的孩子读书可真棒!
(1)孩子们在这一段当中啊,有几个词语我们要了解一下。
蓑毛、流线型、长喙
师用手指,生读蓑毛、流线型、长喙
师:来,这就是白鹭,你知道它的蓑毛在哪儿吗?
生:在他身体下半部分那一段看上去很蓬松的羽毛。
师:唉呀,你解释的可真仔细,你是不是课前查过资料?真棒,请坐。
蓑毛,是白鹿身上特有的一种羽毛,一般长在前颈和后背,像这样羽枝分散状的这种羽毛,就是它的蓑毛,你真棒。流线型是怎样的一种线条?请你
生:从颈部开始然后下来到尾翼这,就是流线型。
师:你说得真好,像这样平滑的柔和的线条就是流线型。你看,咱们厦门的大桥下的这个观光步道就是流线型,还有很多的建筑啊,汽车啊,也会采用流线型的结构。最后长喙一起说
生:鸟兽的嘴
师:看来这一段,同学们已经没问题了。
(2)比较认识 【框 匣】
师:再来看这一处(第6自然段),这一段当中有很多的生字容易读错,谁来挑战?
点评:你读得非常流利,但是有没有听出什么问题来?你说,玻璃框。
还有一个词它读的很好,镜匣
比较认识“框 匣”。两个字都是带有三框的字,写这样的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竖折是它的最后一笔。生各写一遍。
(3)复习破折号,认识【铿锵】
师:还有一处啊,老师稍微提醒一下,这一段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破折号),平时咱们在看到破折号的句子,一般都是出现在一段话的中间像这样独立成一段的不常见。咱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和上一段停顿的时间略长一些。外还有一个词比较新鲜,铿锵,你理解它吗?你说。
生:你读得真铿镪有力,这铿锵就是有力
师:对了,就是有节奏有力量就叫铿镪,你看看它的两个金字旁,就已经提示我们它的意思了。
3.再读课文,交流初印象。
师:孩子们,在你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白鹭特别的美(美在哪里?)美在它的样子。(外形美)
生:我觉得白鹭它很精巧,它的身段和颜色很适宜(真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生:白鹭是精巧的形象化(你看到了哪些姿态?)我看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还有吗?)
我还看到了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像在发呆一样(还有呢?)我还看见黄昏中白鹭在低飞。师:孩子们,你们看白鹭的外形和它活动的姿态,其实也是作者描写白鹭的两个方面。是啊,老师跟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读着读着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只优雅的而富有情趣的鸟儿。那么在作者的眼里白鹭仅仅是一种鸟吗?
生:不是,它是一首诗。
三、聚焦“外形”,对比感悟
(一)从“诗”入手,引导质疑
1.师:作者开篇就说,白鹭,读——(是一首精巧的诗)(师板书诗)白鹭是诗,这是一个很新鲜,很特别的比喻,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
生:比喻一般是要有共同点的,那白鹭跟诗有什么共同点呢?
师:哎呀,你真会思考!是呀,为什么白鹭是诗呢?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咱们先来看看这个词“诗”。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的诗,你觉得诗有哪些特点?
生:我觉得是非常有蕴味,而且非常有节奏感。(她读出了韵味和节奏感)
生:诗一般都是一字多义的(它有丰富的含义)
生:诗一般都非常优美。(哪方面美?)语言美
师:师有节奏,有韵律,它一字多义,语言美(板书言美)
生:诗一般很简洁(是的,很短小)
生:它给人的意境很美。(板书意美)
生:它很有画面感,很容易让人想到诗人描写的事物的美丽形态。(是的,想象是诗最大的特点,而且还包含着诗人的——)对事物的情感。(是的,所以,除了言美,意美,还有情美)(板书情美)
师:总而言之,诗给人的感觉是——美的,白鹭是一首诗,所以在作者眼里,白鹭也是很美的。白鹭跟诗一样美。
(二)聚焦2—5段,品读感悟
2.整体感知白鹭颜色、身段的适宜(出示自学要求)
师:你从哪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生:我找的是第5段(孩子,先把第5段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这一段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充分表达作者对白鹭优美的外形感到惊叹,突出了白鹭的外形美。
师:她真厉害,出口成章,她发现了这一自然段的修辞手法——排比。作者用排比写的是什么?
生:是白鹭的外形。
师出示第5自然段。
师:她找到的是这一段,作者描写白鹭的外形,主要是抓住什么来写呢?一起说(白鹭外形的颜色)
师:(画出雪白、铁色、青色)白鹭只有这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师:与颜色很艳丽的鸟儿相比,这三种颜色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朴素、平凡、自然的美
师:是的,带着这种感受,你读一读这几个颜色
生读。(师评:多么淡雅清新的颜色)
师:她发现了白鹭的颜色美(板书:色美)它美美的颜色再配上什么样的身段,有一个词?
生:流线型
师:说明它的身段美,也就是形体美(板书:形美)
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样一只白鹭,给我们呈现出来?
生读。(你们的眼睛有看到这样一只白鹭吗?把掌声送给她。)
师:孩子们,发现了吗?刚刚咱们用了先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读一读,咱们就用读读——说说——再读读的方法,继续来分享这段话,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发现这里引用了一句古诗句,我觉得应该是选自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师:你很了不起,你读过吗?这句话是作者借来的。宋玉这段话是说邻家女子,肤色、身段,一切都很完美。说明在作者眼里,白鹭也像一位美女一样,色素、身段一切都很适宜。
师:什么是适宜呢?
生:刚刚好
师:刚刚好就是适宜
生:我觉得就是看着很舒服就是适宜
师:对,这是从感觉上来解释,非常好。同学们,作者在借鉴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改动和创造。特别是他改了一个字——
生:“太”改成“嫌”
师:“嫌”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它笔画比较多,特别是有穿插笔。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你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读得真好)
(三)抓住关键字词,感受白鹭之适宜
3.孩子们,在这一句话中,还有一些字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哪些字的字眼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呢?
生:我从“一分”可以看出,如果白鹭的特点在增加一点点,就会不适宜不完美
师:所以,“一分”你认为“一分”就是一点点。还有哪个字也有这个意思?
生:一忽
师:“一忽”咱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点点,但是如果你要查查工具书的话,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有同学知道呀?
生:忽在古代是一个计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师:你的课外知识积累非常丰富!积累多了,我们理解起来就轻松了,是的,同学们忽是一个计量单位,10忽为1丝。咱们通常讲,一丝一毫就已经是很小了,这里的忽比丝更小。你再看,从忽到分,中间还隔着多少个单位。
你看看,可见在作者的眼里白鹭,白一点点就……,黑一点点就……这个忽,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感觉这个忽,让我感受到了白鹭是精巧的这个精字,就发现描写的非常的细致
师:你太厉害了,这一分一忽之间不就是白鹭的精巧之美,这就是对精巧最好的解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也就藏在这一分一忽之间。这句话在读起来也特别有意思,你看,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读一读好不好?
生读
咱们又朗读来把它呈现出来好不好?
师生一起读。
(四)体会对比,感受白鹭之适宜
4.师:回到这一部分,咱们再接着来分享,还从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它精巧如诗?
生:我从第三段
师:你先把第三段给我们读一读
师:你的感受与众不同,在这一段当中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写到白鹭,你怎么能感受到它精巧如诗?
生:因为他用了一处对比的手法,把白鹭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了一个对比,突出了白鹭的适宜。
师:还有谁,同样对这一段有感受的?他发现了对比真了不起。你呢?
生:它从侧面突出了白鹭平凡质朴之美,然后呢,表现的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师:你怎么这么厉害呀?从侧面突出。好,孩子们。第三段,你发现又有一个熟悉的字,“嫌”,又有一个“嫌”字来,这回坐着嫌的是什么?
生:白鹤太大而嫌生硬了。
师:那么相反他赞的是什么?
生:白鹭比较小巧。
师:白鹤、朱鹭和苍鹭真的太大太生硬吗?老师带来了它们的图片,有没有和作者不一样感受的?
生:我觉得其实朱鹭也挺好看的,因为它的粉红色很娇艳
师:你看,她喜欢粉红色,所以她喜欢朱鹭,是不是?还有吗?
生:我觉得白鹤也挺好看的,白鹤也是白色的,而且它好像不像作者描述得那么生硬。
师:你看,你发现了吗?在作者眼里,白鹭一切都很——适宜。它无论从色、形都非常的完美,这其实是作者他自己的感受。你看,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看这个“嫌”字就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感受,非常有意思。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第三段。
师:白鹭小巧、精致,的确是一首——精巧的诗。
(五)内化语言,品味“适宜”
5.孩子们,我们再回过来,再看一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白鹭精巧如诗,体现在哪里?
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谁愿意?
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看,它身段的大小不会如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增之一分……
师:他用自己的话理解了精巧的诗,了不起,谁再来试一试?
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看,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师:简单,明了
孩子们,咱们用自己的朗读,读一读这部分的外形之美。
诗人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所以他在字里行间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四、抄写语段,丰富积累
孩子们,这么优美的语言,咱们要把它积累下来,下面我们来抄写。
(一)回顾旧知,复习抄写方法
还记得四年级时候,对抄写段落有具体的要求,我们来复习一下。你看抄写的时候要注意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上不着顶,下不落地,标点符号和字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提笔即是练字时,孩子们优秀的摘抄的作品也是一种美的欣赏。
(二)积累优美语言,按要求抄写
那么接下来就请你拿出摘抄纸,认认真真地把你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你可以一边背一边默写,也可以整句整句整段整段地抄,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做到书写正确、公正,最好能写得更美一些,开始吧……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白鹭的独特美,以及诗人诗中所表达和传递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