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章末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章末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3 20: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章 末 复 习
考点①:人口与人种
1. (2020·湖南益阳)图Z-4-1为21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印度
C. 肯尼亚
D. 尼日利亚
A
2.(2019滨州)读图Z-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半球多,北半球少
B.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多
C.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最多
D. 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增多
C
3. (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中,①②③所指代的自然环境特征分别是(  )
A. ①旱、②寒、③热
B. ①热、②旱、③寒
C. ①寒、②旱、③热
D. ①寒、②热、③旱
C
4. (2020·甘肃武威)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色、黄色和黑色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地区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 欧洲及美洲的大部分
B. 大洋洲
C. 撒哈拉以南非洲
D. 亚洲东部
D
5. (2020·河北省)某大学来了一名交换生汤姆,他的肤色很浅,眼睛呈蓝色,头发呈波浪状,鼻梁高大,嘴唇较薄,体毛较多。据材料分析,汤姆最有可能来自(  )
A. 欧洲
B. 亚洲东部
C. 撒哈拉以南非洲
D. 南美洲北部
A
6. (2020·甘肃定西)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图Z-4-3),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区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从地形条件看,人口稠密区大多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人口稠密区大多位于________地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平原
沿海
海陆交通便利
(3)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稀疏,分析其主要原因。
甲地:位于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乙地:位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带。
丙地:位于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丁地:位于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
考点②: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7. (2020·贵州铜仁)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地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 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 英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最多
B
8. (2020·山西省)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下列通用英语的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加拿大 ③中国 ④美国 ⑤巴西 ⑥澳大利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C
9. (2020·海南省)2020年3月12日,中国派出抗疫专家组飞赴意大利,协助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抗疫专家在与意大利居民的交流中发现,当地的人种和他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
A. 黑种人和基督教 B. 白种人和基督教
C. 黄种人和佛教 D. 白种人和伊斯兰教
B
10. (2020·河北省)图Z-4-4中所示的是 的典型建筑。(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A
11. (2020·甘肃定西)选择教堂举行婚礼的人多信仰(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A
考点③: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2020·陕西省)古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半坡村落遗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居住场所。据此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图Z-4-5),完成12~13题。
12. 原始社会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  )
A. 地形平坦 B. 土壤肥沃
C. 水源充足 D. 矿产丰富
D
13.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乡村聚落
B.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城市聚落
C. 半坡村落遗址有多种研究价值
D. 半坡村落遗址应开发与保护并重
B
14. (2020·天津市)反映当地气候终年寒冷的民居是(  )
C
15. (2020·青海西宁)欧洲北部居民房屋有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利于通风散热
B. 雨雪天气多,利于雨雪流泻
C. 气候寒冷,利于采光增暖
D. 沙尘天气多,防止沙尘堆积
B
16. (2020·河北省)在世界各国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 修护景点的壁画、建筑时,尽量还原本来样貌
B. 限制参观时间及参观人数
C. 为增加收入,在景点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D. 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人为破坏
C
17. (2020·山东潍坊)读图Z-4-6和图Z-4-7,完成下列问题。
(1)1950年前影响图Z-4-6中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运河(漕运)
运河沿线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发展经济。
(2)从1980年至今,该城市逐步向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试简析其原因。
1980年后,该城市北部新修了一条铁路,并且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交通更加便利。
西北(偏北)
(3)图Z-4-7为图Z-4-6地区的传统民居图,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有何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关系?
特色:屋顶坡度较大且多沿河分布。
关系:该地区降水量较大,河流较多,沿河交通、取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