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参加面试的**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蟋蟀的住宅》。接下来我将从七大板块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介绍了观察到的蟋蜂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组单元以"处处留心皆学问"为导学,旨在引领学生学习观察,学会表达。
二、说学情
我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是,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尤其是对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架桥铺路,通过创设情境体验等方式启发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懂得蟋蜂的住宅如何建成,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蟋蟀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懂蟋蟀的住宅怎样修建,培养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观察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情感教学法、课件激趣法、朗读体会法。以教法引路,用学法践行。在学法选择上,我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小组合作、自主质疑"的方法学习本课。
六、说教学过程
要将以上教学理论、教学设想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教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接下来,我将从五个环节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采取谜语导入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猜谜游戏,听好了。"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你们猜这是什么呀 {样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般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使学生了解本课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初读
首先,我会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完成这样两个任务∶ 1、圈画出课文中重点的生字词。 2、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毕,我会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调。如"搜索"的读音和"搜"的书写。
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补充中明确,本文主要讲述了蟋蜂住宅外部和内部的特点。
环节三∶析读
在疏通生字词和理解内容大意后,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交流讨论∶蟋蟀的住宅有怎样具体的特点 我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住宅外部∶朝阳、隐蔽、干燥、平坦。
体现朝阳、隐蔽特点具体表现在"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会提问学生∶ 你能够想象一下蟋蟀的住宅在这个向阳隐蔽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吗 发挥学生的想象,同时结合图片。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又直观来感受住宅精妙。顺势追问学生∶蟋蜂选址在这儿有什么好处 你认为蟋蟀又会怎样躲避暴雨呢 针对蟋蟀住宅外部平坦的相关特点,学生还可以找到"蟋蟀出来吃周边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对于这一句,我会请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在休闲时蟋蟀会在平台上做什么呢 继而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内容二∶住宅内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这主要体现在"大体上讲,住宅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学生可以结合关键词很容易概括内部的特点。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在描写蟋蜂住宅外部特点写得很细致,但是在描述内部特点时,却一句话带过,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进而明确详略得当的好处。
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这样设计的精妙,将原文详写外部,略显内部换成略写外部特点,洋羊写内部特点,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知蟋蜂与别的昆虫不一样,详细描写住宅外部的特点可以让我们对蟋蟀有着聪明勤劳的印象。紧接着请学生去想象蟋蟀吃苦耐劳的画面,并进一步在朗读中来表达对蟋蟀的赞美。
环节四∶品读
这里我会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能把蟋蟀的住宅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 继而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作者观察细致,留心生活,抓事物特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环节五∶小结
我会邀请同学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顺势加以补充,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
写一则观察小动物的日记,并将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的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