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上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珊瑚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是一种美丽的石头
B.珊瑚礁是海底岩石经加工而成
C.珊瑚礁是大量珊瑚虫尸体风化堆积而成
D.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的
2.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水生动物是( )
A.日本血吸虫 B.乌贼
C.河虾 D.河蚌
3.与水螅属于同一类动物的一组是( )
A.水母、海马
B.海葵、绦虫
C.珊瑚虫、海蜇
D.珊瑚虫、涡虫
4.下列不是营寄生生活的动物是( )
A.血吸虫
B.华支睾吸虫
C.沙蚕
D.蛲虫
5.华枝睾吸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生殖器官
D.感觉器官
6.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出现两侧对称的是( )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7.如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根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⑥为触手,用于捕食和防御敌害
B.食物残渣从⑦口排出
C.身体由①②③三层细胞构成
D.⑤为芽体,将生长为小水螅
8.下列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体表都有刺细胞 D.都对人类有利
9.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海蜇 C.水螅 D.涡虫
10.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腔肠动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恢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说法错误的是( )
A.灯塔水母是一种多细胞动物
B.其外胚层有刺细胞,触手处尤其多
C.其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D.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二、判断题
11.(1)经常吃生鱼片的人很可能被感染上华支睾吸虫病。
(2)水螅和珊瑚虫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判断对错)
(3)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判断对错)
(4)海蜇蛰人的刺细胞是属于海蜇的内层细胞。(判断对错)
(5)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外胚层尤其多。(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12.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图为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 ] ,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卷曲的刺丝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②] 排出。
(2)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①]刺细胞,其在[②] 处分布最多,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是腔肠动物特有的利器。
(3)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⑥] 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13.图是水螅(图甲)和涡虫(图乙)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水螅的身体由[4] 和[3] 两层细胞构成,[3]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5]被称为 ,能消化食物。
(2)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其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1]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图乙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背腹 。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④] ,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4)水螅和涡虫在生活环境上的共同特征是都生活在 ,且它们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都是 。
14.如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水螅比较低等,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半,这种体型叫 对称。涡虫属于 动物,身体呈 对称。
(2)具有大量的刺细胞,能把麻醉小动物捉住并送入口中的是图甲中的[ ] 。
(3)甲图中 (填序号)是已形成的芽体,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进行 生殖。
(4)涡虫可以感光的部位是图乙中[ ] 。
(5)图乙中涡虫的消化器官有[④] 、[⑤] 和[⑥]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
1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的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养活了上千种鱼类,数千种不同的蠕虫和甲壳类动物以及几十种鲸鱼和海豚。
资料二: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海底珊瑚近年严重白化,长达2300公里的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灭绝危机,而珊瑚礁白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海水升温。
(1)珊瑚虫属于 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有: 。
(2)从资料中可知珊瑚虫和藻类的种间关系为 ;鲸鱼终生生活在海洋里,用 呼吸。
(3)面对珊瑚礁白化的现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点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上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珊瑚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是一种美丽的石头
B.珊瑚礁是海底岩石经加工而成
C.珊瑚礁是大量珊瑚虫尸体风化堆积而成
D.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的
【答案】D
【解析】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能够构成珊瑚礁,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和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
2.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水生动物是( )
A.日本血吸虫 B.乌贼
C.河虾 D.河蚌
【答案】A
【解析】A.由分析可知:日本血吸虫是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BD.软体动物的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章鱼、乌贼、扇贝、河蚌等,乌贼和河蚌有口有肛门,BD不符合题意。
C.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河虾有口有肛门,C不符合题意。
3.与水螅属于同一类动物的一组是( )
A.水母、海马
B.海葵、绦虫
C.珊瑚虫、海蜇
D.珊瑚虫、涡虫
【答案】C
【解析】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而海马属于鱼类,A不符合题意。
B.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而绦虫属于扁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珊瑚虫、海蜇和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C符合题意。
D.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而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4.下列不是营寄生生活的动物是( )
A.血吸虫 B.华支睾吸虫
C.沙蚕 D.蛲虫
【答案】C
【解析】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生物。题干中的蛲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专门从寄主体内获得营养,属于寄生;沙蚕栖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滩涂、潮间带中区到潮下带的沙泥中,幼虫食浮游生物,成虫以腐植质为食,不是寄生,是自由生活。
5.华枝睾吸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生殖器官 D.感觉器官
【答案】C
【解析】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C符合题意。
6.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出现两侧对称的是( )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答案】A
【解析】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所以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出现两侧对称的是扁形动物,A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门特征是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B不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C不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
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7.如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根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⑥为触手,用于捕食和防御敌害
B.食物残渣从⑦口排出
C.身体由①②③三层细胞构成
D.⑤为芽体,将生长为小水螅
【答案】C
【解析】A.水螅在淡水中生活,长约1厘米,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手,身体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其中⑥为触手,触手上有许多颗粒状的刺细胞,可用于捕食和防御敌害,A不符合题意。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因此,其食物残渣从⑦口排出,B不符合题意。
C.水螅身体由①外胚层和③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C符合题意。
D.⑤为芽体,成熟后脱离母体成为新的小水螅,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D不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体表都有刺细胞 D.都对人类有利
【答案】B
【解析】A、腔肠动物身体都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A说法错误。
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B说法正确。
C、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C不说法错误。
D、大多数动物寄生在人体内,一般会使人患病,对人类有害,D说法错误。
9.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海蜇 C.水螅 D.涡虫
【答案】D
【解析】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珊瑚虫等,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10.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腔肠动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恢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说法错误的是( )
A.灯塔水母是一种多细胞动物
B.其外胚层有刺细胞,触手处尤其多
C.其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D.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答案】C
【解析】A.灯塔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灯塔水母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B不符合题意。
C.灯塔水母的身体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C符合题意。
D.研究灯塔水母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D不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
11.(1)经常吃生鱼片的人很可能被感染上华支睾吸虫病。
(2)水螅和珊瑚虫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判断对错)
(3)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判断对错)
(4)海蜇蛰人的刺细胞是属于海蜇的内层细胞。(判断对错)
(5)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外胚层尤其多。(判断对错)
【答案】(1)正确(1)错误(1)正确(1)错误(1)错误
【解析】(1)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华枝睾吸虫因为精巢发达、呈树枝状而得名,囊蚴是感染期,囊蚴寄生在鱼、虾内,人或动物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枝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因此,直接吃生鱼片不安全,经常吃生鱼片的人很可能被感染上华支睾吸虫病,题干说法正确。
(2)水螅和珊瑚虫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错误。
(3)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4)海蜇的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题干说法错误。
(5)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三、综合题
12.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图为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 ] ,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卷曲的刺丝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②] 排出。
(2)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①]刺细胞,其在[②] 处分布最多,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是腔肠动物特有的利器。
(3)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⑥] 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答案】(1)⑤;消化腔;口
(2)口
(3)芽体
【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型呈圆柱(筒)形,图中①触手,②口,③内胚层,④外胚层,⑤消化腔,⑥芽体。
(1)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⑤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②口排出。
(2)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①刺细胞,在②口和触手周围分布最多,帮助捕捉食物。
(3)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水螅在营养环境好的时候,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水螅生长到一定时期,身体上会长出芽体来繁殖新个体,6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13.图是水螅(图甲)和涡虫(图乙)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水螅的身体由[4] 和[3] 两层细胞构成,[3]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5]被称为 ,能消化食物。
(2)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其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1]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图乙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背腹 。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④] ,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4)水螅和涡虫在生活环境上的共同特征是都生活在 ,且它们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都是 。
【答案】(1)外胚层;内胚层;消化腔
(2)辐射;刺细胞
(3)两侧;扁平;咽
(4)水中;口
【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3内胚层和4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围成的空腔被称为5消化腔,能消化食物。
(2)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没有前后和左右之分,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水螅的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
(3)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部分,分为②背面和⑤腹面,背腹扁平。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④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4)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涡虫也生活在清澈的溪流里,二者均生活在水中。水螅的消化腔与口相通,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涡虫右口吃进去的食
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有口无肛门。二者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都是口。
14.如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水螅比较低等,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半,这种体型叫 对称。涡虫属于 动物,身体呈 对称。
(2)具有大量的刺细胞,能把麻醉小动物捉住并送入口中的是图甲中的[ ] 。
(3)甲图中 (填序号)是已形成的芽体,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进行 生殖。
(4)涡虫可以感光的部位是图乙中[ ] 。
(5)图乙中涡虫的消化器官有[④] 、[⑤] 和[⑥]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
【答案】(1)辐射;扁形;两侧(左右)
(2)①;触手
(3)⑥;出芽
(4)①;眼点
(5)口;咽;肠;口
【解析】(1)水螅比较低等,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半,这种体
型叫辐射对称,体壁由③内胚层和④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水螅具有大量的刺细胞,能把麻醉小动物捉住并送入口中的结构是①触手,从而从外界获取食物。(3)甲图中,水螅的⑥是已形成的芽体,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进行出芽生殖,脱离母体发育为新的个体。(4)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呈左右对称,头部成三角形,有一对眼点,可以感光。因此,涡虫可以感光的部位是图乙中①眼点。(5)涡虫身体腹面的后端近三分之一处,长有口,其内还有一管状的咽。涡虫的消化系统比较简单,有口、咽和肠等组成,无肛门,吃进去的食物在 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因此,图乙中涡虫的消化器官有④口、⑤咽和⑥肠。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1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的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养活了上千种鱼类,数千种不同的蠕虫和甲壳类动物以及几十种鲸鱼和海豚。
资料二: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海底珊瑚近年严重白化,长达2300公里的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灭绝危机,而珊瑚礁白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海水升温。
(1)珊瑚虫属于 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有: 。
(2)从资料中可知珊瑚虫和藻类的种间关系为 ;鲸鱼终生生活在海洋里,用 呼吸。
(3)面对珊瑚礁白化的现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点什么?。
【答案】(1)腔肠;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共生;肺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
【解析】(1)珊瑚虫是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藻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珊瑚虫和藻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海底珊瑚近年严重白化,长达2300公里的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灭绝危机,而珊瑚礁白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海水升温。所以为避免珊瑚礁白化,建议中学生应该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