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社会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新知导入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漂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新知导入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蜜蜂
蚂蚁
新知导入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猩猩
狼群
新知导入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象群
狮子
新知讲解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营群体生活的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还有猴、狒狒和鹿等。它们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课堂练习
【解析】蚯蚓、蚊子、蝌蚪的群体内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
火蚁具有社会行为,当洪水来临时,它们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动物群体中也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土壤中的一群蚯蚓 B.草丛中的一群蚊子
C.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D.树林中的一群狒狒
D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社会行为: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之为社会行为。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典型的社会行为-白蚁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蚁后(雌蚁):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庞大的腹部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不能移动,但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
蚁王(雄蚁):腹部较长,个体较大,专与雌蚁交尾,完成受精过程。
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颚结构,强悍擅斗,护巢御敌。
工蚁:个体最小,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负责移开蚁后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课堂练习
【解析】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正确。
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这段话,着重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动物的哪个特征( )
A.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群体中形成一定的等级
D.全体内部成员之间形成一定的等级制度
B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典型的社会行为-狒狒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1、在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顺序。
2、“首领”一般是雄狒狒,它在群体内一般是“常胜将军”。
新知讲解
社会行为的特征
社会行为的意义:
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食草动物均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羊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抵御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课堂练习
【解析】幼小的黑猩猩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与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如图为幼小黑猩猩在钓取白蚁。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
D.宠物犬随着音乐踏起优美的舞步
D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实验准备:
(1)利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诱捕蚂蚁,或使用工具从蚁穴内捕获蚂蚁。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中捕获的,就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后,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前将蚂蚁进行一段时间的饥饿处理。
(2)按照实验装置图准备装置。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实验步骤:
(1)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用相同的两根小木条连接B岛和C岛、B岛和A岛。
(2)将饥饿的蚂蚁轻轻地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不放食物,耐心等待蚂蚁的行动。观察蚂蚁的行为,当第一只蚂蚁爬向C岛后,仔细观察其他蚂蚁如何到C岛,它们有什么行为表现。过一段时间再将连接B岛和C岛、B岛和A岛的木条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3)有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实验现象:
蚂蚁一开始在B岛和C岛间来回移动,去C岛搬运食物,很少有蚂蚁去A岛。若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蚂蚁会爬向A岛,不再去有食物的C岛。在桥上涂上有气味的物质后,蚂蚁会迷失方向。
实验结论: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还是依靠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
由实验可知: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蚂蚁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合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新知讲解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是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课堂练习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有关动物的“语言”,表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D.动物的“语言”是动物的各种行为
C
课堂总结
社会行为的特征
社会行为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课堂练习
1.下列描述的生物现象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养鸡场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
D.?动物园中的孔雀会向游人展开漂亮的尾羽
2.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形成一定的社会,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包括(?? )
A.?有一定的组织????????????
B.?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D.?前三项都包括
D
A
课堂练习
3.“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语言”是(?? )
A.?声音?????????????????????????????????????
B.?气味??????????????????
C.?动作?????????????????????????????????????
D.?表情
4.下面描述的生物现象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大雁排成“人”字形队伍向南迁徙
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彼此分工合作
B
B
课堂练习
5.下列动物行为,不能起到在同种个体之间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
A.?蜜蜂采蜜时的舞蹈动作
B.?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发出叫声
C.?乌贼受到天敌威胁时释放墨汁
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6.猴子骑车行为的特征包含( )
①生来就有的②生活经验总结③由遗传物质决定
④通过学习获得⑤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B
C
课堂练习
7.下列不属于同种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羚羊闻到老虎的气味会迅速逃避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8.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A
C
课堂练习
9.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会形成等级
B.?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猴子表演骑车都属于学习行为
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大山雀喝牛奶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蜜蜂的各种舞蹈、都属于信息交流
D
D
作业布置
练习: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课后阅读:
珍妮·古道尔和黑猩猩交朋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