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1)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5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扁鹊治病》,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扁鹊治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故事二则》中的第一篇,是一篇寓言故事。本单元一共包含3篇文章,它们都是故事,其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复述故事情节以及描写自我感受的能力,同时受到人生启迪。《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于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正确读写生字词,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的寓意,明白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课文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我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我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与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考虑到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重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哲理。基于以上分析,在教法上我将采用抓住重点词句探究法、创设情景法、朗读学习法。在学法上,本着"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原则,我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畅谈自已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分享给大家听一听,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哲理,为引出课题《扁鹊治病》做好了铺垫。
这样的导入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初读课文
在初读部分,我会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解决如下问题∶生字词的指导,主要内容的梳理。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我会适当的进行指导。
字词方面,我会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调,比如"菜"和"蔡"的形近字对比。
内容方面,本文讲述了扁鹊想要给蔡桓公治病,分别4次向蔡桓公提到了他的病情,可是蔡桓公都没有听取,最终病死了的故事。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熟悉文本,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理清了文章脉络。
环节三、析读课文
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如下问题∶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 预设学生汇报以下内容∶
内容一∶扁鹊∶ 医术高超,尽职尽责。
针对学生的这一回答,我会请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并提问∶ 是从哪里看出他的医术高超的呢 明确扁鹊仅通过远观,就能看出蔡桓公生病。同时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扁鹊对蔡桓公说的话,互相交流体会。学生从中会发现扁鹊每次说的病情都在变化,这也说明蔡桓公的病情在一步步恶化。最后,指导学生找出体现他尽职尽责的句子,以感受扁鹊的人物形象。
内容二∶ 蔡桓公∶讳疾忌医
在学习蔡桓公的人物特点方面,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蔡桓公每次听到扁鹊的话时的反应∶我没有病--很不高兴--不理睬--非常不高兴,来感受他的讳疾忌医。并向学生提问学∶ 蔡桓公的反应是正确的吗 进而引导学生感受蔡桓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非常危险的。后,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扁鹊和蔡桓公,将《扁鹊治病》的故事演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物形象。
环节四、品读课文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体会,请学生谈-谈及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明白防微杜渐,不要固执己见的道理。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要点,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五、小结作业
这里,我会请学生自主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交流学习心得,顺势我会对其进行补充,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 文中只写了扁鹊四次向蔡桓公说明他的病情,却没有说明每次扁鹊的内心斗争,扁鹊都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 请发挥想象力,丰富故事内容。
最后,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力图带给各位考官和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结束语∶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请问,我可以擦黑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