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册4.1.1运动的基础 课件(共32页)+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册4.1.1运动的基础 课件(共32页)+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6 15:27:3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4.1.1运动的基础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列举不同动物的主要运动形式。
2.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模拟练习骨折的救护方法。
4.举例说出体育锻炼对人体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影响。
新知导入
非洲猎豹
旗鱼
树懒
白天鹅
非洲羚羊
奔跑速度达110km/h
移动速度0.09km/h
飞行高度超过9km
游泳速度约90km/h
跳得最远的动物
动物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完成运动的结构也各不相同。
脊椎动物的运动是依靠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一、动物的运动形式
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形式也大相径庭
都与动物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袋鼠:跳跃
驼鸟:奔跑
象:
行走
马:
奔跑
蚯蚓:蠕动
鸟:
飞行
新知讲解
陆地动物对环境适应与运动
新知讲解
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
观察长骨的构造
单独的一块
新知讲解
感觉骨质地坚硬
(1)观察哺乳类动物的长骨
①取一段哺乳类动物的新鲜长骨,用手捏一捏
发现有血管和神经穿过骨膜
用解剖刀把骨表面的骨膜剥离开
血液为骨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骨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神经对骨的生理活动起调控作用
新知讲解
骨干中央和两端的骨质疏密程度不一样。骨干中央的骨质致密坚硬,两端的骨质比较疏松
②纵向剖开长骨,观察长骨的形状、不同部位的颜色和质地
1.哺乳类动物的长骨呈管状。这样的结构使骨坚而不重
③长骨的骨髓腔和两端骨松质的空隙内填充着骨髓
第65页“讨论”
2.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骨膜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质因骨的部位不同而不同,骨干中央部分骨质致密坚硬,骨两端内部的骨质比较疏松;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中
新知讲解
(2)骨的结构
血管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骨膜
软骨层
与骨的长长有关
内有成骨细胞、神经和血管,对骨的长粗、愈合、营养有重要作用
红骨髓和黄骨髓
比较疏松,内部终生含红骨髓
坚硬,有支持作用
幼年时含红骨髓,成年后含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营养、运输作用

骨膜
骨质
骨髓
骨髓腔
骨质
新知讲解
成骨细胞非常活跃,进行分裂增殖,使骨不断长粗
①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幼年时期
成骨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但始终保持分化能力,一旦发生骨损伤(如骨折)时,又可以重新分裂、分化,对骨的损伤起修复作用
成年以后
血管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骨膜
新知讲解
骨两端内部的骨质比较疏松
②骨质
骨干部的骨质致密坚硬
骨密质
骨松质
使骨坚而不重
③骨髓
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
红骨髓中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颗粒白细胞,具有造血功能
血管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骨膜
拓展提高
骨髓腔内有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会将局部的骨质脱钙溶解,使骨髓腔增大,这样骨就长粗
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愈合
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密切相关
骨膜内有成骨细胞,能够转变成骨组织,使骨质增厚
骨头发生损伤,甚至骨折时,成骨细胞就开始发挥功能,在断骨处产生许许多多的骨细胞,使骨愈合
新知讲解
(3)骨的成分
无机物
有机物
硬度较大
较柔韧
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使骨硬而不脆
不同时期骨的成分特点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青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新知讲解
起支撑作用
(4)骨的作用
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鉴定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新知讲解
2.关节
骨连结
颅骨之间的连接
不活动的骨连结
半活动的骨连结
活动的骨连结
脊椎之间的连接
关节等
观察猪的关节
新知讲解
(1)观察哺乳类动物的关节
①取一段带关节的哺乳类动物的腿骨,向四周旋折
非常灵活
非常坚韧,不能拉断
非常坚韧
两面不一样平,关节头与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
非常光滑
用力向两端拉一拉
②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关节,观察内部结构。用手拉一拉包绕着两块骨的关节囊
用手摸一摸两块骨顶头的关节面
③用手指摸关节面和关节囊内侧
新知讲解
相邻骨的接触面
(2)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面
略凸起的一面
略凹进的一面
光滑又有弹性
结缔组织构成
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
减少摩擦和缓冲震动
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连在一起
分泌滑液
连接更加牢固
内有少量滑液
润滑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新知讲解
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脱臼
规律总结
关节结构特点 相关结构
牢固性
灵活性
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关节
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
关节囊的外面还包裹着肌肉
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新知讲解
2.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第67页“讨论”
1.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袁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构成关节面的关节头与关节窝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且一凸一凹相互吻合;关节囊非常坚韧;关节腔内有滑液
新知讲解
骨通过骨连结联系起来,组成骨骼
(3)骨骼及其作用
骨骼
对动物体及其运动具有支撑作用,对内脏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新知讲解
较细,呈乳白色,属于结缔组织
3.骨骼肌
(1)骨骼肌的结构
可以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比较粗大,位于骨骼肌的中央
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
是一个器官
结缔组织膜
血管
肌细胞
神经
肌腱
肌腹
新知讲解
(2)骨骼肌的功能
4.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有受刺激后收缩的特性
骨骼肌的收缩力是运动的动力
使肌肉发达,骨更粗壮坚固,还可以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和柔韧性
促进运动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正常发育
新知讲解
骨折后要及时固定。所用夹板要长过断骨两端的关节,在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垫棉花和纱布。用绷带固定时,既要稳固夹板,使上肢不能活动,又要保证伤肢的血液循环畅通。
练习骨折的救护方法
课堂练习
1.“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描述的动物运动形式有( )
A.跳跃、爬行 B.奔跑、蠕动
C.飞行、游泳 D.行走、跳跃
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C
A
课堂练习
3.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 )
A.骨骼 B.骨骼肌 C.关节 D.骨
4.有关动物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B.脊椎动物运动的基础是运动系统
C.青少年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建议少运动
D.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C
B
课堂练习
5.某老人走路时经常出现膝盖疼痛现象,医生诊断后,在他的膝关节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6.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法抽取红骨髓,用来作为诊断某些血液疾病的依据,这是因为( )
A.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B.骨髓内密布毛细血管
C.骨髓是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血液内的病菌经常进入骨髓内
A
A
课堂总结
1.脊椎动物的运动是依靠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2.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3.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使骨柔软有弹性,无机物使骨有硬度;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4.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5.骨通过骨连结联系起来,组成骨骼。骨骼对动物体及其运动具有支撑作用,对内脏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6.骨骼肌是器官,由肌腱和肌腹构成。骨骼肌受刺激后能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7.在运动中,骨起支撑(杠杆)作用,关节起枢纽(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板书设计
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运动的基础
动物的运动形式
奔跑、跳跃、游泳、飞翔、蠕动、爬行、滑翔等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骨膜
骨质
骨髓
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关节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面
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骨骼肌
肌腱
肌腹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69页当堂练
2.尝试完成教材69页试试看
3.阅读教材69页开眼界——为什么青少年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