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2.
语言运用: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3.
思维能力: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述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
审美创造: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词语
住宅 临时 功夫 慎重 选择 住址 优良
洞穴 大厅 卧室 专家 平整 清洁 卫生
疲劳 尺寸 比较 随遇而安
课文结构
新知讲解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画出文中的关联词,说一说蟋蟀出名的原因。
新知讲解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不光……还……”是个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进一步说明蟋蟀的住宅很出名。
“唱歌”和“住宅”这两个词的顺序能交换吗?
不行,“不光……还……”表示递进关系,重在强调后者,本文重点讲述住宅,所以应该把住宅放在后面。
新知讲解
默读第二部分,讨论这一部分是从几个方面来写蟋蟀的住宅的?
选址
工具
洞内外
新知讲解
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句子,并把它画下来。
新知讲解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对自己的住宅要求严格
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新知讲解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慎重选址
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自己挖掘。
排水优良
阳光充足
新知讲解
蟋蟀建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找到相关段落读给同桌听,边读边想象蟋蟀住宅的样子,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新知讲解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向阳
隐蔽、干燥
弯曲
又大又急的雨
新知讲解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门
平台
不肯随遇而安
新知讲解
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蟋蟀舒服、安逸的生活。
新知讲解
想象一下,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
新知讲解
蟋蟀的洞外舒服、安逸,洞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找出蟋蟀洞内特点的词语,并画出来。
新知讲解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新知讲解
内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外部:
朝阳、隐蔽、干燥
新知讲解
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
课文中是如何描写这种工具的呢?
足和钳子
新知讲解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他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能够启发读者对蟋蟀建筑住宅的思考,引起注意。
工具柔弱
新知讲解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为什么这样说?
工具简单
新知讲解
如此简单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样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自读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画出建筑时相关动作的句子,加深理解。并说一说,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新知讲解
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地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
扒
搬
踏
推
铺
说明蟋蟀建筑住宅的艰难与辛苦,从侧面反映了蟋蟀的勤劳、不肯随遇而安。
劳动强度大
新知讲解
前足:扒
钳子:搬
后足:塌
锯:推,铺
新知讲解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蟋蟀勤劳
新知讲解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本文主要写蟋蟀,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呢?
用“我”的不耐烦来衬托蟋蟀的不辞劳苦。
持续时间长
新知讲解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从秋到冬,持续不断。
持续时间长
新知讲解
读到这里,你还认为蟋蟀的住宅仅仅是一个小洞而已吗?
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
新知讲解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难怪法布尔先生说:
新知讲解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是不是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了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新知讲解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目的
新知讲解
你想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蟋蟀说些什么呢?
小蟋蟀大能量,真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小蟋蟀都懂得坚持不懈,我们在学习上更应该如此。
写法借鉴
拟人,就是将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特征。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将蟋蟀当作人,把它称作“专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里面有“大厅”“卧室”;把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弹琴”。语言风趣幽默,吸引读者的兴趣。
拓展阅读
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在那些小小的昆虫身上,他倾注了满腔热情。下面的文段节选自他所写的《昆虫记》中的《蝉》,仔细品读,看看小小的蝉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法布尔《昆虫记 蝉》
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蟋蟀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3、( )在冬天,( )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不光
还
如果
就
即使
只要
还
课堂练习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 . . .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难道这座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吗?
她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的随遇而安。
板书设计
总起:不光……还……
住宅特点:住宅的选址
外部特点
内部特点
建造过程:建造时间
怎样建造
不断整修
工程伟大
吃苦耐劳
11、蟋蟀的住宅
作业布置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