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7: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的童话故事。文中角色众多,教学时,抓住角色语言,读出对话的语气,是朗读的重点。文章共十二个自然段,可根据课文结构特点,结合朗读重点指导第3~5自然段的学习,理清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第6~8自然段的学习可以简化处理,引导学生自主梳理6~10自然段卖泥塘的过程。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注意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课文,抓关键信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位好朋友——一只青蛙,它住在一个烂泥塘里(出示图片:烂泥塘)它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大家能不能帮他吆喝一下呢?(生:能)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青蛙卖泥塘(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的对话。
青蛙很感谢大家帮他吆喝,他的泥塘迎来了第一位客人——老牛。(指生朗读老牛说的话,引导读出慢条斯理的语气。抓住“不过”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2.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抓住“就能”读出青蛙迫切想把泥塘卖出去的心理。
3.青蛙为泥塘做了第一个改变——种了草。泥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泥塘的样子,感受泥塘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抓关键词理解文章的方法,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三、小组合作,体会重点。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讨论完成表格。
卖泥塘 做了什么事 买泥塘

蛙 种了草 老牛
野鸭
小鸟
蝴蝶
小兔
小猴
…… 小狐狸
结果
2.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青蛙最后不再卖泥塘了?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头脑风暴,以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四、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总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青蛙想卖泥塘,在卖泥塘的过程中,他听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对泥塘环境进行了改造,将烂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住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
2.想一想:通过学习文章,你学到些什么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青蛙通过大声吆喝向大家推荐泥塘,如果想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
六、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七、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画一画:给这个故事配上插画,注意:画出泥塘的变化。
八、板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