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2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判断熔化和凝固,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能读懂晶体熔化图像; 3.理解并掌握晶体熔化实验
【学习重难点】
1.熔化、凝固的辨别; 2.晶体熔化图像; 3.晶体熔化实验 4. 晶体熔化图像。
课前预习:
一.图像问题
分析右图并回答问题:
1、AB段——该物质的状态是 , 热量,温度 ;
BC段——该物质的状态是 , 热量,温度 ;
CD段——该物质的状态是 , 热量,温度 ;
2、该物质在 min开始熔化,在 min 熔化结束,它的熔化过程一共经历了 min,它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
3、该物质在t1时刻的状态是 态,在t3时刻的的状态是 态,在它t5时刻的状态是 态,在t2时刻的的状态是 态,在t4时刻的的状态是 态。
课中探究:
二、实验探究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则由实验现象(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
(2)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 ;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3)加热一段时间后,该物质开始熔化了,但发现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了,其它实验小组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该现象说明 。
(4)此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5)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6)在该物质熔化时,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来,它不继续熔化了;将试管再放入热水中,又继续熔化.该现象说明 。
(7)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
3.2 熔化和凝固2 课后作业
1、在1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 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
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2、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4、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图像,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AB过程中是 态,该过程要不断 热,温度 。
(2)BC段表示萘处在 过程,温度 ,但需要不断 热,这个过程用了 min,萘的熔点是 。
(3)萘在第8min是 态,在15min是 态,在25min是 态,在30min是_________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