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填空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填空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22: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9填空题(中档题)
排比(共1小题)
(2022 忠县)用排比句写出毕业时对小学同学、老师、校园的依依不舍。
过了今天我就小学毕业了。难忘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共1小题)
(2022 万州区)老师经常用“青,   ,   ”来鼓励我们。有时,老师特别严厉,可我们知道“   ,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懂得老师是要让我们知道“   ,事非经过不知难”。谢谢老师六年的谆谆教诲,我们定当不负期望,努力前行。
名言警句(共1小题)
(2020 秀山县)读一读,填一填。
(1)人在少年时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间,那么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正如《长歌行》中所写:“少壮不努力,   。”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3)去的尽管去了,   ,去来的中间,   ?《匆匆》
经典名著(共1小题)
(2021 云阳县)阅读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读过的中外名著,至少从三个角度(如:故事、情节、主人公、感受等)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1)推荐书名:《   》
(2)推荐理由1:   
推荐理由2:   
推荐理由3:   
节日风俗(共1小题)
(2021 渝中区)词句运用。
(1)写一句话,引用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高兴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热闹    。
(3)写出习俗的寓意。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    。
古诗文默写(共11小题)
(2022 万州区)我们来玩玩“飞花令”吧!仔细回忆一下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下册里学过的古诗词,写出四句含有“春”字的古诗词。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①   
②   
③   
④   
(2022 忠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诗中    被赋予了人的    品格。这句诗适合    (选项A、刘伯承在手术台对沃克医生说。B、李大钊在狱中对敌人说。)“   ,   。”是于谦在《石灰吟》中表达做人要有高尚节操的志向。
(2020 潼南区)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词不少,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去感受不一样的春光。韩愈眼里的春雨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叶绍翁眼中的春色是:“   ,一枝红杏出墙来。”;杜牧看到的春景是:“   ,水村山郭酒旗风。”;朱熹心中的春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
(2021 两江新区)按要求默写古诗,注意书写工整美观。
(1)日暮汉宫传蜡烛,   。《寒食》
(2)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
(3)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
(2021 两江新区)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小学六年,我背诵了许多古诗词和名言警句。这些积累不但让我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而且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
“雨”让诗人们涵咏不尽,尤其是春雨。杜甫笔下的夜雨“   ,润物细无声”;韩愈笔下的小雨“   ,草色遥看近却无”;王维笔下的朝雨“渭城朝雨泥轻尘,   ”。
我还明白了许多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懂得行孝道要及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让我懂得知与行的重要性。
如今,即将小学毕业,在同学的留言本上,我写下了“   ,莫把无时当有时”希望他能把握青春时光。老师也写下了他对我们的寄望“青,   ”。
(2021 璧山区)根据语境填写相关语句。
①送别,历来都在。在唐朝,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   。”(填古诗名句);如今,我这样送别同桌:“‘   ,   ’你是我永远的知己!”(填格言)
②花儿向阳,童心向党。我们唯有珍惜当下,发扬共产党人“   ”的爱国精神,发奋努力,待到他日,才有“   ”的传承与创新。(填名言)
(2021 丰都县)默诵课文填空,或按照提示要求作答。
(1)默写《竹石》。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2)默写《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3)为提升乡村经济水平,需要的“金点子”是“韩信点兵——   。”我为“振兴乡村”建言:“穷则变,   ,   。”我们说话时,喜欢引用名人名言,以此增强    。
(2021 潼南区)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古诗中,一些事物常常被赋予人的品格,如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   ”;如石灰,“粉骨碎身浑不怕,   ”。
(2)雨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看,杜甫笔下的春雨“   ,润物细无声”;杜牧的江南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   ”;苏轼的夏日急雨“黑云翻墨未遮山,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别人的忠言批评和正直的劝告。
(4)看到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劝导他。
(2021 开州区)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   ,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3)企业家说: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等于赢得金钱。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说:时间是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2021 云阳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杜牧的“   ,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    节;王建的诗句“   ,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    节。
(2021 重庆)古诗拓展。
(1)采菊东篱下,   。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海内存知己,   。
(4)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    ,   ,表达了离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了    ,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排比(共1小题)
(2022 忠县)用排比句写出毕业时对小学同学、老师、校园的依依不舍。
过了今天我就小学毕业了。难忘  同学们一起的欢乐时光,难忘老师们对我的辛苦付出,难忘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解答】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
同学们一起的欢乐时光,难忘老师们对我的辛苦付出,难忘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共1小题)
(2022 万州区)老师经常用“青, 取之于蓝 , 而胜于蓝 ”来鼓励我们。有时,老师特别严厉,可我们知道“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懂得老师是要让我们知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谢谢老师六年的谆谆教诲,我们定当不负期望,努力前行。
【解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故答案为: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良药苦口利于病 书到用时方恨少
名言警句(共1小题)
(2020 秀山县)读一读,填一填。
(1)人在少年时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间,那么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正如《长歌行》中所写:“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  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3)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 ?《匆匆》
【解答】(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意思是人在少年时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间,那么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
(2)选自《两小儿辩曰》。
(3)选自《匆匆》。
故答案为:
(1)老大徒伤悲;
(2)日中如探汤;
(3)来的尽管来着 又怎样地匆匆呢。
经典名著(共1小题)
(2021 云阳县)阅读往往能够唤起读者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读过的中外名著,至少从三个角度(如:故事、情节、主人公、感受等)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1)推荐书名:《 西游记 》
(2)推荐理由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推荐理由2: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推荐理由3: 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一位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但性格又冲动急躁的人物,他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 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解答】(1)推荐书名:《西游记》
(2)推荐理由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推荐理由2: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推荐理由3: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一位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但性格又冲动急躁的人物,他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 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故答案为:
(1)西游记;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一位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但性格又冲动急躁的人物,他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 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节日风俗(共1小题)
(2021 渝中区)词句运用。
(1)写一句话,引用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高兴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热闹  过节时,大街上简直是人山人海 。
(3)写出习俗的寓意。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  团圆 。
【解答】(1)引用一句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写一句话即可。
(2)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
(3)写出习俗的寓意,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圆。
故答案为: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2)过节时,大街上简直是人山人海。
(3)团圆。
古诗文默写(共11小题)
(2022 万州区)我们来玩玩“飞花令”吧!仔细回忆一下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下册里学过的古诗词,写出四句含有“春”字的古诗词。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答】①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故答案为:
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22 忠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诗中  竹石 被赋予了人的  刚正不阿 品格。这句诗适合  B (选项A、刘伯承在手术台对沃克医生说。B、李大钊在狱中对敌人说。)“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于谦在《石灰吟》中表达做人要有高尚节操的志向。
【解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选自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竹石》,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一诗中竹石被赋予了人的刚正不阿品格。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表达做人要有高尚节操的志向。
故答案为:
竹石 刚正不阿 B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0 潼南区)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词不少,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去感受不一样的春光。韩愈眼里的春雨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叶绍翁眼中的春色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杜牧看到的春景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朱熹心中的春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解答】分别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杜牧的《江南春》,朱熹的《春日》。
故答案为:
天街小雨润如酥 春色满园关不住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1 两江新区)按要求默写古诗,注意书写工整美观。
(1)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2)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解答】(1)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2)出自《迢迢牵牛星》。
(3)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
(1)轻烟散入五侯家;
(2)泣涕零如雨;
(3)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1 两江新区)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小学六年,我背诵了许多古诗词和名言警句。这些积累不但让我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而且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
“雨”让诗人们涵咏不尽,尤其是春雨。杜甫笔下的夜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韩愈笔下的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王维笔下的朝雨“渭城朝雨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
我还明白了许多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让我懂得行孝道要及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让我懂得知与行的重要性。
如今,即将小学毕业,在同学的留言本上,我写下了“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希望他能把握青春时光。老师也写下了他对我们的寄望“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解答】诗句分别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准备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当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时才知道原来书读得太少,还有很多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事情的艰难。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故答案为:
随风潜入夜 天街小雨润如酥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子欲养而亲不待 事非经过不知难 常将有日思无日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021 璧山区)根据语境填写相关语句。
①送别,历来都在。在唐朝,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填古诗名句);如今,我这样送别同桌:“‘ 千金易得 , 知己难求 ’你是我永远的知己!”(填格言)
②花儿向阳,童心向党。我们唯有珍惜当下,发扬共产党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爱国精神,发奋努力,待到他日,才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传承与创新。(填名言)
【解答】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意思是千两黄金容易得到,却很难寻求一个完全了解自己的人。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 大学》,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故答案为: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金易得 知己难求;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21 丰都县)默诵课文填空,或按照提示要求作答。
(1)默写《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默写《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为提升乡村经济水平,需要的“金点子”是“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我为“振兴乡村”建言:“穷则变, 变则通 , 通则久 。”我们说话时,喜欢引用名人名言,以此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 。
【解答】(1)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如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歇后语,它来源于秦朝末年期间的一个历史典故,讲的是刘邦问韩信能带领多少士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传 系辞传下 第二章》解释: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完善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以上引用名人名言均是为了增强文章说服力。
故答案为:
(1)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2)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3)多多益善 变则通 通则久 文章的说服力。
(2021 潼南区)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古诗中,一些事物常常被赋予人的品格,如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如石灰,“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2)雨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看,杜甫笔下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牧的江南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苏轼的夏日急雨“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别人的忠言批评和正直的劝告。
(4)看到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会用《长歌行》中的“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来劝导他。
【解答】(1)分别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2)分别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4)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
故答案为:
(1)任尔东西南北风 要留清白在人间;
(2)随风潜入夜 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雨跳珠乱入船;
(3)忠言逆耳利于行;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021 开州区)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
(3)企业家说: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等于赢得金钱。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说:时间是  生命,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今天爸爸要从外地出差回来了,我早早来到路口,向着爸爸回来的方向望去,脖子都快抻成长颈鹿了。 
【解答】(1)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3)结合例句仿写即可。
(4)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粉骨碎身浑不怕;
(2)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3)生命,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4)今天爸爸要从外地出差回来了,我早早来到路口,向着爸爸回来的方向望去,脖子都快抻成长颈鹿了。
(2021 云阳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杜牧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  清明 节;王建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  中秋 节。
【解答】分别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故答案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中秋
(2021 重庆)古诗拓展。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4)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离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解答】(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故答案为:
(1)悠然见南山;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天涯若比邻;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