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选择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选择题(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22:2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4选择题(中档题)
一.字母(表)(共1小题)
1.(2022 忠县)下列排序不妥的一项(  )
A.B E H M P T
B.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制作成长纪念册:收集筛选资料 资料分类 编排纪念册 分享纪念册
D.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 蓄养山羊 搭帐篷 种粮食 救星期五 遇野人 获救回英国
二.汉字读音(共4小题)
2.(2021 开州区)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
A.蜜饯(jiàn) 徘回(pái huí) 赴汤蹈火
B.搀(chān)扶 惆怅(chóu zhàng) 无独有偶
C.经络(luò) 鄙夷(pǐ yí) 专心至志
D.纬(wěi)度 黄焖(mèn)鸡 潸然泪下
3.(2021 云阳县)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息(qī) 徘徊(huái) 剥削(xiāo) 含情脉脉(mò)
B.依偎(weī) 啃食(kěn) 花圃(pǔ) 黄焖鸡(mèn)
C.锲而不舍(qì) 测量(liàng) 机杼(zhù) 唾沫(tuò)
D.侵袭(qīn) 炊烟(chuī) 心扉(fēi) 戛然而止(jiá)
4.(2021 重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奔丧(sāng) 琐屑(xiè) 弄巧成拙(zhuó) 越俎代疱(páo)
B.簌簌(sù) 哽咽(yàn) 繁花嫩叶(1èn) 诲人不倦(huì)
C.差使(chā) 慨叹(kǎi) 仰之弥高(ní) 戛然而止(jiá)
D.脑髓(suǐ) 祈祷(qí) 转弯抹角(mò) 五行缺土(xíng)
5.(2022 忠县)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澄(chéng) 浩瀚(hàn) 拗不过(niù) 一沓画片(dá)
B.玉磬(qìng) 凉飕飕 (sōu) 五千仞岳(rèng) 黧黑(ní)
C.孕育(yùn) 崎岖(qū) 上蹿下跳(cuān) 正月(zhēng)
D.铁锨(xiān) 惆怅(chàng) 衣衫褴褛(lǚ) 鄙夷不屑(bǐ)
三.错别字(共2小题)
6.(2021 重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隐之心 有例可援 精血诚俱 豁然贯通
B.重峦叠障 与日具增 叹为观纸 一反既往
C.潜心贯注 张皇失措 吹毛求疵 味同嚼蜡
D.眼花暸乱 具体而微 多姿多采 不可磨灭
7.(2022 万州区)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褐色 书藉 赤裸裸 万不得已
B.妻凉 通霄 摆摊儿 万象更新
C.自傲 王侯 杂拌儿 零七八碎
四.多义字(共1小题)
8.(2021 开州区)“盛“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兴旺;
②炽烈;
③丰富,华美;
④热烈,大规模的;
⑤深厚。
“盛宴”“兴盛”“盛情”“盛况”“年轻气盛”五个词中,“盛”字的意思依次是(  )
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⑤②③ C.③①⑤④② D.③④⑤①②
五.词语的理解与辨析(共3小题)
9.(2021 潼南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一个妇女一胎生了四个孩子,无独有偶,英国也有这种情况。
B.他这次考试不及格,大家都很吃惊,因为这样的事大家司空见惯。
C.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D.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能够重见天日。
10.(2021 开州区)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公众场所佩戴口罩,对每个小学生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B.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加大宣传力度,一定要做到家喻户晓。
C.“五一”期间,景区里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工作人员真是日理万机。
D.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立意新颖而深刻,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11.(2022 万州区)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走:步行) B.自愧弗如(弗:不)
C.赴汤蹈火(汤:热水)
六.词的感彩(共1小题)
12.(2021 开州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出门遛狗的时候,一定要给狗拴住狗绳,这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C.做作业抄别人的答案,这样的“捷径”其实是在害自己。
D.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躺在床上,真勤快!
七.成语(共3小题)
13.(2021 永川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老太太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她在说些什么。
B.山顶上有一座30米高的珍珠渔女像,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珍珠湾。
C.小明在羽毛球决赛中技高一筹,以大比分领先的优势轻松战胜了对手。
D.6岁的时候,我打烂了家里的花瓶,爸爸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再把家里的东西打烂,看我怎么收拾你!”
14.(2022 万州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的传奇经历,真让人不可思议。
B.马路上车来车往,滔滔不绝。
C.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心平气和地回应了这个问题,彰显了大国风范。
15.(2022 忠县)下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B.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C.五壮士英勇奋战,他们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枪口喷不完他们的满腔怒火。
D.妹妹看到花开了就站在树下观察一会儿,我表扬她不但见微知著而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八.衔接排序(共1小题)
16.(2021 开州区)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九.修改病句(共2小题)
17.(2021 潼南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衡量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
B.阳春三月,香国公园美景如画,前来踏青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每次这件事情回想起来,妈妈都很激动。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钟南山院士的报告。
18.(2021 开州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只要我们坚决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他国家的阴谋诡计就不会得逞。
D.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十.修辞手法(共1小题)
19.(2021 重庆)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野百合的花朵临风摇曳,时而微笑时而点头,纵是生长在旷野山地,也能把寂寂的山林点缀得明媚多姿。理解:句中用“微笑”、“点头”等词语赋予野百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其虽处旷野也点缀山林的特点。
B.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绿水绕白墙,红花映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滋润着乌镇。理解:语句中运用对偶修辞,表现乌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水多花艳的独特景象。
C.四月梨花开,我在这个夜晚想念你,想念你,想念你微笑时的样子.想念你嘱托时的声音。理解:语句中反复使用“想念你”,交代在四月梨花盛开时,对“你”深切思念。
D.动不动就叫苦喊累,怎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只知死啃书本,怎能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理解:前一问为设问,后一问为反问,批评了怕吃苦死读书的错误做法。
一十一.名言警句(共3小题)
20.(2021 开州区)下列名言警句中不能体现学习的重要性的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21.(2021 云阳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全心全意、竭尽劳苦、倾其一生辅佐刘备父子。如果用一句最恰当的名言赞誉诸葛亮,你会选(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2.(2021 云阳县)把最能表达下面这段话意思的一项选出来。(  )
小明在平时不愿意多读书、多思考,总是想着走捷径。考试时,他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题目,不知如何下笔。此时,他后悔不已。看来,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凡事都需身经磨炼,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知难易、明深浅。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十二.课文理解(共1小题)
23.(2022 忠县)下列古诗词按题材(内容)分不妥的一项(  )
A.《望洞庭》《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夜喜雨》《望庐山瀑布》
B.《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C.《清平乐 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寒食》《石灰吟》
D.《凉州词》《马诗》《出塞》《从军行》
一十三.辩论讨论(共1小题)
24.(2022 万州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辩论时,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不需要注意用语文明。
B.即兴发言时要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C.制作成长纪念册,最好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一十四.实践作业(共3小题)
25.(2021 潼南区)下面关于有目的阅读策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不同。
B.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C.选择的材料难以读懂时可以放弃阅读。
D.要综合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26.(2022 忠县)下列关于阅读方法有误的一项(  )
A.《十六年前的回忆》《少年闰土》《摔跤》《慈母情深》可以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同时加深课文理解。
B.《圆明园的毁灭》《为人民服务》都是议论文,可用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C.《狼牙山五壮士》《青山处处埋忠骨》《好的故事》《金色的鱼钩》四篇文章都可以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加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D.《军神》《自相矛盾》《跳水》《田忌赛马》都可以通过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7.(2022 忠县)下列小明总结的读中国古典名著与世界名著方法不妥的一项(  )
A.读名著遇到难读和不想坚持的时候,就想到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还可以结合电影、电视剧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B.阅读名著都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或者借助资料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在空白处写下批注会更好。
C.阅读名著遇到不懂的难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实在不行就跳过,遇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
D.阅读名著遇到人物关系复杂的,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图谱,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人物关系复杂,可以做个人物关系图;还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鲁滨逊在书中想表达的想法。
一十五.诗歌情感主旨(共1小题)
28.(2022 万州区)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一十六.字词解释(共1小题)
29.(2021 潼南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或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巍乎若太山。[若]像。
B.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拊掌]拍手。
C.《游园不值》[不值]不值得。
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若]不如
一十七.句子翻译(共1小题)
30.(2022 茌平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思是“因为”的一项是(  )
A.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B.孰为汝多知乎?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为是其智弗若与?
一十八.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共1小题)
31.(2022 忠县)下列体会《北京的春节》详略写作用不当的一项(  )
A.《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二、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但即使详写的也不是平均用力,比如正月初一这天有许多活动,作者只重点突出最具特色的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写《家乡的端午节》也可以这样安排。
B.《北京的春节》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北京的春节与其它地方的春节究竟有什么不同,所以重点写不同的部分,相同的就一笔带过。写《家乡的端午节》也详写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活动。
C.《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详细写了除夕,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热闹,所以那一段第一句话“除夕真热闹”概括全段,接着用具体事例表达热闹。
D.《北京的春节》作者详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的悬灯结彩,从做灯材质、灯上内容写出灯美,从用灯做广告,写出商家对灯的创意等,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字母(表)(共1小题)
1.(2022 忠县)下列排序不妥的一项(  )
A.B E H M P T
B.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制作成长纪念册:收集筛选资料 资料分类 编排纪念册 分享纪念册
D.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 蓄养山羊 搭帐篷 种粮食 救星期五 遇野人 获救回英国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鲁滨逊漂流记》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搭帐篷、蓄养山羊、种粮食、遇野人、救星期五、获救回英国。
故选:D。
二.汉字读音(共4小题)
2.(2021 开州区)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
A.蜜饯(jiàn) 徘回(pái huí) 赴汤蹈火
B.搀(chān)扶 惆怅(chóu zhàng) 无独有偶
C.经络(luò) 鄙夷(pǐ yí) 专心至志
D.纬(wěi)度 黄焖(mèn)鸡 潸然泪下
【解答】A.有误,“徘徊”应读“pái huái”,意思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故“回”错误,应为“徊”。
B.有误,“惆怅”应读“chóu chàng”。
C.有误,“鄙夷”应读“bǐ yí”。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故“至”错误,应为“致”。
D.正确。
故选:D。
3.(2021 云阳县)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息(qī) 徘徊(huái) 剥削(xiāo) 含情脉脉(mò)
B.依偎(weī) 啃食(kěn) 花圃(pǔ) 黄焖鸡(mèn)
C.锲而不舍(qì) 测量(liàng) 机杼(zhù) 唾沫(tuò)
D.侵袭(qīn) 炊烟(chuī) 心扉(fēi) 戛然而止(jiá)
【解答】A.有误,“剥削”的“削”应读“xuē”,读“xiāo”时指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
B.有误,“依偎”的“偎”应读“wēi”。
C.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测量”的“量”应读“liáng”,读“liàng”时指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
D.正确。
故选:D。
4.(2021 重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奔丧(sāng) 琐屑(xiè) 弄巧成拙(zhuó) 越俎代疱(páo)
B.簌簌(sù) 哽咽(yàn) 繁花嫩叶(1èn) 诲人不倦(huì)
C.差使(chā) 慨叹(kǎi) 仰之弥高(ní) 戛然而止(jiá)
D.脑髓(suǐ) 祈祷(qí) 转弯抹角(mò) 五行缺土(xíng)
【解答】A.有误,“弄巧成拙”的“拙”应读“zhuō”。
B.有误,“哽咽”的“咽”应读“yè”,读“yàn”时意思是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繁花嫩叶”的“嫩”应读“nèn”。
C.有误,“差使”的“差”应读“chāi”,读“chā”时意思是不相同;不相合。“仰之弥高”是“弥”应读“mí”。
D.正确。
故选:D。
5.(2022 忠县)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澄(chéng) 浩瀚(hàn) 拗不过(niù) 一沓画片(dá)
B.玉磬(qìng) 凉飕飕 (sōu) 五千仞岳(rèng) 黧黑(ní)
C.孕育(yùn) 崎岖(qū) 上蹿下跳(cuān) 正月(zhēng)
D.铁锨(xiān) 惆怅(chàng) 衣衫褴褛(lǚ) 鄙夷不屑(b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五千仞岳”的“仞”应读“rèn”;“黧黑”的“黧”应读“lí”。
故选B。
三.错别字(共2小题)
6.(2021 重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隐之心 有例可援 精血诚俱 豁然贯通
B.重峦叠障 与日具增 叹为观纸 一反既往
C.潜心贯注 张皇失措 吹毛求疵 味同嚼蜡
D.眼花暸乱 具体而微 多姿多采 不可磨灭
【解答】A.有误,恻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故“侧”错误。精血诚聚:指把心力都聚集在一起。也指认真学习,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地做成了一件事情。故“俱”错误。
B.有误,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故“障”错误。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故“具”错误。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故“纸”错误。
C.正确。
D.有误,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故“暸”错误。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故“采”错误。
故选:C。
7.(2022 万州区)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褐色 书藉 赤裸裸 万不得已
B.妻凉 通霄 摆摊儿 万象更新
C.自傲 王侯 杂拌儿 零七八碎
【解答】A.有误,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因此,“书藉”应是“书籍”。
B.有误,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因此,“妻凉”应是“凄凉”。通宵:整夜。因此,“通霄”应是“通宵”。
C.正确。
故选:C。
四.多义字(共1小题)
8.(2021 开州区)“盛“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兴旺;
②炽烈;
③丰富,华美;
④热烈,大规模的;
⑤深厚。
“盛宴”“兴盛”“盛情”“盛况”“年轻气盛”五个词中,“盛”字的意思依次是(  )
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⑤②③ C.③①⑤④② D.③④⑤①②
【解答】“盛宴”:盛大的宴会。因此“盛”的意思是“丰富,华美”,故选③;“兴盛”:蓬勃发展。因此“盛”的意思是“兴旺”,故选①;“盛情”:深厚、真挚的情意。因此“盛”的意思是“深厚”,故选⑤;“盛况”:盛大热烈的情景或场面。因此“盛”的意思是“热烈,大规模的”,故选④;“年轻气盛”:年龄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因此“盛”的意思是“炽热”,故选②。
故选:C。
五.词语的理解与辨析(共3小题)
9.(2021 潼南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一个妇女一胎生了四个孩子,无独有偶,英国也有这种情况。
B.他这次考试不及格,大家都很吃惊,因为这样的事大家司空见惯。
C.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D.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能够重见天日。
【解答】A.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该词语使用正确。
B.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该词语使用不正确,不符合句意及语境,可将其改为“亘古未见”。
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该词语使用正确。
D.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该词语使用正确。
故选:B。
10.(2021 开州区)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公众场所佩戴口罩,对每个小学生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B.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加大宣传力度,一定要做到家喻户晓。
C.“五一”期间,景区里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工作人员真是日理万机。
D.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立意新颖而深刻,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日理万机:一天之内要处理成千上万件的事。形容政务繁忙(多用于高级领导人)。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选:C。
11.(2022 万州区)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走:步行) B.自愧弗如(弗:不)
C.赴汤蹈火(汤:热水)
【解答】A.有误,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走:跑。
B、C正确。
故选:A。
六.词的感彩(共1小题)
12.(2021 开州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出门遛狗的时候,一定要给狗拴住狗绳,这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C.做作业抄别人的答案,这样的“捷径”其实是在害自己。
D.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躺在床上,真勤快!
【解答】A.有变化,“狡猾”原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本句中“狡猾”含有褒义,表达我的足智多谋。
B.没有变化,“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C.有变化,“捷径”原指近路。本句中则是指做作业抄别人的答案这种不正当的手段。
D.有变化,“勤快”指很勤劳。本句实际是很懒惰的意思。
故选:B。
七.成语(共3小题)
13.(2021 永川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老太太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她在说些什么。
B.山顶上有一座30米高的珍珠渔女像,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珍珠湾。
C.小明在羽毛球决赛中技高一筹,以大比分领先的优势轻松战胜了对手。
D.6岁的时候,我打烂了家里的花瓶,爸爸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再把家里的东西打烂,看我怎么收拾你!”
【解答】A、B、C正确。
D.错误。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和语境不相符。
故选:D。
14.(2022 万州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的传奇经历,真让人不可思议。
B.马路上车来车往,滔滔不绝。
C.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心平气和地回应了这个问题,彰显了大国风范。
【解答】A、C两项使用正确。
B.使用不正确,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不符合语境,可改为“络绎不绝”。
故选:B。
15.(2022 忠县)下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B.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C.五壮士英勇奋战,他们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枪口喷不完他们的满腔怒火。
D.妹妹看到花开了就站在树下观察一会儿,我表扬她不但见微知著而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解答】A、B、C恰当。
D.不恰当,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D。
八.衔接排序(共1小题)
16.(2021 开州区)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搭配“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搭配“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搭配“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搭配“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故选:A。
九.修改病句(共2小题)
17.(2021 潼南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衡量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
B.阳春三月,香国公园美景如画,前来踏青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每次这件事情回想起来,妈妈都很激动。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钟南山院士的报告。
【解答】A.有误,前后搭配不当,应去掉“是否”。
B.正确。
C.有误,词序错误,应为“回想起这件事情来”。
D.有误,搭配不当,应去掉“和倾听着”,把“的报告”去掉。
故选:B。
18.(2021 开州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只要我们坚决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他国家的阴谋诡计就不会得逞。
D.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解答】A、B、C正确。
B.有语病,把“努力”放在句尾。
故选:B。
一十.修辞手法(共1小题)
19.(2021 重庆)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野百合的花朵临风摇曳,时而微笑时而点头,纵是生长在旷野山地,也能把寂寂的山林点缀得明媚多姿。理解:句中用“微笑”、“点头”等词语赋予野百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其虽处旷野也点缀山林的特点。
B.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绿水绕白墙,红花映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滋润着乌镇。理解:语句中运用对偶修辞,表现乌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水多花艳的独特景象。
C.四月梨花开,我在这个夜晚想念你,想念你,想念你微笑时的样子.想念你嘱托时的声音。理解:语句中反复使用“想念你”,交代在四月梨花盛开时,对“你”深切思念。
D.动不动就叫苦喊累,怎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只知死啃书本,怎能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理解:前一问为设问,后一问为反问,批评了怕吃苦死读书的错误做法。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前一问和后一问都为反问,批评了怕吃苦死读书的错误做法。
故选:D。
一十一.名言警句(共3小题)
20.(2021 开州区)下列名言警句中不能体现学习的重要性的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解答】A、C、D都能体现学习的重要性。
B。不体现学习的重要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的是“勤奋”和“刻苦”的重要性。
故选:B。
21.(2021 云阳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全心全意、竭尽劳苦、倾其一生辅佐刘备父子。如果用一句最恰当的名言赞誉诸葛亮,你会选(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解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故选:B。
22.(2021 云阳县)把最能表达下面这段话意思的一项选出来。(  )
小明在平时不愿意多读书、多思考,总是想着走捷径。考试时,他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题目,不知如何下笔。此时,他后悔不已。看来,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凡事都需身经磨炼,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知难易、明深浅。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答】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该诗句是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箴言,原本说的是洗澡问题,后来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和思想上的改造。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战国时期荀子创作的《劝学》,意思是说: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起蓝色来却更悦目,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这句话的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通过分析以上四句名言警句和俗语的意思,结合材料内容,最能表达材料内容的意思的是选项C。
故选:C。
一十二.课文理解(共1小题)
23.(2022 忠县)下列古诗词按题材(内容)分不妥的一项(  )
A.《望洞庭》《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夜喜雨》《望庐山瀑布》
B.《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C.《清平乐 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寒食》《石灰吟》
D.《凉州词》《马诗》《出塞》《从军行》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清平乐 村居》是词,《四时田园杂兴》《寒食》《石灰吟》是诗歌。
故选:C。
一十三.辩论讨论(共1小题)
24.(2022 万州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辩论时,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不需要注意用语文明。
B.即兴发言时要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C.制作成长纪念册,最好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解答】A.“不需要注意用语文明”错误。必须注意用语文明。
故选A。
一十四.实践作业(共3小题)
25.(2021 潼南区)下面关于有目的阅读策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不同。
B.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C.选择的材料难以读懂时可以放弃阅读。
D.要综合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解答】A、B、D正确。
C.错误,选择的材料难以读懂时,我们可以先粗略地读完它,然后才试图弄懂它。读物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我们可以跳跃过去,等把大意弄清楚了,回过头去钻研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故选:C。
26.(2022 忠县)下列关于阅读方法有误的一项(  )
A.《十六年前的回忆》《少年闰土》《摔跤》《慈母情深》可以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同时加深课文理解。
B.《圆明园的毁灭》《为人民服务》都是议论文,可用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C.《狼牙山五壮士》《青山处处埋忠骨》《好的故事》《金色的鱼钩》四篇文章都可以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加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D.《军神》《自相矛盾》《跳水》《田忌赛马》都可以通过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圆明园的毁灭》是说明文。
故选:B。
27.(2022 忠县)下列小明总结的读中国古典名著与世界名著方法不妥的一项(  )
A.读名著遇到难读和不想坚持的时候,就想到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还可以结合电影、电视剧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B.阅读名著都可以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或者借助资料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在空白处写下批注会更好。
C.阅读名著遇到不懂的难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实在不行就跳过,遇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
D.阅读名著遇到人物关系复杂的,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图谱,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人物关系复杂,可以做个人物关系图;还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鲁滨逊在书中想表达的想法。
【解答】A、B、C正确。
D.不当。《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作品中的人物主要有鲁滨逊和星期五,作品人物关系不复杂,举例不当,可举《红楼梦》。
故选:D。
一十五.诗歌情感主旨(共1小题)
28.(2022 万州区)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解答】A.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B.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C.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故选:B。
一十六.字词解释(共1小题)
29.(2021 潼南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或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巍乎若太山。[若]像。
B.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拊掌]拍手。
C.《游园不值》[不值]不值得。
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若]不如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游园不值》的“不值”意思是没有遇到主人。
故选:C。
一十七.句子翻译(共1小题)
30.(2022 茌平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思是“因为”的一项是(  )
A.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B.孰为汝多知乎?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为是其智弗若与?
【解答】A.出自《弈秋》,意思是:其中一个人非常认真,只听弈秋的教导!为:无实义。
B.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是谁说你智慧多呢?为:同“谓”,说,认为。
C.出自《弈秋》,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为:认为,以为。
D.出自《弈秋》,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因为。
故选:D。
一十八.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共1小题)
31.(2022 忠县)下列体会《北京的春节》详略写作用不当的一项(  )
A.《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二、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但即使详写的也不是平均用力,比如正月初一这天有许多活动,作者只重点突出最具特色的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写《家乡的端午节》也可以这样安排。
B.《北京的春节》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北京的春节与其它地方的春节究竟有什么不同,所以重点写不同的部分,相同的就一笔带过。写《家乡的端午节》也详写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活动。
C.《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详细写了除夕,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热闹,所以那一段第一句话“除夕真热闹”概括全段,接着用具体事例表达热闹。
D.《北京的春节》作者详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的悬灯结彩,从做灯材质、灯上内容写出灯美,从用灯做广告,写出商家对灯的创意等,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答】A、B、D项说法正确。
C项说法有误,《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先生,作者从香、色、声三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热闹用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除夕夜的热闹和喜庆,不光体现了热闹,其作用主要是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
故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