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3 20: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
青铜时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因颜色呈青绿色,所以叫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原始社会后期)的铜器。
(1)出现
代表
①特点: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②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
③功能: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铜镜。
(2)商朝以后
jue 爵

jiǎ斝
gū觚
hé盉
酒器
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水器
编钟
乐器
yuè 钺
武器

guǐ

《周礼》记载,贵族在使用青铜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所用鼎簋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商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1)商周时期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 工匠已准确的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来制作不同用途的器具。
(2)铸造技术:
(3)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
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代表成就: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多工序制成。
制模
雕刻纹饰
翻制泥范
高温焙烧
浇注金属液体
加工修整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司母戊鼎
高1.33米, 长1.1米,
重832.84千克(河南安阳)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其精美至尊。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布局新颖。
四羊方尊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利簋(guǐ)及铭文
金文
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铭文”或“钟鼎文”。
释文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簋内有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事迹。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1.甲骨文的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二、甲骨文记事
2.甲骨文的发现:
①时间:1899年
②发现者:清朝人王懿荣
3.概况: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
4.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记事
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了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
王懿荣(清):一片甲骨惊天下
   他是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
甲骨文的记载内容: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祭祀:祭祀用五牛还是三牛。
口耳相传
结绳记事
夏朝刻画符号
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商朝
甲骨文的影响:
影响:
(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造字方法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假借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
“木” 部形 声字 形旁 声旁
案 木 安
杆 木 干
栏 木 兰
样 木 羊
…… …… ……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
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甲骨文之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鸡 狗 猪
兔 羊 猴 龙 蛇 马
甲骨文
金文(铭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
课堂小结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繁荣于商周时期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龟甲、兽骨上
内容十分丰富
最早、体系较完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