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内嵌视频(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内嵌视频(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3 19: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3.2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形态的基本特征(重点)
2.了解融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难点)
3.了解融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难点)
预习检测
1. 、 和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些固体叫 ,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的固体叫做 。
固态
液态
气态
融化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新课导入
想一想:生铁是如何化作铁汁飞向空中的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所有的物质常见的状态就是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宝石
液态:海水
气态:二氧化氮气体
固体: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较,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但是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液体:
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它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受容器的影响。但它的体积在压力及温度不变的环境下,是固定不变的。
气体:
气体是三种基本物质状态之一,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与液体不同的是气体可以被压缩。气体可以扩散,其体积不受限制,没有固定。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以水为例子,温度降低可以变成冰,温度升高可以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说明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小练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就是水,冰就是冰,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B.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C.气体的流动性比固体好,固体的流动性比液体好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铜、铁等
B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变成冰。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例如冰变成水。
物质融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验探究
海波和石蜡
石棉网
试管夹
铁架台
铁圈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按图完成实验,观察海波和石蜡的融化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时间/min 0 1 2 3 4 …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石蜡和海波都能融化。
拓展延伸
实验室酒精灯注意事项
1.点燃酒精灯可以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点燃,一定不可以用另一个酒精灯去点燃。
2.熄灭酒精灯直接用灯帽盖灭即可,一定不能用口吹灭。
小练笔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融化现象的是( )
A.河里的冰化成水
B.点燃的蜡烛化成蜡油
C.铸铁在炉膛里变成铁水
D.湖水结冰
D
知识点3
熔点和凝固点
观察海波和石蜡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画成图像进行分析。
温度/℃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20
30
40
8
9
10
50
60







A
B
C
D
A—B:
固态
B—C:
固液混合态
C—D:
液态
温度/℃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20
30
40
8
9
10
50







60
70
根据图像对比发现:
海波
(3)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熔化。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加热。
海波熔化特点
石蜡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
(2)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加热。
(3)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松香熔化特点
物理学将海波这种到达一定融化温度之后才开始融化的物体叫做晶体。
随着升温就开始融化的物体叫做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规律
3、晶体和非晶体
熔化时都要吸热
1、晶体熔化时温
度不变;非晶体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始
终在升高
2、晶体熔化过程中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熔化是一个软
化的过程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拓展延伸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410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铁 1532 铅 328 固态甲荼 -95
钢 1515 锡 232 固态酒精 -107
灰铸铁 1126 荼 80.5 固态氮 -210
铜 1083 海波 48 固态氧 -228
金 1064 冰 100 固态氢 -250
常见晶体的熔点
小练笔
关于物质的融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非晶体融化时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会不断上升
D
知识点4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在持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且不断吸热。
2.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持续吸热。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且不断放热。
归纳总结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各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融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3.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它们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随堂练习
1.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脑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融化 B.先融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融化
融化和凝固
B
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石蜡 玻璃 沥青 B.石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C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答案:(1)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2)影响:春天冰雪熔化气温较低,常会使人感冒,因此春天要多穿衣服来保暖;炼钢炉旁,钢水凝固成钢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炉子周围温度很高,因此炼钢时工人要戴防高温面罩和手套并远离炼钢炉。
动手动脑学物理
2.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答案:如果温度记录的时间间隔过长,有可能记录不到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差异。
3.图3.2-6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答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图象中可知它的熔点是80 ℃;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大约持续15 min。
4.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冬天,室外已结冰。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室外温度大约﹣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从室外取回混合液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根据这一猜想举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提出问题:加入酒精后,水为什么在O ℃以下还没有结冰?
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应用:冬天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许酒精,可防止水凝固。
应用:可以用做防冻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