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1课后作业:2-3-2 气体摩尔体积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1课后作业:2-3-2 气体摩尔体积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3 19:0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2 气体摩尔体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为2 g
B.标准状况下,1 mol水蒸气的体积大约为22.4 L
C.273 ℃,1.01×105 Pa状态下,1 mol气体体积大于22.4 L
D.0.5 mol O2和0.5 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 mL O2与10 mL 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0.5 mol H2O与0.5 mol C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同温同压下,10 mL N2和10 mL N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1 mol Fe和1 mol Cu在常温下所含的原子数相同,但体积不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 g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3
D.质量比为16∶1的O2和H2体积相同
4.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 g·L-1,则该混合气体中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  )                    
A.2∶1 B.1∶2 C.2∶3 D.3∶2
5.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压、等体积的O2和N2
D.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NO和CO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
C.14 g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20 g氧气的体积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
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量 D.电子数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混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 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C.标准状况下,1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A/22.4
D.标准状况下,8.96 L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4NA
9.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近似表示为(  )
A.22.4(m+n) B.22.4×6.02×1023(m+n)
C.m+n D.22.4(m+n)/(6.02×1023)
10.已知m g A和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比为m∶n
B.25 ℃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比为n∶m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2 mol氢原子 ②1 mol Al3+ ③常温常压下,Vm=22.4 L·mol-1
④NH3的摩尔质量是17 g ⑤c(Na2SO4)=2.0 mol·L-1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9分)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4 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7.0 g。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
(2)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充分反应生成NH4Cl固体后,隔板b将位于刻度“ ”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
14.(9分)(1)相同条件下,某容器共收集到1体积CO2、3体积H2,该容器中CO2、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若该容器收集的CO2、H2两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则CO2、H2的质量之比是 。
(2)44 g M和49 g 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6 g B和一定量的气体F。若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则标准状况下F的体积为 。
(3)已知A是二价金属,82 g该金属的硝酸盐中含有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 。
15.(9分)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
(1)1.01×105 Pa、0 ℃时气态单质Xn的密度为d g/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X的气态氢化物HmX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6.(9分)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点燃,XO2(g)+2YO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1。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 mL(标准状况下)。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
和 (填元素符号)。
17.(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 (填仪器名称)配制100 mL、1.0 mol·L-1的盐酸;
②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 ;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 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 。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Vm= ;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2 气体摩尔体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为2 g
B.标准状况下,1 mol水蒸气的体积大约为22.4 L
C.273 ℃,1.01×105 Pa状态下,1 mol气体体积大于22.4 L
D.0.5 mol O2和0.5 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解析:1 mol H2的质量为2 g,与温度、压强无关,A错;标准状况下水蒸气凝结为液体或固体,不是气体,B错;273 ℃高于0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C正确;无论是混合气体还是纯净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1 mol的体积约为22.4 L,非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22.4 L,D错。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10 mL O2与10 mL 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0.5 mol H2O与0.5 mol C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同温同压下,10 mL N2和10 mL N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1 mol Fe和1 mol Cu在常温下所含的原子数相同,但体积不同
解析:A项,虽然气体体积相同,但没有指明二者是否处在相同条件下,故无法确定分子数是否相同。B项,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其分子数相同。C项,该条件下两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且每个分子都含有2个原子,则原子数也相同。D项,构成Fe、Cu的粒子大小不同,粒子间距也不同,故1 mol Fe和1 mol Cu的体积不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 g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3
D.质量比为16∶1的O2和H2体积相同
解析:A项SO2的摩尔质量是64 g/mol,单位错误;B项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体积大约是18 mL,错误;C项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正确;D项质量比为16∶1的O2和H2物质的量相同,同温同压下体积才相同,D项错误。
4.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 g·L-1,则该混合气体中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 D )
                     
A.2∶1 B.1∶2 C.2∶3 D.3∶2
解析: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4。设CH4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22.4,可得x∶y=3∶2,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3∶2,D项正确。
5.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D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压、等体积的O2和N2
D.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NO和CO
解析:A项,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由n=m/M可知,质量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相等;B项,根据m=ρV可知,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的质量相等,又因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则由n=m/M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相等;C项,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含分子数相等;D项,相同质量的NO和CO,二者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0 g·mol-1、28 g·mol-1,根据n=m/M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含有的分子数不相等。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
C.14 g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20 g氧气的体积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
解析:A项,“物质”改为气体才正确;B项,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同,与外界条件无关;C项,虽然14 g CO比20 g O2的物质的量小,但若在不同条件下,无法判断体积的大小;D项,相同条件下的不同气体,若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正确。
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A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量 D.电子数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由于NH3、H2、O2含有原子数不等,故原子数不可能相同;NH3、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2、32,H2、O2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为17 g·mol-1,故气体的质量可能相同;NH3、H2、O2含有电子数分别为10、2、16,H2、O2混合气体中分子含有电子数平均数可能为10,故气体可能具有相同电子数。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混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 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C.标准状况下,1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A/22.4
D.标准状况下,8.96 L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4NA
解析: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均为22.4 L,A项正确;B、C项,标准状况下汽油是液体,SO3是固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C项错误;由2H2+O22H2O、2CO+O22CO2知,H2、CO不管怎样混合,参加反应的O2的体积均是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为4.48 L,则O2的物质的量是0.2 mol,分子数为0.2 NA,D项错误。
9.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近似表示为( A )
A.22.4(m+n) B.22.4×6.02×1023(m+n)
C.m+n D.22.4(m+n)/(6.02×1023)
解析:1 L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为n+m,又知标准状况下,22.4 L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为NA,则可得=,解得NA=22.4(m+n)。
10.已知m g A和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比为m∶n
B.25 ℃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比为n∶m
解析:由A、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知,两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项正确;同质量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分子数之比为n∶m,相同状况下,体积比为n∶m,B、D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C项不正确。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2 mol氢原子 ②1 mol Al3+ ③常温常压下,Vm=22.4 L·mol-1
④NH3的摩尔质量是17 g ⑤c(Na2SO4)=2.0 mol·L-1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掌握不同物理量单位的使用。③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④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①②⑤表述正确。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都为0.5 mol,故体积相同,正确;③非标准状况下,28 g CO的体积可能不是22.4 L,错误;④只有两种物质在标准状况下都是气体时,才能满足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该物质的状态不一定是气体,错误;⑤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正确;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9分)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4 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7.0 g。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7.6 g。
(2)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充分反应生成NH4Cl固体后,隔板b将位于刻度“2”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
解析:根据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分隔成甲、乙两室,故两室中可视为同温、同压状况,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甲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n(NH3)+n(H2)=2n(HCl)=0.8 mol。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m=36.5 g·mol-1×0.4 mol-7.0 g=7.6 g。
(2)设甲室中含有x mol NH3,y mol H2。
x∶y=1∶1。
(3)隔板a去掉后,0.4 mol NH3和0.4 mol 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固体,此时容器中气体只有0.4 mol H2。活动隔板b所处位置即气体体积数,由=,=,V=2。
14.(9分)(1)相同条件下,某容器共收集到1体积CO2、3体积H2,该容器中CO2、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若该容器收集的CO2、H2两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则CO2、H2的质量之比是22∶1。
(2)44 g M和49 g 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6 g B和一定量的气体F。若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则标准状况下F的体积为11.2 L。
(3)已知A是二价金属,82 g该金属的硝酸盐中含有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164 g·mol-1。
解析:(1)相同条件下,CO2和H2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即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44∶2=22∶1。(2)根据质量守恒可求出m(F)=44 g+49 g-76 g=17 g,n(F)==0.5 mol,在标准状况下V(F)=0.5 mol×22.4 L·mol-1=11.2 L。(3)该硝酸盐的化学式为A(NO3)2,n(NO)=1 mol,即82 g A(NO3)2为0.5 mol,则M[A(NO3)2]==164 g·mol-1。
15.(9分)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
(1)1.01×105 Pa、0 ℃时气态单质Xn的密度为d g/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X的气态氢化物HmX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m。
(3)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NA(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1)根据公式:M=d g/L×Vm可知,标准状况下X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4d,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Hm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34,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m)。(3)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 g,1 mol X的质量为 g·NA,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A。
16.(9分)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点燃,XO2(g)+2YO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1。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672 mL(标准状况下)。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76 g·mol-1。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C和S(填元素符号)。
解析:(1)观察反应方程式,因XY2为液态,由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知V(O2)=672 mL。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m(XY2)=0.672 L×2.56 g·L-1-32 g·mol-1×≈0.76 g。
故M(XY2)==76 g·mol-1。
(3)由=及Ar(X)+2Ar(Y)=76,解得:Ar(X)=12,Ar(Y)=32。故X为C元素,Y为S元素。
17.(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100 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配制100 mL、1.0 mol·L-1的盐酸;
②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0.12;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果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B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液面相平。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Vm=0.2V L·mol-1;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①容量瓶的选用要注意标明规格,故应用100 mL容量瓶;③因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反应Mg+2HCl===MgCl2+H2↑知,HCl可与0.005 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5 mol×24 g·mol-1=0.12 g。(1)本装置可与制氢气的装置联系,用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1=0.112 L=112 mL,考虑到室温时气体的体积大于此值,且仪器规格越接近实际测量值,误差越小,故选B。读数时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3)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导致氧化膜消耗盐酸且使镁的质量减小,从而放出H2的体积变小,则Vm偏小。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