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结束部分,教材简单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还有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设计这一届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第一,主要用以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第二,在学习了中国分区地理后,需要有一个前后呼应的“收尾”章节,以使教材的结构显得更完整合理;第三,对中国的国情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有利于从地理的视角认识祖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完了初中地理的全部内容,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从资抖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可以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联系,也能够独立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节课知识没有问题。但是本节可以从重视情感目标出发,因为现在学生普遍出现重知识目标,轻情目感标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要认清楚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启发学生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认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实。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人口、工农业、疆域等内容分析我国面临的问题。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认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实。
2.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知道解决措施。
难点: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式引导发、小组讨论法等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头脑风暴式”引入课堂学习:如果你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中学生论坛”,你会如何介绍咱们的祖国。
今天我们从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做负责任的大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新授
回顾发展成就
首先,我们来了解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阅读课本P98-99的图文资料和你已经知道的:
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可以从一五计划、改革开放和21世纪等阶段谈)。
(畅所欲言)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完成课本P100活动题1.2,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
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积极面对挑战
虽然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还十分突出,面临着诸多挑战。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100-P102图文资料,谈谈中国在发展中面临了哪些问题和挑战?
小组合作探究:2.完成课本P102活动题,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师适当补充: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我国这么多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不开发资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找一些资源的可替代产品,发展“生态经济”;面对人口问题,要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等。人地协调观。
勇挑责任重担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也更加自信、开放、负责的姿态走和平发展道路。
阅读课本P102--104图文资料和已有知识,说说我国这种负责任的姿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堂小结
请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或者受到什么启发?
当堂检测
说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中国是如何做负责任的大国的?
课后拓展作业
面对全球变暖的现象,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
1.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