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12: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忆读书》说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忆读书》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课文。《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初预第一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对于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掌握还是比较欠缺。因此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并掌握记叙文的一些阅读方法。此文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己阅读。结合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着”,会写“津、舅”等14个生字。会写“舅父、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学会梳理读书的方法,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作者读书经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五、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1、激趣法∶本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非常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打算通过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整理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3、圈画法∶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圈画批注,找出关键的词语句子和句子,由词、句到段、篇,层层深入,领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4、讨论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补充完善,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其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说学法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 主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鉴于此,我决定指导学生运用质疑、探究、感悟、朗读相结合学习法,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在名言中相遇----让书走近孩子)
我这样导入:“书是神奇的,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书”主题单元,学习冰心写的《忆读书》。板书题课和作者,齐读课题。以主题“书”来导入,语言简洁,带学生快速入题。最后出示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二)“自主读识”(在初读中相识----让书亲近孩子)
1、谈所得。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运用学过的方法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要利用工具书去解决,力争在短时间内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留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后,我将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来谈所得。如:谈对冰心的了解、讲讲自己对文中所提到的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我会课件出示相关内容随机补充。我准备以抽测学生读文的方式来检测课文朗读情况,对“天罡地煞、着力、怒发冲冠”这几学生不容易读准准的词,我会注意做好纠正与强调。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学生可能会说的比较零散,我准备从课题来这样来引导:“课题的“忆”是回忆的意思,冰心奶奶在文中都回忆了什么?她在这篇文章里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文章的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很容易被提炼出来,我随机板书。
2、释所疑。
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通过自主读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准备借用同桌或小组的形式来提出所疑,解决疑惑。对于疑难的问题,我要及时释疑。
(三)“合作读议”(在交流中相知----让书浸润孩子)
1、针对中心,确定议题。
恰当议题的确定是这一环节最为关键的一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个中心句,是冰心奶奶对自己童年读书的总结,也是对孩子们的期望。让学生理解并努力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准备把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含义作为合作议题,用核心问题来统领全文的学习。
2、提示方法,悉心指导。
教法得当,一个环节的多重功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合作议题,我准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提示学习方法,做好悉心指导。把课堂变学堂,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及时提示。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和问题相关的词句,读一读,在感受深刻的语句旁做批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巡视及时提示。如:学生可能会圈画出时间词,书目名称,从读书的时间长,读的书多来理解“多读书”,而会忽视还可以从书的种类多来理解。我会及时给个别学生提示,指出“古典诗词”“外国文学”“文言文”等词语,这样会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多读书”。
合作交流,适时点拨。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还需借助同伴来完善自己的理解。我又会及时提示:小组合作交流,抓住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展开讨论,由代表做好发言的准备。我会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完善理解。如:对“读书好”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把直接描写读书好处的语句找出来来概括,理解不够透彻,我会及时点拨学生,要结合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或自己的读书感受来谈理解。学生就会这样来谈:“读书对作文课有帮助,因为作者读《聊斋志异》是文言文的。”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还可能会结合自己读过的书来谈感受。这样学生谈到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有理有据。
全班展示,巧妙引导。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指引。如:学生可能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理解不深刻,谈不出读书带来的快乐。我引导学生可以结合冰心奶奶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词句来谈体会,这样学生会从“听得津津有味”、“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含泪上床”、等词,感受到冰心奶奶读书时,与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这是读书带给她的另一种享受。在语言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将会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解逐渐加深,逐渐透彻,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读写结合”(在读写中相忆---让书引领孩子)
为了落实“学习写回忆类文章的一般方法”这一目标,我会运用读中悟法,读中学写的方法,再次引导学生先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冰心奶奶在写回忆自己读书经历时,都用了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总结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先写都读过那些书,最后写读书的感受,还可以选取感受不同的书来写。明白了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此时,学生有话可说,有本可仿,我适时安排读写结合,准备学写《我忆读书》,进行能力迁移。因为课堂时间关系,我只让学生写出习作提纲,
布置作业:(在阅读中相伴---让书滋养孩子)
课后布置作业:完成习作。课内延伸到课外。还会建议学生选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等书,扩大阅读量。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忆读书
能感染人、陶冶人
八、说教学反思
 1.关注文字内含的情感。文字本身是富含情感的,我们只有走进文字,仔细品读与思考,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例如,在提到“冰心因听书而哭”时,我引导学生圈画重点句,并联系个人体验进行思考,从“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惦记。尤其“含泪”一词清楚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这表现出冰心奶奶读书时的入情入境,读懂了情感,才能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关注品读形式的优化。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冰心”这一角色接受记者采访,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