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月夜忆舍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学习难点】
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学习时间】1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请说出你学过的带“月”的诗句: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2、 题目解说
月夜:时间,忆舍弟:诗事件,忆:回忆,舍弟:家弟
一个“忆”表明这是一首思亲怀乡的诗。
3、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戍鼓( ) 雁声 ( ) 分散( )
【答案】
戍鼓 ( shù ) 雁声 ( yàn ) 分散( sàn )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 )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
有弟皆分散( ) 寄书长不达( )( )
况乃未休兵。( ) 况乃未休兵( )
【答案】
月夜忆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
戍鼓断人行(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戍鼓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雁声( 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
有弟皆分散( 都 )
寄书长不达( 一直,老是 )( 到 )
况乃未休兵。( 何况是 )
况乃未休兵( 战争还没有结束。 )
解释诗句的意思;
【答案】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内容概括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渲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不完全是客观写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更亮,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由望月转入抒情。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有”“无”的对比:使语气更显沉痛,与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想近。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长”:一直,总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诗歌主旨】
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合作探究】
这首诗题目叫《月夜忆舍弟》题眼是“忆”,请问,这个忆只是回忆追忆思念的意思吗?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寂寞忧伤;担忧;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二问:弟兄分散各地,亲人生死无消息;家书常常不能送达;战乱还未平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也点明时令,更融人的主观感情。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处,你还体验到什么?
【答案】无家问死生:对离乱的感慨之情:互不相顾的焦虑与绝望;
况乃未休兵: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戍鼓断人行:担忧的不仅是他的弟弟,更是对饱经战乱的百姓现状的同情忧虑;
这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课堂检测】
理解性默写填空:
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2)《月夜忆舍弟》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浸润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_____,____。
4)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5)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6)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
答案:
《月夜忆舍弟》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问答:
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首联中,从听觉角度,以“戍鼓”写战争背景,以“雁声”写亲人离散,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后文作铺垫。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1 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扩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做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哪些相同的社会现实?
【答案】亲人分离、战争持久、国家动荡等。
2)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常通过描写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来表现深沉的情感。请任选上面一首诗,结合相关词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答案】
在《春望》中,“国破”、“草木深”写出国都沦陷后的残破不堪;“连三月”、“抵万金”写出了战火不断,与家人音信难通;表现出作者忧国伤时、思念亲人的深沉情感。
在《月夜忆舍弟》中,“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长不达”写出家人分散、不知生死、音信难通;“未休兵”写国家仍未安定,战争还在继续;表现出作者忧国伤时、思念亲人的深沉情感。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练习
背诵默写本诗。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月夜忆舍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学习难点】
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学习时间】1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请说出你学过的带“月”的诗句: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2、 题目解说
月夜:时间,忆舍弟:诗事件,忆:回忆,舍弟:家弟
一个“忆”表明这是一首思亲怀乡的诗。
3、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戍鼓( ) 雁声 ( ) 分散( )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 )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
有弟皆分散( ) 寄书长不达( )( )
况乃未休兵。( ) 况乃未休兵( )
解释诗句的意思;
内容概括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渲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不完全是客观写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更亮,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由望月转入抒情。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有”“无”的对比:使语气更显沉痛,与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想近。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长”:一直,总是。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诗歌主旨】
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合作探究】
这首诗题目叫《月夜忆舍弟》题眼是“忆”,请问,这个忆只是回忆追忆思念的意思吗?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处,你还体验到什么?
【课堂检测】
理解性默写填空:
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2)《月夜忆舍弟》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浸润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_____,____。
4)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5)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6)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
问答:
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扩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做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哪些相同的社会现实?
2)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常通过描写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来表现深沉的情感。请任选上面一首诗,结合相关词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练习
背诵默写本诗。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月夜忆舍弟 单元 3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2、背诵并默写诗歌。
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2、背诵并默写诗歌。
难点 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说出你学过的带“月”的诗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 背诵带月诗句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2、背诵并默写诗歌。背景介绍:本诗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再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四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读诗: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解题:月夜:点明时间, 忆:点明事件, 舍弟:点明人物补充介绍文化知识:谦辞和敬辞用法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家大:“家”是用于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母亲为“家母”“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舍小:“舍”本是房屋的意思,“寒舍”是自谦之词。“舍”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辞,凡是辈分小年龄小都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令:是敬辞,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媛”等译读:结合注释读懂诗意: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悲切的哀鸣。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译文: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还是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说得那么肯定。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译文: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战争还没有结束。译文: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主旨:抒发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对家乡和弟弟的思念之情。艺术特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2、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3、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悟读,品诗情感美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到这首诗时候的那份情绪,那份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忧伤。悲伤。 思念。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你读到了什么?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人们立刻消失。一雁,是孤雁,是失群之雁。古人就说“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夜深人静间,孤雁一声鸣叫,更是让人心生凄凉。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你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雁的意象: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二)代指书信、音信;(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四)状写景物高远寥廓;(五)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①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归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②也可以是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杜甫此时很寂寞,没有弟弟在身边,觉得自己就是离群的大雁。③还可以是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因为诗歌是写他思念弟弟,所以要先渲染气氛,然后才能将他的思念写出来。④状写景物高远寥廓也可以,人在辽阔的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忧伤。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鸣叫,这一个个意象给整首诗笼罩上浓重悲凉的气氛.首联: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因为他爱自己的故乡,觉得故乡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故乡里有记忆,有童年、有家,有美好。诗人书写有悖常理的语句恰恰符合了人之常情。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悲是苦,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知道。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战乱,他乡、秋夜,听到戍鼓雁鸣,看到露白月明,杜甫自然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说自己有兄弟,给寂寞的自己以安慰,但是接下来说兄弟都离散了,前后就形成了对比,更显得痛苦。后来加上没有家询问生死,更是增加了苍凉之情。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呼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合作探究】这首诗题目叫《月夜忆舍弟》题眼是“忆”,请问,这个忆只是回忆追忆思念的意思吗?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些?寂寞忧伤: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担忧: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弟兄分散各地,亲人生死无消息;家书常常不能送达;战乱还未平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处,你还体验到什么? 无家问死生:对离乱的感慨之情:互不相顾的焦虑与绝望;况乃未休兵: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戍鼓断人行:担忧的不仅是他的弟弟,更是对饱经战乱的百姓现状的同情忧虑;这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主题: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艺术特点: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 2、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3、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自由背诵、默写。 读读读注音划节奏读笔记读读,背,写 明确目标目标2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2
理解性默写填空: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20《月夜忆舍弟》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浸润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_____,____。
4)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5)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6)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问答: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做题: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哪些相同的社会现实?2)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常通过描写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来表现深沉的情感。请任选上面一首诗,结合相关词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月夜忆舍弟
新知导入
请说出你学过的带“月”的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
杜甫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新知讲解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再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四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初读:读准字音
shù
yàn
sàn
再读:读准停顿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读,感知意境美
文题
舍弟
点明时间
点明事件
点明人物
月夜
忆
谦辞和敬辞用法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家大:“家”是用于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母亲为“家母”“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
舍小:“舍”本是房屋的意思,“寒舍”是自谦之词。“舍”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辞,凡是辈分小年龄小都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令:是敬辞,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媛”等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悲切的哀鸣。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译文: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还是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说得那么肯定。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译文: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主旨:
抒发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对家乡和弟弟的思念之情。
艺术特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
2、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3、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到这首诗时候的那份情绪,那份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
忧伤。
悲伤。
思念。
悟读,品诗情感美
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你读到了什么?
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人们立刻消失。
一雁,是孤雁,是失群之雁。古人就说“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夜深人静间,孤雁一声鸣叫,更是让人心生凄凉。
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你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雁的意象: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二)代指书信、音信;
(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
(四)状写景物高远寥廓;
(五)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你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雁的意象: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二)代指书信、音信;
(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
(四)状写景物高远寥廓;
(五)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①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归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
②也可以是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杜甫此时很寂寞,没有弟弟在身边,觉得自己就是离群的大雁。
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你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①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归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
②也可以是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杜甫此时很寂寞,没有弟弟在身边,觉得自己就是离群的大雁。
③还可以是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因为诗歌是写他思念弟弟,所以要先渲染气氛,然后才能将他的思念写出来。
④状写景物高远寥廓也可以,人在辽阔的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忧伤。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鸣叫,这一个个意象给整首诗笼罩上浓重悲凉的气氛.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因为他爱自己的故乡,觉得故乡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故乡里有记忆,有童年、有家,有美好。诗人书写有悖常理的语句恰恰符合了人之常情。
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悲是苦,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知道。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战乱,他乡、秋夜,听到戍鼓雁鸣,看到露白月明,杜甫自然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说自己有兄弟,给寂寞的自己以安慰,但是接下来说兄弟都离散了,前后就形成了对比,更显得痛苦。后来加上没有家询问生死,更是增加了苍凉之情。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呼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这首诗题目叫《月夜忆舍弟》题眼是“忆”,请问,这个忆只是回忆追忆思念的意思吗?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些?
寂寞忧伤:
担忧: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弟兄分散各地,亲人生死无消息;
家书常常不能送达;
战乱还未平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也点明时令,更融人的主观感情。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处,你还体验到什么?
无家问死生:对离乱的感慨之情:互不相顾的焦虑与绝望;
况乃未休兵: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戍鼓断人行:担忧的不仅是他的弟弟,更是对饱经战乱的百姓现状的同情忧虑;
这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题思想
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艺术特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
2、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3、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课堂总结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自由诵读,背诵、默写。
课堂练习
理解性默写填空:
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20《月夜忆舍弟》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浸润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_____,____。 4)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5)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_____,____。 6)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
问答:
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做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哪些相同的社会现实?
2.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常通过描写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来表现深沉的情感。请任选上面一首诗,结合相关词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练习
背诵、默写诗歌。
板书设计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首联:更断雁鸣——悲凉
颔联:故乡月明——思念
颈联:兄弟离散——牵挂
尾联:寄书不达——忧虑
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