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9-20 09: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
加 压降 温氮气液氧氧气蒸 发液态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据沸点不同氧气的工业制法属于 变化物 理-195℃-183℃高锰酸钾制氧气紫黑色晶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紫红色。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步骤1、连接仪器2、查(检查装置气密性)3、装(装药品到试管中)4、定(固定试管到铁架台上)5、点(用酒精灯加热药品)6、收(收集气体)7、离(导管离开水槽)8、熄(熄灭酒精灯)茶庄定点收利息1、连接仪器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为了防止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②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③导管稍稍露出橡皮塞既可有利于气体排出有利于对试管加热2、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双手紧握试管壁,导管一端伸入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做气体实验之前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3、装(装药品到试管中)①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为了使药品均匀受热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或使水变红4、定(固定试管到铁架台上)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瓶内要提前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5、点(用酒精灯加热药品)先 后6、收(收集气体)预热对准药品集中加热①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排水法:②如何验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向上排空气法:有气泡从水槽中冒出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能否复燃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③如何检验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能否复燃④氧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上呢?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⑤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各有什么优点呢?排水法收集的纯净!排空气法收集的干燥!7、离(导管离开水槽)8、熄(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KMnO4高锰酸钾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氧气+MnO2O2加热文字表达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二氧化锰:一种黑色固体。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注意事项:①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活塞关闭,导管一端伸入水槽中,双手(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看是否有气泡冒出。②装药品的顺序先固后液③分液漏斗的作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速率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问题:①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能放出氧气吗?②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句话对吗?③过氧化氢只能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吗?H2O2过氧化氢水H2O2+氧气O2MnO2文字表达式:实验对比: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哪能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过氧化氢制氧气操作简单,不需要加热,且反应较快易于控制。装置
对比:固液常温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确定反应的装置固固加热型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
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自我检测:CC3.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4.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 D.粗盐提纯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