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直接原因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梦”的缘起
洪秀全名片
照片
出生地:广东花县
职业:乡村教师
信仰:儒家文化
爱好:科举考试
目标:做官
不予
录取
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
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曾从传教士手中接过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他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创立“拜上帝会”,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拜上帝会”在当地吸纳了大批信徒。公元1851年初,“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事,建号太平天国,参与的信徒约一万人。
时间:
1851年1月11日
领导人:
洪秀全(天王)
国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
太平军
地点: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一、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8岁生日。洪秀全借此招集教徒举事,“拜金殿,出大王”。
永安封王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洪秀全在此酬功封王,初步建立起了政权。 众将士均加官晋级,上下欢心。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刚打下一座县城就大封王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永安建制
杨秀清
石达开
你觉得这次封王建立起的政权组织,是否存在有某些隐患呢?
东王节制诸王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永安建制
全州(冯云山)
长沙(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作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湖口
安庆
天京
三、定都天京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请思考:材料体现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思想?这一方案能否实施?为什么?
天下田天下同耕;平分土地
人人不受私;圣库制度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天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性质: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
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落后性:
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 势和社会发展规律。
2.五味杂陈——《天朝田亩制度》
永安
武昌
安庆
天京
连镇
天津
北京
扬州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金田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3、北伐和西征
走向全盛
《讨粤匪檄》
“中国数 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曾文正公
在靖港战役中被
太平军打败的曾
国藩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1、改朝却不换制—等级制度森严
太平天国最低官叫两司马,管25个人,坐4人抬轿子。清朝七品知县两人抬小轿,总督是8抬,皇帝是16抬。洪秀全轿子64抬,杨秀清48人抬,他们出来老百姓都得背对着他们的仪仗队,跪在路边,如果你冲撞他的仪仗队,斩首不留。再厉害点的,凌迟,点天灯。
天王府模型
天京陷落
原因探究
房子变“大”了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1851年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已有姬妾十五六人,突围永安时“娘娘”增至36位。
老婆变“多”了
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宝马”也有了
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2、煮豆燃萁—天京变乱
三、“天国梦”的破碎
1856年8月,东王借天父下凡召天王入东王府说“尔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甚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天王答:“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东王进而问“:东王世子岂止千岁?”洪秀全再次退让说“东王既万岁,世子亦是万岁,且世代万岁”。陈承瑢向天王告密,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凌晨偷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及家人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
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其后在天王洪秀全密令下,韦昌辉尽杀翼王府中家属。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洪秀全碍于众议,被迫诏准。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洪
杨
(1)逼
韦
石
天京变乱
(4)疑
被杀
召
(2)杀
(3)杀
(5)走
责
天京事变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小农意识——目光短浅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前期领导核心
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坚强核心难形成
背弃了平等原则的革命—你死我活的“兄弟”内讧
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败
(1856---1864年)
■原因:
(1)转折:天京变乱
■过程:
■影响:
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补救措施:重建领导核心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在发生天京变乱之后,为了加强天国的力量,洪秀全又实行了什么措施呢?
重新建立领导核心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天王洪秀全
洪仁玕(1822年-1864年),广东花县人,是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1864年在江西被清朝捕杀。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空中楼阁 —《资政新篇》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阅读材料,思考:洪仁玕的主张在当时能够实施吗?为什么?(1)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2)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天京陷落
军事上:陈玉成、李秀成,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 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陈玉成
李秀成
美国人华尔和他的洋枪队
曾国藩的湘军
李鸿章的淮军
天京陷落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华尔
天京陷落: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结果)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影响
1864年6月1日,天王府中愁去惨淡,洪秀全病重死去。
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级制度、天京变乱)
探究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材料一: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拜上帝会) ……
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得这个纲领变得不切实可行……它便注定了天国政权不可能走向长久。
材料三:定都之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1856年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从此元气大伤。
材料四: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围困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
4.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1.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无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没有团结的领导核心
农民阶级局限性
特定历史时期
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
“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曾国藩
“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曾国藩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较之异族的入侵,本民族制造的战争灾难似乎更加惨绝人寰!
——《大国无兵》
五、反思“天国梦”
太平天国带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
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因为顾及到太平天国内战,无心与外敌对抗,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
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其次才是一战、二战。太平天国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
五、反思“天国梦”
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 毛泽东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五、反思“天国梦”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①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③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开始:1851,金田起义
1853,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1856,北伐和西征
盛衰转变:1856年天京变乱
1859年,《资政新篇》
失败:1864年,天京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