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重点) 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笔画。(难点)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件、生字卡片。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猜谜。(出示课件1)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学生:第一个是雨。第二个是风。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和风一起旅行一次好吗?
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新课,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生字。齐读题目《对韵歌》,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出示课件2-4)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跟读,学习读正确。
(1)出示课文,教师放慢节奏逐句示范朗读。
(2)教师一行一行地带读,学生跟着读。
(3)教师带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3.多形式对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1)教师分行带读课文,学生按照教师的节奏拍手跟读。
(2)师生合作对读对子。如,教师:“云对—”,学生:“雨”。再师生交换对读。
(3)用同样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同桌合作对读。
(4)师生分行对读。如,教师读“云对雨”,学生读“雪对风”。
三 图文结合,识字教学
(一)学习第一、二句
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2.指名让学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练习读课文,并自主学习生字。
3.每个对子间的词语是什么关系?(都是同一类别的词语)
4.这些词语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卡片。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都是植物,“鸟、虫”都是动物。
同一类别组成词语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树、虫鸟”。
5.观察图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出示课件5-12)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人指图,一人读生字。
6.借助图片,形象识字。
(1)学习“云”:(出示课件13)引导学生说说天上飘着什么云。(白云、乌云)学生朗读词语。
(2)学习“雨”:引导学生发现“雨”中的四个小点就像是小雨滴,并联系生活说一说“雨”可以组成哪些词。(毛毛雨、大雨、雷雨)
(3)学习“风”:(出示课件14)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飞扬的柳枝上的风,并联系生活说一说“风”可以组成哪些词。(春风、大风、暖风)
(4)学习“花”:(出示课件15)引导学生看图认识桃花和柳树,并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还知道哪些花、哪些树。认读生字“花”。
(5)学习“鸟、虫”:(出示课件16)结合第4课《日月水火》的课后题,错位出示生字“鸟、虫”和对应的古文字,请学生为生字找朋友,并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抓特点也可以记住生字,“鸟”中间的一点就像鸟的眼睛,“虫”的提和点就像虫子的尾巴。认读生字“鸟、虫”。
(二)学习最后一句
1.指名让学生读最后一句。
引导学生看图找对子。(出示课件17)(山对水、柳对桃、绿对红、清对秀)
2.去掉“对”字,再指名让学生朗读。
3.理解“山清水秀”。
(1)学生观察图片。(出示课件18)
(2)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的美景时可以说“山清水秀”。
(3)学生介绍自己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柳绿桃红”。
(1)看图片读词语。(出示课件19)
(2)说一说:( )的柳树,( )的桃花。
(3)指名让学生读,齐读。
四 知识迁移,拓展运用
1.读读课文中的对子。
2.分组自编对子。
3.学生汇报。
学生1:春对夏,秋对冬,白云对红日,新月对彩虹。
学生2:上对下,后对前,天涯对海角,南北对东西。
设计意图:练习编对子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
,
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本课教学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
让学生联系大自然的实际
,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笔画。
课件、生字卡片。
一 复习旧知,导入学习
1.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指名让学生读,教师评价。
2.抽读生字卡片。
二 多元识字
识记会认字。(出示课件20)
对 云 雨 风 花 鸟 虫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1.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
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
2.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事物的词语,如“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
3.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对手、风云、风雨、水花、火花、山花、花朵”等。
三 加强巩固,指导书写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词语: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3.认读会写字。(出示课件21)
虫 云 山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3个字写得更漂亮?
(2)学习“虫、云、山”的笔顺。(板书:虫 云 山)
①根据课后田字格中的“虫、云、山”及上方的笔顺跟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书空这3个字,再次理解笔顺跟随的红色部分代表当下要写的笔画。
②学生运用边读笔画边书空的方法书空“虫、云、山”3个字。
(3)借助田字格,学习书写“虫、云、山”。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字的字形,并说一说怎么记。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字的位置,借助横中线、竖中线把握关键笔画。
(4)教师范写,学生尝试书写“虫、云、山”3个字。
(5)小组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3个新笔画应注意的地方:“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6)指导3个新笔画的写法。
提: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撇折: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往上斜。
竖折:下笔先写竖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段。
(7)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8)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四 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边拍手边读,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3.共同拍手读,试着背诵。
4.指名让学生背诵。全班诵读。
5.教师拓展教学其他对子,学生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出示课件22)
6.汇报朗读。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次巩固识字,既能高效地完成识字的任务,又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到对韵歌的韵律美,促进积累。
(
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
,
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
,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感受到汉字表义的丰富
,
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
对 韵 歌
云雨 风雪 花树 虫鸟
山清水秀 柳绿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