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4 10: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古代文明。
知道古巴比伦王国兴起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重点)
掌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特别是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难点)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的位置
观察地图,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
两河流域又称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石油
沙漠
伊拉克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混战不止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亚述
新巴比伦王国被灭
公元前539年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绘制两河文明时间轴)
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下列哪些文明成果出自两河流域?
阴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每年354天,并通过设置闰月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60进位制
楔(xiē)形文字
甲骨文
金字塔



×
×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贡献
①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
②这种文字为何被称为楔形文字?
文字笔画形状像木楔。
削尖的木棒或芦苇秆、软泥板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贡献
1901年12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进行发掘。一天,他们发现一块黑色玄武岩,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这三块石头拼合起来,恰好是一根石柱。经考证,这正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3.建筑:空中花园
文明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阅读课本和人物扫描,归纳汉谟拉比国王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统治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栽入史册。
人物扫描
政治
军事
经济
法律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直接掌握军队
大力兴修水利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相关史事和课本内容,说说两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是什么?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润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相关史事
楔形文字
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天文历法:阴历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星象盘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知识拓展
星期日 日曜日
星期一 月曜日
星期二 火曜日
星期三 水曜日
星期四 木曜日
星期五 金曜日
星期六 土曜日
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读图
考古时发现《汉谟拉法比典》石柱,石碑高2.25米,法典全文,共49栏,2500多行,共282条,分为序言、正文和结尾3部分。该石柱后被劫掠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
1901年,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楔形文字
你认为这个浮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思想?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五、《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
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你认为雕刻的内容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地位:
君权神授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同态复仇
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奴隶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阶级歧视
古巴比伦社会的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史论结合
第一九五条 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
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权,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史论结合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商品经济活跃: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的规定
史论结合
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学习,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从法典的内容看,他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积极: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消极:《汉谟拉比法典》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法律公平十分有限
合作探究
《汉谟拉比法典》
1、法典的目的、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它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3、法典的有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1.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是在(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24世纪
C.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D.公元前1800年
B
B
C
3.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4.如图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 )
A.亚历山大 B.胡夫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D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国家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起
初步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
主要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文明成就: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两条河流
两大成就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一个古国:
古巴比伦王国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