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复活 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复活 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12: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教学重点:
1. 分析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分角色明读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小说描写的场面、情节,对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作深入解读,进一步认
识《复活》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点拨、分角色朗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列夫 托尔斯泰名句“经典觅珠”部分:
1.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3.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
4.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5.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6.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追求自然、平静的生活,他一生中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远离莫斯科的自己的庄园中度过,并热心进行解放农奴的实验,但结果却是失败和内心的孤寂。他的作品反映了1861年到1905年间俄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
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
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
2、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在基督教的复活节之夜引诱姑妈家女仆少女玛丝洛娃,导致其怀孕并被赶出家门,继而走向堕落沦为妓女。多年后玛丝洛娃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他认出被审判的对象正是从前被自己引诱的女人。他以此作为反省的起点,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在帮助玛丝洛娃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解到更多无辜的苦役犯和高贵的政治犯,从而对自身所处的寄生者、剥削者阶层产生批判意识。而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的苦役犯玛丝洛娃,虽然一度沦为卑贱的妓女,但在公爵赎罪式关心照料的诚意与善意感化之下,恢复了天性中的善良纯真。在故事的结尾,流放途中的玛丝洛娃恰恰出于深厚的爱情,没有答应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而选择嫁给了政治犯西蒙松。他们二人都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三、浏览课文,标明段落序号,梳理情节:
开端(1 - 21段 ) 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 -43段 ) 聂赫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44 -58段 ) 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决定利用这个男人。
结局(59 -78 段 ) 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四、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一)1、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前后不一,刚见面时称“您”,后来称“卡秋莎”“你”,这是为什么
2、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1、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刚见面时之所以称玛丝洛娃为“您”,是因为“卡秋莎”并未认出他,两人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见玛丝洛娃的,是来请求她饶恕自己的,所以他选择用“您”来称呼玛丝洛娃。后来,聂赫留朵夫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突然改口称玛丝洛娃为“卡秋莎”“你”,是因为那时聂赫留朵夫已经坚定了赎罪的信念,对她的感情“不带丝毫私心”,并要“在精神上唤醒她”“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因此对玛丝洛娃的称呼也由“您”改为“你”,少了客气生疏、犹豫不决,而多了一份怜惜、果敢和坚定。
2、激动、真诚→厌恶、反感→失望、动摇→理解、爱怜
小结: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处在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他在庭审后第一次去探监,一心一意要拯救玛丝洛娃,不仅要帮助她脱离牢狱,还希望在精神上将她唤醒。他前来见玛丝洛娃体现了他要赎罪的真诚,后来的动摇看出了他此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斗争的结果体现了他的坚定性。这是一个正在走上复活之路的青年形象。
塑造形象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内心独白
(二)品读描写玛丝洛娃外貌和六次微笑的语句,分析玛丝洛娃形象。
玛丝洛娃外貌描写:
1、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2、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六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微笑:
第一次,“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第二次,“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第三次,“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
第四次,“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第五次,“她鄙夷不屑地微笑着”。
第六次,“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小结:外表沧桑而病态,精神堕落而麻木,纯真不再,丧失尊严、安于堕落、得过且过的既可悲又可怜的形象,但仍有残存的俊俏和神采,没有完全泯灭良知和混淆是非观念,灵魂深处潜藏着能量。
塑造形象方法: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五、探讨交流:
小说以《复活》为题,是指谁的复活?有什么特殊含义?有人认为这里的“复活”是指聂赫留朵夫,有人认为是指玛丝洛娃,有人认为是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整部作品的相关情节、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一:“复活”主要是写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
1.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历程——人生三阶段:
第一阶段:单纯善良的大学生
第二阶段:放纵堕落的花花公子
第三阶段:苏醒忏悔的复活者
2.典型意义: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他的身上体现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精神追求。
课文节选部分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代表着“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道德的人战胜了非道德的人。
失落的人性逐渐复归,道德不断自我完善。
观点二:“复活”主要是指玛丝洛娃人性和尊严的复活。
1.玛丝洛娃的复活历程——人生三阶段
第一阶段:天真美好的单纯少女
第二阶段:遭受凌辱,自暴自弃的风尘女子
第三阶段:宽恕复活,重获新生 
2.玛丝洛娃“复活”的典型意义。
玛丝洛娃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不合理杜会对他们的残酷迫害。爱和宽恕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玛丝洛娃最终实现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复活。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
观点三: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是托尔斯泰的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时间,六易其稿。小说结局曾写成玛丝洛娃同聂赫留朵夫结婚,移居国外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团圆式的结局只说明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后来托尔斯泰又把结局改成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松在一起,写出了玛丝洛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复活”,从而完整地诠释托尔斯泰的“复活”情感与思想。
六、小说主题及写作特色:
主题: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托尔斯泰的《复活》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特色: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七、补充知识及拓展阅读:
1、托尔斯泰主义: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2、心灵辩证法:即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处境中,用内心独白、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全知视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体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列夫·托尔斯泰在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时,更关注这个过程本身,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那种细微的、难以捉摸的、瞬息万变的情感。他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流动不息的变化之中,一切都在内在的矛盾冲突中运动着、变化着。如聂赫留朵夫内心的每一次反思,每一次挣扎,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细腻展示。不断反思,不断挣扎,构成一个大规模的“心灵辩证”运动,反反复复,忽暗忽明,从一个细小的变化开始,一点点积累,最后形成“大雷雨”之夜的剧变。
3、拓展阅读,体悟一代文学巨匠人格魅力。
①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②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③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