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案
导入:
历史的发展总是夹带着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当一个闭塞的小村庄被卷进世界文明的浪潮,被迫前行时,又会发生些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着马尔克斯一起,走近那个如梦似幻的“马孔多”,一探究竟。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尔克斯生平及其作品,了解“魔幻现实主义”,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主要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本文的象征意味以及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
4、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一、了解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2014年4月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
二、故事简介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三、情节梳理
【任务一】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脉络。
明确 序幕(第1-2段):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开端(第3-6段):丽贝卡到来。
发展(第7段):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高潮(第8-12段):“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结局(第13-14段):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四、人物分析
【任务二】阅读课文,找出节选部分写了哪些人物?用简要的话语概括他(她)们的故事和形象特点。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①他是马孔多小镇的创建者。他带领一群年轻人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并创建了马孔多镇。
②他受人尊重,很有威信。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才逐渐立了乐园般的马孔多,他自然成了马马孔多有着如同“国王”一般的地位,掌管着小镇土地的分配。
③他向往外来的科学与文明,敢于实践。他对有着“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的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赞赏有加,与他结为好友;继而表现出了对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痴迷于各种科学实验。
④他既富于幻想,又有实干精神,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他用换来的木钟代替原来以歌声报时的群鸟。经过他校准的时钟能够在正午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乐曲。机械时间取代自然时间标志着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了现代社会。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还决定在街上种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欢,并且发现了使树木经久不衰的方法。
丽贝卡:
①父母双亡的孤儿。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
②她体弱多病。多年忍饥挨饿,还患有失眠症。
③有怪癖。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④时而外向又时而孤僻。恶习治疗后融入了新家庭;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
乌尔苏拉:乌尔苏拉是作者用心塑造的理想中的妇女形象。
①勇于开拓。乌尔苏拉是一位开拓者,她打破了马礼多的闭塞,使马孔多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她又率先改变原有的生活水平,“每天两次用树枝穿着糖制的小鸡小鱼出门销售”,忙于买卖,用积攒起来的钱不断壮大家业。
②睿智。当她发现丽贝卡的失眠症后,她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防止传染;熬制了乌头汤来治疗失眠症。
③严慈并济。乌尔苏拉是一位严慈并济的母亲,当她发现丽贝卡有吃土的恶习并且还拒绝吃药时,她用严厉的手段加以遏制,想尽办法使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
④勤劳务实。她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不抱怨,也不幻想,以勤劳务实的态度与落后闭塞的生存状态相抗衡,以坚强刚毅的姿态改变着落后民族久存的痼疾与恶习。她不仅是整个家族的守护者,也是马孔多理性秩序的维护者。
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
古怪,追求个性。2段:不讲西班牙语(外来语),只讲本地方言。——
奥雷里亚诺:
稳重沉着,有理性、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有预见能力。
2、3、4、14段:热心于金银器工艺,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能预见丽贝卡将要到来;想出了抵御失忆的“标签”方法。
比西塔西翁和卡塔乌雷:印第安姐弟
善于观察,为躲避疫病背井离乡。
2、8、9段:由于疫病背井离乡,抛下了尊贵身份。失眠症暴发以后,弟弟失去了踪影,姐姐留下来认定了宿命,且解释失眠症会导致不可逆转地恶化到“遗忘”。
梅尔基亚德斯:
1段:吉卜赛人,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称为:他的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课文部分未出场)
以上是课文部分涉及到的人物和故事。繁复的人名,不同的人物性格,复杂的人物关系, 穿插跳跃的故事,在这里可见一斑。
【任务三】节选部分作者对人物的处理有主次之分吗?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主干情节。
明确:有主次之分。课文主要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丽贝卡的故事。因为课文开头写道:“马孔多变了样。”变化就体现在:一条永久的商道开通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进行了市镇整治;丽贝卡来到之后传染了全镇的“失眠症”及“失忆症”;且作者对这两个人物使用的文字相对较多。
节选部分马孔多的“变”主要体现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写其他人物的文字都是在这些变化之中的活动和表现。
五、标题内涵
【任务四】探讨百年孤独的书名的内涵是什么?
(一)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理由是什么?
1、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外面偶尔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2、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
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3、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
第1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
第一段:在吉卜赛人在马孔多扎营的问题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镇上的人们见解不同,有被孤立的趋势;
第二段:他在改建市镇中,种植巴旦杏树,但使树经久不衰的方法却秘不示人,多年后人们不知是谁人手植;
原因:天才式的孤独,他的思维超越了常人的极限,从而步入了他个人独享的神奇的,却无法传达的孤独的世界中;
第2代奥雷里亚诺:
第二段:奥雷里亚诺则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完全凭自己的探索掌握了金银器工艺。青春期的他失去了甜美的童音,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入骨。
阿玛兰妲(第2代)和阿尔卡迪奥(第3代):
还是孩子时,被母亲托付给印第安姐弟照顾,他俩拒绝学习西班牙语,只说土语。
第2代的丽贝卡:
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有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失眠症。
由此可见,他(她)们之间很少交流,没有沟通,做事无人陪伴,想法不被理解。所有的孤独都是源于心灵的封闭、固守、不交流,导致的爱的缺失,灵魂的极度痛苦。
〖过渡语〗从以上讨论看出,课文部分的内容已经从某些角度体现了书名“孤独”的含义,那“百年”的“孤独”在全书中如何体现的?作者想要从中揭示什么问题?
(二)作者说:“何塞·阿尔卡蒂奥们使这个家族得以延续,而奥雷里亚诺们则否。”从原著中挑出这些人名,看看他们属于家族的哪一代,各有怎样的归宿,围绕《百年孤独》的含义为布恩迪亚家族编写一个简要“族谱”,包括代别、姓名、身份及归宿。(理解题意:把小说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物进行提取,按照“百年孤独”的含义进行筛选,按照代别进行排列,列出姓名、身份,归宿。)
“族谱”的整理示例:
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马孔多的创建者。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被视为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
第二代:两男一女:老大何塞·阿尔卡蒂奥,曾与人同居生子,最后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丽贝卡结婚,但被赶出家门,最后在家中被枪杀;老二奥雷里亚诺,参加内战升为上校,年老归家,以做小金鱼度日,一直到死。
第三代:有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奥雷里亚诺·何塞。前者后来成为马孔多从未有过的暴君,贪赃枉法,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后者参军,热恋姑母,死于乱军之中。
第四代:是阿尔卡蒂奥与妻子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生下的一女两男。两个男孩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是孪生子。阿尔卡蒂奥第二,劳工领袖,因诉说亲眼所见的大屠杀而被认为神志不清,在研究吉卜赛人带来的羊皮卷手稿的房间里一直到死。
第五代:是奥雷里亚诺第二的二女一男,长子何赛·阿尔卡蒂奥靠变卖家业为生,被抢劫金币的歹徒杀死。
第六代:梅梅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爱上了姨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恋人产后死亡。破译了羊皮卷文字。
第七代:乱伦关系出生的孩子, “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被一群蚂蚁吃掉。
结论:这些人物的归宿: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在“孤独”中离世。“百年”就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命延续的长度。
标题内涵小结:从《百年孤独》这部小说的名字上看,“百年”是“漫长”的意思,代表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命延续的长度,以及马孔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的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孤独”则描述的是哥伦比亚乡村马孔多镇的现实面貌,可将其理解成贫困、落后、愚昧、与世隔绝、没有任何出路。 哥伦比亚乡村社会,实际上便是这样不断重复经历着百年的贫穷、落后、封闭、愚昧,始终在原地踏步。
六、孤独原因探究
【任务五】一个家族七代都没能摆脱孤独的命运,可见“孤独”之长久。“马孔多”这样一个曾经世外桃源式的小镇,为什么会让一个家族遭遇了“百年孤独”?
马孔多之“变”:
课文的第1句“马孔多变了样”是一句非常关键的句子,让我们聚焦课文中的马孔多之“变”,探究文本,梳理马孔多“变”之前的模样,和“变”之后的模样。
根据课文的开头部分,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它的变化前与变化后的不同样貌他原本是个僻静的小村落,因外来者宣扬它土地肥美,位置优越,昔日僻静的小村落,很快变成了繁华的市镇,有了手工作坊店铺,开辟了永久商道,其他民族的人纷至沓来,阿拉伯人来了,吉普赛人又来了,他们带来了大型赌场,人性中的贪婪欲望与堕落,就有可能被激发,而对此人们是兴高采烈的表示欢迎。
我们具体看课文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物件:从建村伊始就以声音欢快报时的群鸟,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这个细节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现代意义上的时间开始了,标志着马孔多从原始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我们发现,新的时间开始之后,马孔多空间上的封闭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原本空间的完整性必然被打破,并且再也回不去了,因为我们看到一个怪物来了。
那一刻,市镇上的人都在一阵可怖的汽笛声和急促的喷气轰响中惊愕不已。之前几个星期,他们曾看见一队工人铺设枕木和铁轨,但没有人在意,都认为是吉普赛人带着新花样归来,还是吹笛子打铃鼓那老一套,吹嘘耶路撒冷的天才们发明的鬼知道什么药水。人们从汽笛和喷气引发的骚乱中间回过神来之后,都涌上街头,看见奥雷里亚诺·特里斯特正在火车上向他们招手。他们目瞪ロ呆地望着用鲜花装扮的火车在晚点八个月后首次开到。这列无辜的黄色火车注定要为马孔多带来无数疑窦与明证,无数甜蜜与不幸,无数变化、灾难与怀念。(《百年孤独》第196-197页)
结论:现代文明和殖民者的野蛮入侵,使得偏远闭塞又宁静的小村庄马孔多发生巨变,他们把马孔多闹了个天翻地覆。孤独的马孔多在文明洪流的巨大冲击中狂欢、逃避、堕落、崩溃,最终消失。
原因总结:
①内部原因:马孔多自身的愚昧、落后、封闭、固执、僵化等民族痼疾。他们因何
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始终没有感情沟通。
②外部原因:马孔多就是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的缩影。西方殖民者和美 国的入侵让拉丁美洲民族陷入精神生存的孤独顽疾中。正是这样的外界文化的侵入致使拉丁美洲的人民丧失了归属感,精神上的迷茫使他们感到孤独而无助。“缺乏文化的归属感,在紊乱的心理状态下,在贫困与落后的泥沼中挣扎,结果是越陷越深,这就是马贡多镇人孤独的症结所在。”
小结:被迫开放迎来恶性发展:利益至上,情欲充斥,派别纷争,战争迭起,马孔多的后人们忘记了初始时期的纯朴和善意,任性行事,陷入了迷茫无助的泥淖,以致背离人道,成为情感和心灵的“孤独者”——心灵没有依靠。换个角度说,是异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突所致,西方文化代替了本土文化,“马孔多”虽然还在,但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了。因此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就不足为奇了。
过渡:现代文明,还为马孔多、马孔多人带来了什么?随着11岁的孤儿丽贝卡的到来,带来了失眠症,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逃宿命的凄苦,他从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疫病,正是这种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与王子的尊贵身份,就是失眠症。
七、失眠症
【任务六】现代文明还给马孔多带来了“失眠症”,失眠症有何特点,他们是如何对待的?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疲倦,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的恶化到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况,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身份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个人的身份,以至于失去了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疫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饮食通过接触传播,只要严禁入口之物,那么就可防可控,众人决定用隔离的办法把失眠症限制在疫情区,在小镇内,这段文字也是符合现代医学,又如此的真实。这一幕似曾相识,面对失忆症,马孔多人又如何解决?这充分体现出马孔多居民和失忆症做斗争的决心和智慧,奥雷里亚诺聪明地想出了解决的法子,贴标签。但奥雷里亚诺的聪明还不仅于此,他还为名词详加注释。
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忘记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东西,忘记时间,隐喻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从而揭示出拉丁美洲百年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的内在原因。
这里的象征意味显而易见: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昔日内战的残酷与灾难,更不要忘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民族的贫穷落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八、创作意图
【任务七】小说以“马孔多”被飓风卷走而结束,那么作者是愿意马孔多留下来,还是希望它永远消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所在?
展示资料一:作者出生环境。
加西亚 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镇。阿拉卡塔卡镇过去是美国公司的香蕉种植园,在“香蕉热”时期有过繁荣的阶段,后来,国际市场上香蕉的价格暴跌,美国公司撤离,阿拉卡塔卡立即衰落下来,社会矛盾随之激化。1928年,也就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出生那年,香蕉工人举行大罢工,政府派军警来镇压,死亡八百余人。此后,居民大量外迁。阿拉卡塔卡成了孤独、萧条的地方。
加西亚 马尔克斯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外祖父马尔克斯 伊瓜兰是受人尊敬的老自由党人。外祖父经常对他讲当地的历史故事。
展示资料二:创作背景
哥伦比亚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正式独立。1830年后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1903年原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在美国的怂恿下宣布独立,美国势力从此侵入渐深。本书通过主人公的传奇生涯描述了这方面史实。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者曾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仪式上说,《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主要是表现“拉丁美洲的孤独”。
作者的意图:
《百年孤独》以马孔多镇为背景,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从马孔多小镇的开拓、发展、衰落,折射出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再现拉丁美洲人民无所适从的孤独的精神境况,探讨拉丁美洲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落后、涣散以及外来文化的入侵带来了本族文化的混乱,这里的人民在自己的家园里成了陌生人。
从这个角度看,马孔多被飓风卷走,“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是作者的愿望,因为只有结束这样的历史,全体人民都团结起来,心心相印,消除“孤独”,才会换来拉美地区的真正文明和先进。
过渡: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
尔文学奖。
九、《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一)神话故事的引用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百年孤独》模拟、穿插了大量神话、鬼怪传说,正是印第安民族所特有的“魔幻意识”,也是拉丁美洲普通百姓真实的心理活动。如写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鬼魂日夜纠缠布恩迪亚一家;他们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这些情节都取材于印第安传说。
(二)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1)丽贝卡不吃正常食物,“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丽贝卡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作者的妹妹马尔戈特。
(2)对丽贝卡的失眠描写:“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是真实的;失眠症可以传染,丽贝卡让整个镇子的人都染上了失眠症,是虚幻的。
(3)“走江湖的吉卜赛人把流动游艺会变成了大型赌场”是现实;“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已从大地上被抹去”是虚幻的。
真实与奇幻水乳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
(三)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
示例一: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寓意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示例二:人物孤独焦虑的内心及对前途的不断探索又无功而返的历程和命运,暗示出“拉丁美洲的孤独”处境。小说中人物的孤独、马孔多的孤独象征着当时的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甚至人类整体的孤独情愫。如果说小镇马贡多是拉丁美洲的缩影,那么拉丁美洲就是地球的缩影。地球处在神秘莫测的宇宙当中,被神秘的黑暗所包围,正如被海洋环绕的拉丁美洲一样。人类统治着地球,地球之外还有巨大的空间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智慧群体,在地球上找不到可以沟通交流的另一个群体,而小说给人类孤独更多解释。
的孤独、封闭、落后。
示例三:每个子孙都有相同的名字,象征拉美土地上周而复始地充满了贫穷、战乱、迷茫和孤独。
小结:《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栩栩如生的世界。
课堂总结: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魔幻色彩的经历,同时展现了马孔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的兴盛发展以及消亡的历史。个人的命运和孤独的体验,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而这部家族史同时也隐喻了哥伦比亚屈辱的民族史,甚至隐喻了拉丁美洲饱受殖民掠夺的历史,进而也可以说隐喻了人类发展的历史。
马尔克斯被誉为“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而他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名著不会辜负你,他期待我们去阅读,去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