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人教版(2019)新高一物理衔接讲义第7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人教版(2019)新高一物理衔接讲义第7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4 09: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一 基础知识素养(时间:5分钟;难度:易)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则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面积。
二 .本节清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的v—t图线和 轴包围的面积,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 的面积
答案:时间轴;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1.公式: ,
2.位移公式为矢量式,若取 ,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a取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取负值.并注意
3.若初速度υ0=0,则公式变成 ,即 .
答案:;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正值; x、υ0、a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x∝t2
能力提升素养(时间:30分钟;难度:中)
题组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 . (多选)公交车进站时的刹车过程可近似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刚进站时速度为5 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刹车进站所需时间为5s B.3s末的速度为2 m/s
C.2 s内的位移为12m D.6 s内的位移为12 m
2 .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遵循的方程为x=6t-t2(其中,x的单位为 m,t的单位为s)。则该物体在0~4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A.11m B.10m C.9m D.8m
3 .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15m B.25m C.30m D.36m
4 . 汽车先以一定速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运动,改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后速度与时间关系满足:v=(20-2t)m/s,求
(1)汽车变速前速度和变速度后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从变速运动开始6s内和12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5 . 最近,台风“山竹”的出现引起多地暴雨,致使高速公路上的司机难以看清前方道路,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 m/s,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 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仍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
=5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题组二:利用v-t图像求位移
1 .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C.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2 . 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2~4 s内的位移为0
B.物体在0~2 s内的加速度是2 .5 m/s2,2~4 s内加速度为零,4~6 s内加速度是-10 m/s2
C.物体在4~6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D.物体在0~6 s内的路程为35m
3 . 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 s末电梯开始向下运动
B.电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8 m
C.电梯的最大加速度为0.1m/s2
D.前30 s内电梯的平均速度为0.5m/s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相遇时,乙车的速度为10m/s
B.甲车超过乙车后,两车还会再相遇
C.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D.相遇前,甲车落后乙车的最大距离为50m
5.. 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甲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汽车在前8 h内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3)求出汽车4 h末到8 h末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题组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AB 公交车进站停车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3s末的速度为:,故B正确;2s内的位移:,故C错误;进站开始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则,故D错误。所以AB正确,CD错误。
2.B 根据x=6t-t2=vt+at2,知初速度为6m/s,加速度为-2m/s2,则速度减小到0所需的时间; 所经过的位移x1=t1=9m; 最后1s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则物体在时间t从0-4s内经过的路程s=x1+x2=10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B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刹车后第1s内位移 x1=v0t1+at12,代入数据得:9=v0+a;第2s内的位移 x2=v0t2+at22-v0t1-at12,代入数据得:7=2v0+2a-v0- a=v0+a;解得:v0=10m/s,a=-2m/s2.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所以,故选B.
4【答案】(1)20m/s -2m/s2,汽车做匀减速度运动 (2)84m ; 100m
【解析】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由v=v0+at 可知v0=20m/s;a=-2m/s2,汽车做匀减速度运动。即汽车变速前速度为20m/s,变速度后加速度为-2m/s2;
(2)汽车从减速到停止需时间:由v=v0+at得t="(v-" v0)/a=10s
6s内位移:x= v0t1+at12="84m"
12s内位移等于10s内的位移:x`= v0t2+at22=100m
5 . 【答案】(1) 两车会相撞。 (2) 两车不会相撞。
【解析】(1)对轿车刹车过程有:=2a1x,解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a1=5m/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即:v1-a1t= v2,解得t=3s
轿车行驶的距离x1=v1t-a1=(40-5)m=97.5m
货车行驶的距离x2=v2t=253m=75m
因为x1-x2=22.5mx0=22m,所以两车会相撞.
(2)假设从轿车开始刹车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即:
v1-a1t=v2+a2(t-2),解得t=2.5s
轿车行驶的距离x1 =v1t-a1=84.375m
货车行驶的距离x2=v2t0+v2(t-t0)+a2=63.125m
因为x1 -x2 =21.25mx0=22m,所以两车不会相撞.
题组二:利用v-t图像求位移
1.A 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A正确;由图象可知,乙的初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在0~t1时间内,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C错误;在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
2.B 由图知,物体在2~4s内匀速运动,位移为 x2=2×10=20m。故A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得物体在0~2s内的加速度为 a1==2.5m/s2.物体在2~4s内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4~6s内加速度是 a3= =-10m/s2.故B正确。4~6s内,图象的斜率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为 ,故C错误;物体在0~6s内的路程为 s=×(5+10)×2+2×10+×1×10+ ×1×10=45m。故D错误。故选B。
3.B 图象的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0~36s速度均为正,表示一直向上方向运动;故A错误.电梯在0~36s内上升的总高度等于梯形的面积大小,;故B正确.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30s~36s的加速度最大为;故C错误;0~30s的位移为,故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
4.A 设乙出发后经过时间t相遇,
, ,
当两者相遇时,应该有 ,解得 ,此时 ,故A对;甲乙相遇后,始终有 ,所以两者不可能再相遇,故B错;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乙车启动时,甲乙相距为零,故C错;当时,相遇前两车相距最远,结合图像可知最远距离大于50m,故D错;
故选A
5.【答案】(1)(2)200km;0(3)25km/h,沿负方向
【解析】
(1)甲、乙图结合,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
(2)根据图象可知汽车在前8 h内的路程为200 m,位移大小为0.
(3)汽车4 h末到8 h末位移为:x=0-100=-100 km
负号表示速度沿负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