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两课时)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儒学的复兴1、背景(1)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 复兴运动。2.目的: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3.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及著作:二程、朱熹。(2)思想主张①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 ”。②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 ”,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③认识论:提出“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特点:带有 唯心主义倾向。(4)影响①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 ”,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②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释义】“四为句”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是“立天理”之心,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为往圣继绝学”。是为历史上的圣人努力恢复中断了的学术传统。“为万世开太平”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总之,“四为句”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二、文学艺术1.宋词(1)兴起:唐后期出现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2)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 ,各有固定格式。(3)代表:词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 和婉约派的柳永、 成就最突出。2.元曲(1)形式: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①散曲: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②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2)代表:代表作家有 、王实甫等。3.说书: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画:以 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三、科技1、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1)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 。(2)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2、科技成就(1)《梦溪笔谈》:北宋 所著,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2)《授时历》:元代 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3)《农书》:由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辽:先后创制 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2)金:创制了 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2.蒙古文(1)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图说】《一团和气图》明代朱见深的工笔人物画,意在阐释华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和谐观。此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1%93%E5%86%A0" \t "_blank )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第三人则是佛教中人。【图解】程朱理学的内涵【图解】二程和朱熹主张比较【辨析】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而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两大类。【辨析】诗、词、曲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图解】关汉卿《杜娥冤》【图解】三大发明的传播【图解】西夏文字元昊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图为西夏文刻《孙子兵法》。
【重难突破】
一、程朱理学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吸收借鉴了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地位: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和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典例1[广东广州2022三模]宋代儒学家,兴起一股研究《易经》热,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专门写有《太极图说》主题,程颐和朱熹都专门为《周易》作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儒学深受道教影响 B.反映佛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C.促进儒学的哲学思辨化 D.导致宋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宋代儒学家注重研究《周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易》包含大量哲学原理,而宋代儒学家研究《周易》推动了儒学走向思辨化和哲学化,C项正确;《周易》是儒家经典,排除A、B项;儒学的思辨化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1.原因: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抑商意识逐渐淡化等。
2.表现
(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话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作。
(3)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使其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明代“三言”“二拍”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4)戏曲方面: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产生了南戏元代出现了元杂剧等。
典例2[北京2022押题预测卷01]宋代用于幼儿教育的蒙学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如以识字教育为主的《三字经》、《百家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小儿语》、《续小儿语》;专门为女童编写的《女小儿语》、《闺训千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主流地位 B.宋代活字印刷行业蓬勃发展
C.儒学发展趋向社会化世俗化 D.蒙学开始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答案】C
【解析】《三字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闺训千字文》”等都贯穿了儒家思想,说明宋代理学家们将儒学的思想原则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项正确;宋代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蒙学教材是活字印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排除D项。
三、唐宋元时期的文学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1)唐代的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对“诗赋”的重视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末至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使传奇小说、词等文学形式得到发展。
(2)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3)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元曲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而元朝统治期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一些地位低下的知识分子不屑于做官而又苦无出路,他们将自身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等情绪,通过元杂剧与散曲(合称为元曲)表达出来。
典例3[广西南宁2022二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A.豪放风格向婉约风格转变 B.创作背景与抗金斗争有关
C.商品经济影响宋词的创作 D.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苏轼的词展现的是豪迈的气垫,而辛弃疾的词则反映的是南宋偏安江南,国土丧失的忧国情怀,说明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D项正确;两词都是豪放派的,排除A项;苏轼的创作背景与抗金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
【模拟测试】
1.[陕西宝鸡2023一模]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 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 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2.[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研究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D.达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3.[河南汝州2022考前模拟]张载学说的宗旨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礼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之太平。这反映出,张载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以民为本的理念
C.遏制私欲弘扬天理理想 D.格物致知的精神
4.[湖南2022考前模拟(五)]程颐《遗书》载∶"'心有善恶否 '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而《陆九渊集》中有"仁即心,仁即理"的思想。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 )
A.主张心和理存在一致之处 B.吸收了佛道思想完善儒家体系
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重视知识系统而远离生活实践
5.[云南昆明2022适应考(十)]程颐、程颢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程朱理学
A.包含一定的积极自然观 B.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C.受到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D.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6.[湖南2022考前模拟(三)]北宋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是同样一个原理。五行运行中正则生善,反之则生恶;中正之本是诚,以中正律己,以仁义待人就可以成为圣人。这一说法旨在( )
A.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 B.批判陆王心学的哲学观点
C.为儒学增添自然法则的支持 D.说明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7.[四川成都2022联测(五)]司马光曾因“思虑纷乱”而常常失眠,他想了个办法,睡觉时心里不停地念“中”字。程颐认为,司马光之所以“思虑纷乱”,无非是因为“心中无主”。与其念个“中”字,还不如“数一串佛珠”。程颐意在
A.宣扬佛教教义以普渡众生 B.强调个人应正心诚意
C.提倡“发明本心”以求道 D.主张放弃欲念以明理
8.[四川成都2022二联]与唐代服饰的绚烂多彩相比,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在宋代,串枝花纹也因作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这一服饰特色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成就儒雅风尚 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
C.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D.等级制度制约物质生活
9.[湖南2022信息卷]朱熹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随后,他在《通鉴纲目》中融入了许多与原作者完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此举意在
A.重塑南宋正统地位 B.践行格物致知
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 D.倡导经世致用
10.[湖南岳阳202适应考]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等著名书院。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北宋前期较有影响力的书院全部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仁宗时期
A.理学官方地位确立 B.书院脱离社会需要
C.地方官学得到发展 D.私人书院基本消失
11.[四川成都2022二模]宋代造物的简洁(如图所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造型简洁、装饰少而精、构图简洁疏朗。例如官窑贯耳瓶单凭釉色即能取得好效果,即使有装饰也很少。这种简洁还体现在宋代的漆器上,主要靠漆本身的莹润来取胜。由此可知,宋代造物设计
A.体现了器物形态的变化 B.推动了务实精神的出现
C.蕴含了理学价值的追求 D.丰富了日常家具的风格
12.[浙江绍兴2022适应考]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对此作品理解正确的是
A.用白描的笔法,铺叙绘写 B.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
C.这是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D.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特征
【答案】A
13.[重庆2022二模]据《乐府传声》记载:“元曲为曲之一变……若其体则全于诗词各取,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盖此乃述古人之言语,使愚夫愚妇共见共闻,非文人学士自吟自咏之作也。”据此可知,元曲的特点是
A.化雅为俗 B.对仗工整 C.针砭时弊 D.情真意切
14.[湖北2022模拟(六)]南宋曾丰在为黄公度词集作序时谈道:“凡感发而输写,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要其情性则适,撰之礼义而安。非能为词也,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不能不为词也。”这反映了宋词
A.呈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诉求
C.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15.[湖北黄冈2022四模]南宋时期,刻版印书业发展较快。当时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刻工多至百人以上,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以及可称为日用百科全书的《酬世大全》。上述材料可说明南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C.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 D.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
16.[新疆昌吉2022一模]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忠”“孝”“恭”“敬”均属于儒家伦理道德,朱熹所说的“这个道理”,强调的是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B项正确;朱熹强调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并不意味着要重塑传统儒家文化,排除A项;“内心反省”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朱熹在此强调的不是社会责任,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可知,朱熹通过格物,对这些领域的细致观察,到达天理的阶段,达到对天理的认识,C项正确;“揭示规律”属于近代自然科学,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排除B项;“知行合一”是心学的观点,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礼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之太平”可得出他强调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A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民本,排除B项;张载没有强调个人私欲要遏制去宣扬天理,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张,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可知,程颐将“心”与“命”“理”“性”看成是本质上有一致之处的东西,都是根本,而区别在于场合不同,故称谓不同。在说“天”时称其为“命”;在说“义”时称其为“理”;在说“人”时称其为“性”;在说身体的主宰时称其为“心”。而据陆九渊的“仁即心,仁即理”可知,他主张心与理归一无二,即以仁为其内涵,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宋代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推动儒学走向成熟,但构建哲学体系也是为了强化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对宇宙的重视,包含一定的积极自然观符合题意,A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的理学宇宙观是思想发展,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不合题意,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周敦颐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同理,把善良诚信仁义与自然界的五行关联,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升华为天理,使儒家思想更具有哲学意味,更具有思辨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而非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也不是强调“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排除AD两项;周敦颐是北宋人,陆王心学当时还没有产生,排除B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程颐指出“心中无主”的危害,意在强化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信仰,强调个人应正心诚意,B项正确;程颐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宣扬佛教不符合其身份,排除A项;“发明本心”是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朱熹强调“存天理,天人欲”且材料井未体现放弃欲念,排除D项。
8.【解析】根据“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可得出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服饰强调等级,更加严谨,说明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材料也没有体现儒雅之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社会风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与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南宋偏安江南,所以朱熹之所以强调正统,其目的就是梳理南宋正统的地位,A项正确;朱熹是在强调南宋的正统地位,而非践行格物致知和倡导经世致用,排除B、D项;当时没有出现儒学的信仰危机,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可知,政府在地方教育的作用更大,影响更大,C项正确;南宋时,理学官方地位确立,排除A项;“脱离”表述错误,排除B项;“基本消失”表述绝对,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造物的简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造型简洁、装饰少而精、构图简洁疏朗”“单凭釉色”“靠漆本身的莹润”并结合宋代理学盛行的史实可知,造物设计注重“理”,蕴含了理学价值追求,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宋代器物的装饰,没有提到器物形态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宋代器物设计的简洁性,务实精神是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知行合一的行为要求,所以材料与务实精神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侧重理性对宋代器物设计的影响,宋代的简洁设计可以丰富日常家具风格,但这不是材料的核心表达,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A项正确;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不是浪漫主义,排除B项;柳永是北宋词人,排除C项;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不是慷慨悲壮,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元曲不同于诗词,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采用民间俗语而不是文绉化语言,叙述通俗易懂的故事而非生僻晦涩的东西,据此可知,元曲的特点是化雅为俗,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元曲的对仗情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元曲的内容针砭时弊、情感情真意切,排除CD两项。
14.【答案】D
【解析】题干所示为南宋“曾丰在为黄公度词集作序”时的提法,“和而不流”“揆之礼义而安”“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这反映了宋词承载的思想道德功能,表明宋词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忧国忧民,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市民文化的需求,排除B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当时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刻工多至百人以上,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可得出宋代印刷业已经商业化,成为一种产业,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刷业的发展,与重心无关,排除A项;B项是在明朝,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活字,排除C项。
16.【答案】D
【解析】这些文字各不相同,体现民族多样性,但它们又都是模仿汉字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故选D;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字的发展,排除A;这些文字的创造,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政策,排除B;这些文字只能体现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借鉴吸收,体现不了“相互”,排除C。
教 师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儒学的复兴1、背景(1)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目的: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3.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及著作:二程、朱熹。(2)思想主张①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②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③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特点: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4)影响①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②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文学艺术1.宋词(1)兴起:唐后期出现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2)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3)代表:词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2.元曲(1)形式: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①散曲: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②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2)代表: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说书: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三、科技1、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1)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2、科技成就(1)《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所著,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2)《授时历》:元代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3)《农书》:由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2)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2.蒙古文(1)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图解】程朱理学的内涵【图解】二程和朱熹主张比较【辨析】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而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两大类。【辨析】诗、词、曲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图解】关汉卿《杜娥冤》【图解】三大发明的传播【图解】西夏文字元昊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图为西夏文刻《孙子兵法》。
【重难突破】
一、程朱理学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吸收借鉴了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地位: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和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典例1[广东广州2022三模]宋代儒学家,兴起一股研究《易经》热,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专门写有《太极图说》主题,程颐和朱熹都专门为《周易》作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儒学深受道教影响 B.反映佛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C.促进儒学的哲学思辨化 D.导致宋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宋代儒学家注重研究《周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易》包含大量哲学原理,而宋代儒学家研究《周易》推动了儒学走向思辨化和哲学化,C项正确;《周易》是儒家经典,排除A、B项;儒学的思辨化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1.原因: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抑商意识逐渐淡化等。
2.表现
(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话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作。
(3)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使其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明代“三言”“二拍”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4)戏曲方面: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产生了南戏元代出现了元杂剧等。
典例2[北京2022押题预测卷01]宋代用于幼儿教育的蒙学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如以识字教育为主的《三字经》、《百家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小儿语》、《续小儿语》;专门为女童编写的《女小儿语》、《闺训千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主流地位 B.宋代活字印刷行业蓬勃发展
C.儒学发展趋向社会化世俗化 D.蒙学开始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答案】C
【解析】《三字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闺训千字文》”等都贯穿了儒家思想,说明宋代理学家们将儒学的思想原则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项正确;宋代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蒙学教材是活字印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排除D项。
三、唐宋元时期的文学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1)唐代的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对“诗赋”的重视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末至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使传奇小说、词等文学形式得到发展。
(2)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3)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元曲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而元朝统治期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一些地位低下的知识分子不屑于做官而又苦无出路,他们将自身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等情绪,通过元杂剧与散曲(合称为元曲)表达出来。
典例3[广西南宁2022二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A.豪放风格向婉约风格转变 B.创作背景与抗金斗争有关
C.商品经济影响宋词的创作 D.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苏轼的词展现的是豪迈的气垫,而辛弃疾的词则反映的是南宋偏安江南,国土丧失的忧国情怀,说明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D项正确;两词都是豪放派的,排除A项;苏轼的创作背景与抗金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
【模拟测试】
1.[陕西宝鸡2023一模]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 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 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忠”“孝”“恭”“敬”均属于儒家伦理道德,朱熹所说的“这个道理”,强调的是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B项正确;朱熹强调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并不意味着要重塑传统儒家文化,排除A项;“内心反省”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朱熹在此强调的不是社会责任,排除D项。
2.[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研究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D.达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可知,朱熹通过格物,对这些领域的细致观察,到达天理的阶段,达到对天理的认识,C项正确;“揭示规律”属于近代自然科学,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排除B项;“知行合一”是心学的观点,排除D项。
3.[河南汝州2022考前模拟]张载学说的宗旨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礼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之太平。这反映出,张载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以民为本的理念
C.遏制私欲弘扬天理理想 D.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礼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之太平”可得出他强调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A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民本,排除B项;张载没有强调个人私欲要遏制去宣扬天理,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张,排除D项。
4.[湖南2022考前模拟(五)]程颐《遗书》载∶"'心有善恶否 '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而《陆九渊集》中有"仁即心,仁即理"的思想。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 )
A.主张心和理存在一致之处 B.吸收了佛道思想完善儒家体系
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重视知识系统而远离生活实践
【答案】A
【解析】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可知,程颐将“心”与“命”“理”“性”看成是本质上有一致之处的东西,都是根本,而区别在于场合不同,故称谓不同。在说“天”时称其为“命”;在说“义”时称其为“理”;在说“人”时称其为“性”;在说身体的主宰时称其为“心”。而据陆九渊的“仁即心,仁即理”可知,他主张心与理归一无二,即以仁为其内涵,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宋代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推动儒学走向成熟,但构建哲学体系也是为了强化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云南昆明2022适应考(十)]程颐、程颢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程朱理学
A.包含一定的积极自然观 B.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C.受到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D.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对宇宙的重视,包含一定的积极自然观符合题意,A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的理学宇宙观是思想发展,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不合题意,排除D项。
6.[湖南2022考前模拟(三)]北宋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是同样一个原理。五行运行中正则生善,反之则生恶;中正之本是诚,以中正律己,以仁义待人就可以成为圣人。这一说法旨在( )
A.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 B.批判陆王心学的哲学观点
C.为儒学增添自然法则的支持 D.说明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周敦颐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同理,把善良诚信仁义与自然界的五行关联,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升华为天理,使儒家思想更具有哲学意味,更具有思辨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而非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也不是强调“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排除AD两项;周敦颐是北宋人,陆王心学当时还没有产生,排除B项。
7.[四川成都2022联测(五)]司马光曾因“思虑纷乱”而常常失眠,他想了个办法,睡觉时心里不停地念“中”字。程颐认为,司马光之所以“思虑纷乱”,无非是因为“心中无主”。与其念个“中”字,还不如“数一串佛珠”。程颐意在
A.宣扬佛教教义以普渡众生 B.强调个人应正心诚意
C.提倡“发明本心”以求道 D.主张放弃欲念以明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程颐指出“心中无主”的危害,意在强化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信仰,强调个人应正心诚意,B项正确;程颐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宣扬佛教不符合其身份,排除A项;“发明本心”是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朱熹强调“存天理,天人欲”且材料井未体现放弃欲念,排除D项。
8.[四川成都2022二联]与唐代服饰的绚烂多彩相比,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在宋代,串枝花纹也因作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这一服饰特色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成就儒雅风尚 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
C.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D.等级制度制约物质生活
【答案】B
【解析】根据“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可得出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服饰强调等级,更加严谨,说明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材料也没有体现儒雅之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社会风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与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
9.[湖南2022信息卷]朱熹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随后,他在《通鉴纲目》中融入了许多与原作者完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此举意在
A.重塑南宋正统地位 B.践行格物致知
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 D.倡导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南宋偏安江南,所以朱熹之所以强调正统,其目的就是梳理南宋正统的地位,A项正确;朱熹是在强调南宋的正统地位,而非践行格物致知和倡导经世致用,排除B、D项;当时没有出现儒学的信仰危机,排除C项。
10.[湖南岳阳202适应考]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等著名书院。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北宋前期较有影响力的书院全部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仁宗时期
A.理学官方地位确立 B.书院脱离社会需要
C.地方官学得到发展 D.私人书院基本消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可知,政府在地方教育的作用更大,影响更大,C项正确;南宋时,理学官方地位确立,排除A项;“脱离”表述错误,排除B项;“基本消失”表述绝对,排除D项。
11.[四川成都2022二模]宋代造物的简洁(如图所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造型简洁、装饰少而精、构图简洁疏朗。例如官窑贯耳瓶单凭釉色即能取得好效果,即使有装饰也很少。这种简洁还体现在宋代的漆器上,主要靠漆本身的莹润来取胜。由此可知,宋代造物设计
A.体现了器物形态的变化 B.推动了务实精神的出现
C.蕴含了理学价值的追求 D.丰富了日常家具的风格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造物的简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造型简洁、装饰少而精、构图简洁疏朗”“单凭釉色”“靠漆本身的莹润”并结合宋代理学盛行的史实可知,造物设计注重“理”,蕴含了理学价值追求,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宋代器物的装饰,没有提到器物形态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宋代器物设计的简洁性,务实精神是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知行合一的行为要求,所以材料与务实精神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侧重理性对宋代器物设计的影响,宋代的简洁设计可以丰富日常家具风格,但这不是材料的核心表达,排除D项。
12.[浙江绍兴2022适应考]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对此作品理解正确的是
A.用白描的笔法,铺叙绘写 B.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
C.这是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D.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特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A项正确;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不是浪漫主义,排除B项;柳永是北宋词人,排除C项;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不是慷慨悲壮,排除D项。
13.[重庆2022二模]据《乐府传声》记载:“元曲为曲之一变……若其体则全于诗词各取,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盖此乃述古人之言语,使愚夫愚妇共见共闻,非文人学士自吟自咏之作也。”据此可知,元曲的特点是
A.化雅为俗 B.对仗工整 C.针砭时弊 D.情真意切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元曲不同于诗词,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采用民间俗语而不是文绉化语言,叙述通俗易懂的故事而非生僻晦涩的东西,据此可知,元曲的特点是化雅为俗,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元曲的对仗情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元曲的内容针砭时弊、情感情真意切,排除CD两项。
14.[湖北2022模拟(六)]南宋曾丰在为黄公度词集作序时谈道:“凡感发而输写,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要其情性则适,撰之礼义而安。非能为词也,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不能不为词也。”这反映了宋词
A.呈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诉求
C.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题干所示为南宋“曾丰在为黄公度词集作序”时的提法,“和而不流”“揆之礼义而安”“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这反映了宋词承载的思想道德功能,表明宋词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忧国忧民,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市民文化的需求,排除B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
15.[湖北黄冈2022四模]南宋时期,刻版印书业发展较快。当时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刻工多至百人以上,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以及可称为日用百科全书的《酬世大全》。上述材料可说明南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C.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 D.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
【答案】D
【解析】根据“当时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刻工多至百人以上,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可得出宋代印刷业已经商业化,成为一种产业,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刷业的发展,与重心无关,排除A项;B项是在明朝,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活字,排除C项。
16.[新疆昌吉2022一模]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D
【解析】这些文字各不相同,体现民族多样性,但它们又都是模仿汉字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故选D;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字的发展,排除A;这些文字的创造,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政策,排除B;这些文字只能体现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借鉴吸收,体现不了“相互”,排除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