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18: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巧用推理,查探真相
——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01.
02.
03.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①三段论推理
所有对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人都应得到大家的敬重。(大前提)
袁隆平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前提)
所以,袁隆平应该得到大家的敬重。 (结论)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①三段论推理
我来判一判:
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好,他不是运动员,所以身体素质不好。
②长得好看的人都受欢迎,她长得好看,所以肯定很受大家欢迎。
③我们学校的学生穿的都是蓝颜色的校服,她也穿着蓝颜色的校服,所以她肯定是我们学校的。
推理有误,结论错误
前提错误
推理有误,结论错误
注意点:前提要正确,推理要无误。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②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在成名那个朝代,你只要拥有一只战无不胜的促织,就能裘马扬扬。
(肯前必肯后)你拥有一只战无不胜的促织,一定能裘马扬扬。
(否后必否前)你没能裘马扬扬,一定是没有一只战无不胜的促织。
裘马扬扬是不是一定是有战无不胜的促织呢?
没有战无不胜的促织是不是一定不能裘马扬扬呢?
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②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大量地去阅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否定前件必否定后件)没有大量去阅读,一定不能提高写作能力。
(肯定后件必肯定前件)他能提高写作能力,一定有大量地去阅读。
有大量阅读是不是一定能提高写作能力呢?
没能提高写作能力是不是一定没有大量阅读呢?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②假言推理
我来判一判:
某交友相亲节目中,男嘉宾面对出场的24位女嘉宾,将自己喜欢的划入红区,其他的划入蓝区。主持人问男嘉宾:“区分不同区域是如何考虑的? ”男嘉宾称,如果划入红区,一定是他感到“气场很强的”。1号女嘉宾说:“如果我未被划入红区,那说明我气场不强咯。”16号女嘉宾说:“大家都说我气场很强,看来我一定会被划入红区啦!”
只有感觉气场很强的,才会被划入红区。
1号女嘉宾否定后件
16号女嘉宾肯定前件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③选言推理(相容的选言推理)
参加这次活动的不是歌手就是演员,看来她要么是歌手,要么是演员。
她不是歌手,一定是演员。
她是歌手,一定不是演员。
否定a肯定b,肯定a不能否定b
正确
错误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③选言推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在新高考中,学生们面临一个选择,要么选择物理,要么选择历史。
他选了物理,所以他没有选历史。
否定a肯定b,肯定a否定b
她没有选物理,所以她选了历史。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
④二难推理:由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作前提构成的推理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燧《凭阑 人 寄征衣》)
如果寄征衣,你就不会回家,非我所愿
如果不寄,你会受寒,非我所愿
或者寄征衣,或者不寄征衣
总之,不能如愿
④二难推理:
我来试一试:下面,请大家依据语境,思考一下,补全这个二难推理。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如果①______,那么按照协议约定,②______;
如果③______,那么④______,⑤______。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⑥___。
如果学生胜诉,那么按照协议约定,老师可以得到另外一半学费。
如果学生败诉,那么按照法庭的规定,学生需要给老师支付一半的学费。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老师都会得到另外一半学费。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2、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
① 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是中国直辖市的全部对象
北京市是缺水城市,天津市是缺水城市,上海市是缺水城市,重庆市是缺水城市,看来中国的直辖市都是缺水城市。
某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2、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
① 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我们班上,我没有选修播音主持课,你也没有选修播音主持课,小张也没有选修播音主持课,因此我们班没有人选修播音主持课。
简单枚举:一部分对象(无反例)来推出结论。
样本过少,以偏概全
可靠性的保证:
1.被考察对象数量要足够多、范围要足够广
2.注意收集反例。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2、归纳推理:特殊到一般
① 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1960年,英国某农场十万只火鸡和小鸭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死了。后来,用这种花生喂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的结果。1963年,有人在实验室里观察白鼠吃了发霉的花生后的反应,结果白鼠得了肝癌,最后也死去了。有个科学家将发霉的花生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中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因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动物吃了发霉的花生,就会致癌而死。
科学枚举:以部分对象和科学逻辑来推出结论。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3、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
①【以练代讲】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题型一(国考) 阳光:紫外线
A.电脑:辐射 B.海水:氯化钠 C.混合物:单质 D.微波炉:微波
阳光与紫外线、海水与氯化钠的关系都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故选出答案为B。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3、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
①【以练代讲】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题型一 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因此类比可得“职工通过工作获得工资待遇”,进而得出正确答案C。
任务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3、类比推理:特殊到特殊
①我来判一判:下列文段是类比推理吗?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比喻
由两个事物一个(一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的推理。
“……我是很幸运的。在联大我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即演绎)。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 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地的教育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我想,多增加一些不绝对严密的、注重归纳的课程,对于学生会有很多的好处。”
杨振宁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
任务2:合作探讨,探析推理形式,简析其推理过程。
①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②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最终老河兵判断石兽在上游。
③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二难推理
任务2:合作探讨,探析推理形式,简析其推理过程。
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鲁迅《藤野先生》)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简单枚举的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任务3: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2019·银川模拟)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往往比别人高明。
B.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最有骨气的,所以汪精卫是有骨气的。
C.会议开了一半,张主任还没来,一定是路上又堵车了。
D.别看咱们的老王又黑又矮,但思考问题时比谁都周密。
A
任务3: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2、(2018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小周、小吴、小郑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①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②小周的年龄和农民不同。③农民的年龄比小吴小。
请写出他们三人的身份,并写出推理过程。(5分)
(1)小周是: 小吴是:
小郑是:
(2)推理过程:
知识分子
工人
农民
根据②③,可知农民既不是小周,也不是小吴,所以,小郑是农民。代入①可知“农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再根据③可知,小吴不是知识分子,所以,小吴是工人。所以,小周是知识分子。
任务3: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3、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
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B
任务3: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4、(2017全国3)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 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限制燃放不一定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
限制燃放不一定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任务3: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5、下列表格中有两处空缺,请参照表格内的相关信息,补写出这两处内容。(5分)
情景 推论 前提
一个警察紧跟你的车,开了很远的路 他要让我停车 警察追踪别人时,一定是想让他们停车
一个人坐在轮椅上 ① 每个坐在轮椅上的人生活都很悲惨
一个优秀的学生最近总是迟到 他不再是优秀的学生 ②
这个人的生活很悲惨
优秀的学生不会总是迟到
演示完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