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3.4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了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重点)
2.知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并能够举出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难点)
预习检测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升华 ,凝华放热。
2.我国北方秋、冬两季,地面或者屋顶会出现冰霜,这些是 现象,冬天晒在室外的衣服会结冰,结冰后慢慢变干,这就是 现象。
升华
凝华
吸热
凝华
升华
新课导入
雪
雪是怎样形成的?
雪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雾凇
雾凇是严冬时节经常经常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的自然现象,称为中国四大奇观。它又是怎样形成的?
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需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需要放热
凝华:
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
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为什么?
升华
冰
水蒸气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箱子里的樟脑丸,过几个月为什么会变小或消失?
升华、凝华的应用
利用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灭火筒、为食物保鲜等。
干冰:二氧化碳(CO2)的固体;
特点:容易升华,有致冷作用。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拓展延伸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熔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
(汽化)
吸热
放热
吸热
放热
(液化)
小练笔
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仍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C
归纳总结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放热。
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了一段时间后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雪、霜、冰花、雾凇是凝华现象。
随堂练习
1.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升华
C
物态变化
2.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的是( )
A.液化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升华 D.凝固和熔化
A
1.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
解析:樟脑丸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所以是升华现象。
答案:樟脑丸是因为升华而变小了。
动手动脑学物理
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出冷库后其重量稍有增加。
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答案:二氧化碳气体被加压、降温变为固体属于凝华过程;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属于升华过程;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属于液化或凝华的过程。
4.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动手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
如图3.4-5,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图3.4-6)。
答案:美丽的树挂、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 ℃以下时凝华形成的。
5.调查学校和家庭水的使用状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若干建议。
答案:节水小方法: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用洗衣水墩布、擦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