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15:10:24

文档简介

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借助图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想一想,下面哪幅图展现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绘的画面?( )
A.B.C.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的理解。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根据诗意,最能展现诗意的画面为C项。
2.下列对诗句中的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红于:非常红。 C.斜:倾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中字词解释的能力。
此题里的词语出自杜牧的《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红于:胜过。选项B错误。
3.远上寒山石径斜。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寒冷的山。 B.深秋时节的山。 C.一个叫“寒山”的山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题目选自唐杜牧《山行》,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是: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选择B。
4.《赠刘景文》的作者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朝代的识记。
《赠刘景文》是宋代苏轼所写,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选B。
5.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赠刘景文》,作者是( )
A.杜牧 B.苏轼 C.杜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赠刘景文》是宋代苏轼所写,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选B。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
6.将古诗《赠刘景文》补充完整。
7.“______”、“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_______”与“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景象,含蓄地赞扬了______________。
8.诗中写了______、菊花两种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水果。
9.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_。“君”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6.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7. 荷尽 已无 犹有 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8. 荷花 橙子 橘子
9. 荷叶 刘景文
【解析】6.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北宋苏轼的《赠刘景文》,原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7.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理解。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意思是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本句中作者抓住“荷尽”“菊残”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花已残,菊花仍在开放,“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8.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可知是荷花。根据“最是橙黄橘绿时”可知是:橙子、橘子。
9.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由此可知“擎雨盖”指的是荷叶。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因此“君”指的是刘景文。
古诗阅读。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解释诗句中的带点词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
坐: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
11.第一句中的“斜”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12.第二句写____________。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13.诗的最后一句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做比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10. 因为。 比。
11.山路的崎岖
12. 进山以后,诗人看到的景象 惊讶
13. 霜叶 二月花 对霜叶的喜爱
【解析】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0.
考查了词语的意思,注意结合诗句意思分析。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坐:因为;于:比。
11.
考查了对诗中重点字的理解与赏析。“斜”的本义是倾斜;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可知,诗句中的“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路的高而缓,指的是山路弯弯曲曲。
12.
考查了诗句的理解,结合诗句,后两句写的是近景,诗人进山以后看到的景象,描写了枫林、霜叶等景物,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突现深秋枫林美景的惊讶、喜爱之情。
13.
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结合“霜叶红于二月花”可知,这首诗的最后写“霜叶”比“二月花”还红,还好看,展现了秋天红叶似火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填空题
14.下面的古诗句分别写了哪个季节?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答案】 夏 秋 春 冬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1)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意思是: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2)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3)出自唐朝贺知章的《咏柳》,全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4)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
15.看图写诗句。
萧萧梧( ),
( )。
( )挑促织,
( )篱落( )。
( )石径斜,
( )。
( ),
霜叶( )。
【答案】 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 夜深 一灯明 远上寒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红于二月花
【解析】本题考查了看图写诗。
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可知,图片描绘两个小孩在灯下捉蟋蟀。由此可见,图片描绘的景物是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文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
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可知,图片描绘的景物有枫叶、车子,诗人正在欣赏火红的枫叶。由此可见,图片描绘的景物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全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16.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 “斜”的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课本插图和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是指山间小路____________的样子。
(3) 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答案】 唐 杜牧 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弯弯曲曲 寒山 石径 白云 枫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诗歌的含义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17.比较阅读本课的三首古诗,完成下表。
诗题 相同点 不同点
山行 写 季景色的 言绝句 年代 作者 与下面画面对应的名句 蕴含的情感

赠刘景文 ②
夜书所见 ③
【答案】
【解析】考查了诗歌的写作手法,结合内容理解。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生发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得一首七言绝句。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通过阅读可知,在《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在《山行》中,诗人通过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美,表达出豪爽向上的精神;《赠刘景文》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又以“橙黄橘绿”勉励朋友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18.日积月累。
(1)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3)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答案】 有理者敬人 菊残犹有傲霜枝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本句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仁者爱人,有理者敬人。译文:君子把仁存于内心,把礼存于内心。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原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选自:《望天门山》[唐]李白。原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默写。
这句话出自:荀子《荀子.荣辱》,原文: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四、书面表达
19.秋天的的大自然真美,把你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下来。____________
【答案】秋天,杨树叶子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树旁的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解析】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借助图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想一想,下面哪幅图展现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绘的画面?( )
A.B.C.
2.下列对诗句中的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红于:非常红。 C.斜:倾斜。
3.远上寒山石径斜。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寒冷的山。 B.深秋时节的山。 C.一个叫“寒山”的山头。
4.《赠刘景文》的作者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5.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赠刘景文》,作者是( )
A.杜牧 B.苏轼 C.杜甫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
6.将古诗《赠刘景文》补充完整。
7.“______”、“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_______”与“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景象,含蓄地赞扬了______________。
8.诗中写了______、菊花两种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水果。
9.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_。“君”指的是_________。
古诗阅读。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解释诗句中的带点词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
坐: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
11.第一句中的“斜”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12.第二句写____________。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13.诗的最后一句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做比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三、填空题
14.下面的古诗句分别写了哪个季节?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15.看图写诗句。
萧萧梧( ),
( )。
( )挑促织,
( )篱落( )。
( )石径斜,
( )。
( ),
霜叶( )。
16.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 “斜”的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课本插图和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是指山间小路____________的样子。
(3) 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17.比较阅读本课的三首古诗,完成下表。
诗题 相同点 不同点
山行 写 季景色的 言绝句 年代 作者 与下面画面对应的名句 蕴含的情感

赠刘景文 ②
夜书所见 ③
18.日积月累。
(1)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3)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四、书面表达
19.秋天的的大自然真美,把你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下来。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